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tread01.com/qfhkcp.html
下面的文字是上面網址找到的
除了調節CPU倍頻外,我們還要進入 “CPU核心電壓控制” 中去調節CPU的核心電壓。
CPU超頻本來需要更高的電壓支撐,另外主機板預設也會給CPU提供超量的電壓,導致CPU工作時溫度過高。
因此我們要慢慢摸索出最合適的電壓,既能保證CPU超頻下能穩定工作,又可以讓CPU的發熱量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9900K不同頻率下的效能和溫度超頻測試
說是超頻,首先我們還是要默頻跑一圈測試作為參照組。將主機板BIOS調節成預設設定,此時Core i9-9900K全核睿頻為4.7GHz,電壓由主機板調節。
↑↑↑待機狀態
↑↑↑單烤FPU狀態
在預設狀態下待機,Core i9-9900K確實能睿頻到5.0GHz,不過開啟FPU單烤模式後,所有核心都自動降頻至4.7GHz。此時CPU核心溫度也達到了 將近90℃ ,情況不容樂觀。
CPU供電模組的溫度約在70℃出頭,可見這塊Z390 MASTER主機板配套的金屬散熱片用料相當紮實,在主動散熱裝置的情況下能把溫度控制得相當不錯。
從圖中看,位於主機板左側的供電模組的溫度會明顯高於位於主機板上方的供電模組,因為我們在家庭使用時可以考慮 在附近新增用作抽風的機箱風扇 。
在主機板BIOS調節CPU倍頻至50,經過多次測試(藍屏)後,找到最合適的核心電壓為1.315V
在開啟FPU單烤後20多分鐘,已經出現有核心溫度高於100℃,幸好我們提早將安全溫度調節到110℃,不過這已經明顯不適合在家庭遊戲主機上使用了。
此時CPU供電模組的溫度已經達到了 將近80℃ ,較之前4.7GHz時高了8℃左右。
必須採取有效的降溫手段
想了想有可能是矽脂比較低階,在高溫下會與質量高的矽脂拉開差距,於是氣味大師更換了超頻三提供的GT-2矽脂。
與之前稀疏的液狀矽脂不同,這種矽脂更為粘稠,所以 塗抹時要花一定的耐心去仔細塗均勻 。氣味大師實測採用“幾點法”再用散熱器壓上去並不能讓矽脂均勻分佈開。
更換矽脂後再進行FPU烤機,效果相當顯著,核心溫度最高也就 90℃左右 。全程並沒有出現降頻現象,CPU的核心電壓在1.324-1.328的範圍跳動,核心電壓也算是比較低的。
果然CPU的溫度降下來了,供電模組的溫度也相對下降。雖然更換矽脂後5.0GHz的溫度與更換前4.7GHz的溫度相近,不過CPU供電模組的溫度會有一點差距,這也能看出來超頻後CPU供電模組的壓力更大。
Core i9-9900K在4.7GHz和5.0GHz的表現
↑↑↑左為4.7GHz,右為5.0GHz
經過超頻後,Core i9-9900K的象棋分數漲了大概13%,8核16執行緒同時提高0.3GHz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超頻到5.0GHz後Core i9-9900K的R15分數也有超過10%的上升,提升還是相當不錯的。
進一步測試更高頻率
為了進一步超頻,氣味大師將倍頻調節到51,而這次提高頻率需要付出的代價相當高。
為了讓Core i9-9900K能在5.1GHz下穩定進行單烤FPU,我 將核心電壓從1.315V加到1.38V 。雖然AIDA64顯示核心電壓只有1.305V,不過確實要在BIOS中把電壓拉到1.38V後,CPU進行FPU單烤才沒有出現藍屏的情況。
此時不但電壓相當高, 核心溫度也接近100℃ ,並不利於家庭遊戲電腦使用。當然氣味大師參照了其他資料,以及360mm水冷的使用損耗,認為CPU溫度高的一部分原因是來自TT水冷散熱器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