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會搞不對稱寬頻的原因? 誰能想到@@


king X wrote:
不是我想抱怨之前我爸...(恕刪)

我覺得你還是去看看那空間沒有沒問題比較實在
我拿單眼拍照片
一次同學聚會幾十張1張才3~4mb

總共不過幾百mb

要傳給大家為什麼都要他媽的超久呢?

喔...原來我的上傳只有幾百~~~~K...........



我要給客戶的檔案區區幾G 只能燒DVD用寄的

為什麼不能用傳的呢?

因為用傳的要他媽的3天3夜!

龍哪哪 wrote:
我覺得你還是去看看那...(恕刪)



哦 換一個空間就可以有對等頻寬??

不然1M/64K就是一個晚上傳不完(甚至是幾天幾夜)
保護國內網頁空間廠商這一條其實說不通

國外 VPS 虛擬主機,便宜的甚至有每月 3美金的
空間有好幾十GB,機房 100M 雙向,不限流量

如果只是要放檔案的
也可以買免空的白金帳號,不限流量、不限空間

說實在的,懂資訊的人不會去租國內的虛擬主機和雲端空間

那個價差至少在100倍以上
台灣的虛擬主機、雲端空間,貴外國 100倍以上
凱子潘仔,才租國內的

然後就會變成錢一直往國外跑,台灣人都把錢給外國人賺
外匯存底一直降,這損壞台灣經濟
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台幣貶值,愈來愈窮


且外國因為網路便宜,做雲端空間生意,他們可以做外國人生意
比如台灣人會去租美國、香港、韓國的網頁空間
美國、香港、韓國人,是不是就賺到台灣人錢了

而美國、香港、韓國人,是不可能來租台灣網頁空間的
台灣人在網頁空間和雲端這一塊,想賺外國人錢 = 沒門
因為沒有競爭力,價錢太貴了
除非外國人頭殼壞去了,才會來租台灣的


此外很多人都租國外主機架設網站、放檔案
國際頻寬需求量就會上升
變成說海底電纜負載量上升,最後損失的也是中華電

島內線路是廠商自有的,不用付錢給別人,網內互打免費就是這個道理
但海底電纜與外國連接,是要付外國ISP流量費的
國際流量愈高,付的費用愈高(網外比較貴)

--------------------------------------------

另外網路降價、雙向化
的確會導致虛擬主機、雲端空間公司,如雨後初筍大量冒出

但是難道沒有好處?

這至少會製造更多就業機會
公司總要請人吧,總不可能老闆股東自己下海去工作
主機要有人顧,要有人去設定維護,增加 MIS 就業機會
網頁設計開發,增加:程式設計、視覺傳達、美工的就業機會

不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那些資訊管理、視覺傳達科系畢業的
叫他們畢業後要靠啥吃飯?畢業即失業?

還是叫他們都跑去做房仲、拉保險、老鼠會?
詐騙集團會那麼多,與失業率有一定關係

當然也會有個人工作室,是沒錯,但也是台灣人
台灣人賺了錢,在台灣消費,最後也是富到台灣整體經濟
總比把錢拿去外國人賺好吧
外國人賺了台灣人錢,他們會跑來台灣消費嗎?

政府之前發放消費卷,就是這個道理
消費卷總不可能拿去國外消費買東西吧,它又不是美金、台幣
表面上白送錢給你,但事實上最後還是會回歸到台灣經濟上

所以個體戶又如何,怎麼說也是台灣人啊,賺了錢也在台灣消費


而現在台灣的情況是:
因為網路被鉗制,很多資訊和相關產業發展不起來
1.造成很多人失去就業機會
2.那些大公司大老闆大股東,從同胞身上壓榨,賺了錢就移民
3.因為台灣的雲端很貴,台灣人只好租國外的,大把鈔票拿去給外國人花

長久下來,這不是一件好事情,嚴重損害和阻礙台灣整體經濟

除非您確定您最後會移民成為外國人
不然賺那個蠅頭小利的,最後導致的是國家整體經濟下滑
通貨膨脹、台幣貶值,錢愈來愈沒價值,地價房價愈來愈高
賺的蠅頭小利雖多,但整體算下來,生活品質並沒有更好
請問這樣有意義嗎?

再來說說:科技矽島、亞太資訊營運中心 的概念

地球的人數 = 60億左右

全球講中文的人數(包含簡繁體) = 20億左右

台灣島的人口 = 2,300萬左右

市場大小,約相差 250 倍


我有一個朋友和我抱怨:他公司老闆不注重國外買單

他說:國內市場就這麼小,不往外發展,怎麼賺錢!

--------------------------------------

假如:網路降價、雙向化

會影響到現有雲端公司的生意,是沒錯
大量的小公司和個體戶冒出,會使現有的大公司 "國內業績" 下滑

但是,台灣市場就這麼小
一直守在"國內業績" 有什麼用?這樣能賺什麼大錢?

有遠見的企業,眼光應該要放遠全球


然而想賺 "海外市場" 的錢,肯定是沒辦法
因為事實擺在眼前,我們台灣的網路就是超級昂貴

你成本高,就不可能 cost down

台灣 100M 雙向專線每月要 15萬元,1G雙向專線要75萬元
香港 1G雙向每月才 800元
天和地的差別!

在昂貴的成本之下,租金就不可能便宜,否則公司會賠錢
那麼怎會有"海外市場"呢


現有的大公司,相對以後冒出的小公司、個體戶來講
優勢在於 "海外市場"

大公司有制度,有人才、有部門、有經驗
經銷部可以聘請翻譯人才,去拓展海外客戶
這就是小公司和個體戶辦不到的

請問:
以全球 60億人口為市場,比較好賺?
還是以台灣島 2,300 萬人口為市場,比較好賺?

2,300萬人口,也不是真的就做 2,300萬人的生意
能拿下 1% 市占率就很不了起了

同樣是 1%,60億的 1%,和 2,300萬的 1%
這個概念可是徹底不同的

台灣資訊產業要走出國際,網路一定要降價,雙向化!

也只也網路降價、雙向化,才有成立亞太資訊營運中心的可能性


而且這對國內 ISP 公司來講也有好處
當國外數據流大量湧入
國外的 ISP 公司就必須向國內的 ISP 買界接流量

要賺就賺外國人錢吧,不要再壓榨自己同胞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