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我帶了GR及女朋友七號繞了台灣一大圈

今年老爸退休了,搬到了好山好水的南投魚池鄉,台北就交給我們年輕人來住,因為老爸覺得台北市要給有生產力的人來使用,但要付房租(嗯~這理論....好吧)

人生有好幾個階段,現在醫療發達,平均壽命提高,我個人覺得退休是表示進入人生的另一個下半場, 而我們這些正值壯年的"小伙子",則還在場上努力地打拼著....





暑假時本來打算帶著家人出去走走, 台北出發到南投探望老爸,然後繞過合歡山到花蓮, 然後台東, 最後走南迴回來。某方面也是幾乎是環台一周,蘇花公路走蠻多次了,這次先不跟它碰面。台灣夏天的天氣總是午後雷雨多,過了中午,遠方的山頭似乎就提醒我們說: 今天有帶雨傘了嗎?





台北台中走國一,南來北往走國三,國道三號的路線常經過台灣的一些風景點,所以也是我們這次的主要幹道之一,苗栗一帶若沒有下雨,有時能見度不佳,會有霧霧的感覺,若是空氣清透一些,整個感覺會好很多。



魚池,一個被山包圍的鄉鎮,冬暖夏涼的溫度讓老爸決定要在這裡開民宿,起初不是很理解為何一定要選在這裡,離台北近些不是很好嗎,後來,我懂了,除了溫度宜人之外,其空氣也是一絕,跟都市相比,真的是乾淨許多,聽老爸說,阿媽在這裡整天看山看水,加上鄰居有時的閒話加常,精神好很多。




日月潭就在魚池鄉,怎能不給他環湖一下,現在陸客少了許多,龜速遊覽車的數量當然也掉了下來,若是體力夠,騎腳踏車漫遊是一個很棒的選擇,不過我們這兩隻肉雞平常沒騎習慣,為避免"危險",我們改用摩托車來代替XDDD,夏天時騎在樹蔭中,涼風徐徐吹來超級過癮! 




騎車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不用太擔心停車的問題,水蛙頭步道是這次選擇走的步道,著名的九隻青蛙就是在這條步道上,不過最近台灣雨水很足,所以看不到牠們,我想也不要太常看到牠們較好,哈!



中午過後的日月潭,不免俗地要來場雷陣雨,也好,要不然真的太熱了,跟台北市的悶熱比起來,這裡的熱舒服些,上帝很奇妙,安排夏天的午後常有午後雷陣雨的發生,只是山區裡常來地很快,若是發現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立馬就要找地方準備避雨。



此行來日月潭,除了探望老爸之外,就是要來拍一下金龍山雲海,跟阿里山相比,我覺得這裡的雲海簡單多了,不用跟大家人擠人,也不用三四點起床睡眼惺忪地走到阿里山車站待命等火車,難度可以說是相當的低,重點是這裡由於地形的關係,雲海出現的機率超高,連住了兩天,出現機率100%,晚上還有金龍山鼎鼎大名的琉璃光可以拍,不過我個人實在不喜歡夜晚還待在山上,欣賞別的前輩拍的美圖就好。





早晨的陽光總是讓人充滿希望,比起氣勢磅礡的雲海,充滿芬多精的小路讓我更多按了幾下快門,或許是因為當下沒有人跟你一起在卡位,反而心情上更能放鬆,想拍甚麼就拍甚麼


鄉間的早晨,常會伴者鳥叫,若是住的地方安靜,這種天然的鬧鐘我個人覺得挺不錯,只要前一天晚上早點就寢休息的話隔天早晨的音量應該是足夠叫人起床。


走在連接屏東及台東的南迴公路上,似乎天上的雲也不大一樣了,少了點西部城市的喧鬧,多了一份東部後山壯闊的氣勢。




仔細去觀察,台東的海邊跟花蓮略有不同,雖然面對的都是太平洋,但我的感覺是,台東的海岸就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朋友,某些地段,可以下去跟他拉拉手,打個招呼,花蓮的海邊,特別是七星潭一帶,則像一位內斂的美女,雖然看起來靜靜的,卻不可褻玩焉,否則可是會有危險,哈!



夏天的陽光總是帶點兒辣味,而今年,似乎特別地毒,所以來到海邊一定要擦些防曬油才行,否則對皮膚真的蠻傷,三、四點時其實還是非常的炎熱,要傍晚五、六點才是來海邊最棒的時候,海風徐徐吹來,看著天色漸漸暗下來,霎時間,覺得自己步調真的有慢下來,旅行的意義在此刻表露無遺。





去時海線,回來山線,是我們這次的規劃,台九線跟台11線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中間夾著海岸山脈的關係,造成了縱谷的地形,我承認自己是個台北鄉巴佬,沒親自來過之前,花東縱谷在腦海裡只是個大概,走了一遭台九線後,完全通了!我認為最棒的教育就是親自去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吧。
以往從台北宜蘭往南開,常常開到瑞穗就放棄了,這次難得逆時針方向來到池上鄉, 池上米遠近馳名,不給它走一圈怎可以,靠近池上鄉時,在台九線上許多指標就開始導引大家往金城武樹的方向前進,原來金城武樹是在稻田中的幹道上,棋盤稻田間的小路甚多,所以很多條路都可以互通,但我看其實周圍有許多棵樹也很不錯,或許只是因為所在位置稍為偏僻一點,要不然其樹型亦不輸金城武樹。





倒是伯朗大道這條筆直的鄉間道路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某個角度拍攝會感覺怎麼一路直通花東縱谷的另一端,讓我大感新鮮,另外這條路上是沒有電線桿的唷,不會看到亂亂的電線滿布的情形,所以騎起腳踏車來非常舒服,可惜這次來時剛好遇到採收期,大部分的稻田已看不到金黃色的稻穗,要不然真的會很壯觀。沒關係,下次再來挑戰! 

總體來說我很喜歡這次的路線,或許是因為少來台東,所以新鮮感十足,特別是經過一些常在新聞上提到的地方讓我有對台灣有更多的認識: 哇! 原來這就是焚風常出現的大武、這就是迎接第一道曙光的太麻里...台灣不大,但地型很有變化性,我很高興在台灣長大,還有很多美麗的地方我想要介紹給自己的外國友人,雖然有些時候看到很多令人失望的新聞,但我不喜歡稱它為鬼島,它是我們的島,我們一起打拼的家園。

CWANG6 wrote:
今年老爸退休了,搬到...(恕刪)

我常去花東
台九台十一也常走

謝謝分享好照。
文也寫得好。










相片看起來很舒服,好像跟著作者走了一回的感覺.文章描寫生動與相片相得益彰,讚啦!
謝謝指教~~~其實這次還有去鹿野熱氣球,但我七點到時氣球已全部升空完畢,所以沒拍到照片就不記錄了,聽說主持人說早上五點時是全部同時起飛, 這難度跟拍攝日出差不多,特別是夏天時的日出時間,要挑戰早起的難度...
https://www.youtube.com/@egaegakimo
謝謝分享, 我這輩子還沒有去過東部呢, 最多東北角逛了一下而已... 真的要找機會逛逛了...
OHIN 爸有空也寫寫台灣的遊記吧~超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egaegakim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