重點是全漢的『訴狀』寫了甚麼,現在應該是刑事附帶民事。
加上偵查不公開,所以我們是完全無法得知『訴狀』寫了甚麼,
必需要等案子結了才"有機會"。
有以下3種可能情況:
[情況1]如果是全漢的東西糟,賣的價錢高於品質,那全漢告人告的很沒道理。
[情況2]如果是hu10us22自己搞不清楚全漢的產品定位,拿全漢的低端產品去和他牌的高端產品比較,
然後到處說爛,這樣就有誹謗罪成立的空間。
[情況3]若全漢的低端產品的定價確實偏高,而hu10us22以全漢的產品價格作定位基準去比較各牌,
這時就很有趣了,要看法官對psu的測試數據和消費市場懂多少了。
================
以我過去對雙方的瞭解,hu10us22只喜歡單獨拿電壓輸出品質當"唯一標準",其他重要的設計都不入他的眼,如ocp、ovp保護機制的設定細節;
而我也未見過全漢公佈各款產品保護機制的設定細節,反而要去問貼牌廠才有機會得知,所以也無從得知全漢在輸出品質之外又做了那些功夫。
ocp trigger point ≠ 貼紙上標示的額定電流,ocp > 額定電流,大多少不知道。
目前會去測試ocp、ovp的評測網站很少,我想主因是消費者幾乎不懂這一塊的重要性,
再來就是能瞬間測到ocp的儀器不便宜,慢慢拉電流又很折磨一般儀器。
ocp設的夠低,在短路時可以降低起火的機率,還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幫你省下重買零件的錢,
但現在psu的設計是偏向保護psu本身,而非保護後端接的各種零件。
psu的輸出保護機制是要成本的,多路12v的成本高於單路12v,但是多路的ocp trigger point 要設的夠低才有意義,否則和單路沒有兩樣,甚至保護性比單路更糟。
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懂輸出保護機制,也不知怎樣的設定才叫適合,遇到ocp頻繁啟動就以為是設計公司的問題。
然而設計公司也很頭大,因為hdd、ssd、mb、graphics card、odd.....每樣產品需要的ocp設定值都不同,
最難搞的是mb,啟動電流峰值有的很大,一開機就觸發ocp,這時消費者會把矛頭指向誰?
以我的經驗,第一時間會去罵mb廠的消費者不到1%。
為了避免被無知的消費者找麻煩,所以大單路12v的產品幾乎佔據整個市場。
其實mb廠主動公佈每款產品的啟動電流峰值,psu廠也主動公佈產品的ocp設定細節,
出了問題就先把spec翻出來比對,看問題是出在消費者自己亂配? 還是何方產品有瑕疵? 一翻兩瞪眼啊。
這樣是可以讓diy市場朝良性發展的。
反之,mb廠藏一手,psu廠藏一手,這不叫留後路,而是叫推卸責任。
試問,標示這個規格需要佔用說明書多少版面? 需要多花一毛錢?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