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verygoodboy wrote:應該是說備而不用會比較洽當
你可以掌握拍照的時機,卻無法保證拍照的當下被攝物的人、事、時、地、物都是完美的....不是天天再過年

如果用每張兩元的來算回本的話
買哈蘇的玩家或是專業攝影者,可能拍一輩子也不會回本...
如果你問他為啥要買如此天價的器材,他會說,我情願用一張500元的成本拍出一張值得細細品味的好照片,也不會為了提早回本去買一台我不信任,且可能要賠上飯碗的A850
並不是A850不好,而是要看人用...
第一次聽到器材可以用每張相片的單價來計算...(恕刪)


以設備成本攤提的角度而言 , 如此算法並不會不恰當 .

當然如果照片是無價的話 , 怎麼說就都不對 . 不是嗎 .

備而不用 ?? 那為何要多花血汗錢買不必要的功能呢 .

不過如果是有錢人 , 請無視小弟上述的話 .

哈蘇 ? 還有更高檔的呢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David-Kuo wrote:
本版經典回文笑話誕生...(恕刪)


引言 "如果你玩相機夠久、就根本不會不懂這種問題...."

恩 這位玩相機應該很久了 N家也用了很久吧

想請問一下 自動對焦是哪家的創意 哪家先推出成功的自動對焦 改變了現代攝影的歷史?

再請問一下 老牌日系相機廠 全世界公認最多創意的是哪一家?

做出現代相機各類模式設定元祖是哪一家日系相機廠?

讓N家C家 單眼相機降價 開始了數位單眼平民化的又是哪一家呢?

說話不要那麼衝 你玩相機不會比我早到哪去 我家的收藏也不會比你少

不要以為都是N家的設計 80年代N家C家可是被某家 你所看不起的打到叫苦連天

有空看一下美國相機占有率 70~90年代 單眼用戶使用率

不要在台灣以為天下就這麼大

A850 E30 35G85G135ZA 24-70ZA 16-35ZA 小白G http://www.wretch.cc/album/colormebad
喜歡玩相機或研究玩攝影......我認為是一回事
了解廠商及產業發展歷史......我認為又是另一回事

怎連器材的歷史舊帳都被翻出來鞭了
管他那麼多 , 用的爽就好.....
阿我又太認真了......
我想到火箭是巍巍大中華民族明朝時代的發明,要不是咱家,啊母絲狀頂多站上富士山拍照而已。
yzubeggar wrote:
請問現在真正的蔡司鏡...(恕刪)



誰在叫我... (Photo by Nokia N78)

話說現在Ziess 都是 Made in Japanese 的問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 因為成本關係,整條線已經移到日本沒有錯
用的是西德Zeiss的技術及製程. 當然啦, 品質味道和德鏡不完全一樣
但還是蔡頭的個性...至於Cosina 製等不等於 Zeiss 日製,
就去查一查吧.

我是準備CY 轉 EF 裝在 Canon 機上,手動手動... 取折衷啦
受不了一味硬的調調...也不太喜歡平平順順的個性...
當然啦,1,2顆新鏡頭當自動步槍是免不了...




CMB wrote:
引言 "如果你玩相機...(恕刪)


所以當年NIKON要不是和MINOLTA一樣搞機身馬達進行自動對焦的話,後面就不會AF鏡和AF-S鏡問題?
那canon當初不走鏡頭馬達這條路,那既沒有所謂SSM AFS等超音波鏡頭馬達嗎?\

SONY出現的確造成FF低價化快速進行!

恩!所以不要買sony的東西,這樣sony就會不斷出更低價機海政策!



其實A850或a900和D3X關係,就像D3S和D3一樣, 雖說畫素和製造廠相同,但不同設計要求就知道是不同產品!

像是LPF的要求,周邊配合等各方面,不是那麼簡單比較!

D3X和D3一樣沒有除塵設備,且根據一些訊息其應該和D3同期,所以當時NIKON很有自信可以第一次超越CANON,但為何拖到2008/12才發表,一方面測試一方面對此CMOS做修正最佳化等處理。

就連自家D700和D3也是相同,看起來規格差不多,但實際上還是不同產品!

而且如果在下有Minolta鏡頭也是會選a900而不是a850,好像很多老M家也是選a900具多!

twfriday wrote:
誰在叫我...話說現...(恕刪)


在ZEISS網站上找不到ZA鏡頭的MTF是因為這樣嗎?

ZEISS 產品資料下載

所以這些已經都是德國設計、日本生產,而ZA是日本設計、日本生產嗎

那鏡頭設計人員是SONY,還是KM的?
diffusionless wrote:
所以當年NIKON要...(恕刪)


恩 A900跟A850基本上太接近 只差了個連拍少2張 視角少2%
是有人說A900照出來比A850好一點點 可是實際上測試並沒差別
A850是用來分擔開發 製造成本 連銷售國家都有限定
價差3萬 卻只少了這一點功能 也是讓早期買了A900的用戶心中不平
產品上可以說完全重疊 並不會有人去特易區分A900跟A850是不同產品
整體來說 A900/A850系列只是個全幅平民機種 並不算是"專業"DSLR
不夠強的高ISO 沒有LV 少了錄影功能 對焦能力比起他家稍微差了一點....
這一點我相信SONY用戶都知道的遺憾
但是卻可以讓S家出了一口氣 讓很多別家用戶只能打口水戰~

SONY不只是在FF上打了價格戰
正確來說A100 A200 A300/A350 這才是打開了低價DSLR的時代
不然C家N家會降低價格? 別開玩笑了....

請查一下資料 自動對焦 C家當初第一台是甚麼東西... 還要裝電池...失敗到一個不行的作品...

ZA是ZIESS發設計圖給SONY使用製造
要自動對焦的蔡斯鏡頭跟鍍膜 也只有ZA可以選擇
單眼方面SONY承接的都是KM的設計師 至少沒甚麼移焦的問題發生~ 代工的不算的話

SONY是TAMRON的大股東 除非根本不會買TAMRON 不然也都等於再給SONY賺錢~
A850 E30 35G85G135ZA 24-70ZA 16-35ZA 小白G http://www.wretch.cc/album/colormebad
diffusionless wrote:
SONY出現的確造成FF低價化快速進行!

有嗎? , 我怎找不到比D3更便宜的D3x
廠商加上一點功能,價格就貴上不少
年獸 wrote:
有嗎? , 我怎找不...(恕刪)


因為價錢向來不是反應規格!

D300和D90價差是在機身性能?
D300和D700價差是在於FF CMOS?
D3和D700價差是9/11fps雙卡槽...?


SONY當然對DSLR有很大影響!

2005年7月SONY也先宣佈加入DSLR!
2005年8月CANON 5D一出所向無敵。
接著NIKON在2006年2月發言實驗過FX可能性,但能確信<APS仍是目前最佳數位方案>
後面2007年5月與8月,CANON出1D3和1Ds3,三天後823炮戰重轟D3/D300,及一些重量級鏡頭。
接著2008年7月 D700,9月SONY推出a900,CANON推出5D2,12月NIKON推出D3X
...

原本在SONY加入前,20萬以下的FF機身是完全沒有,加入後或許是巧合canon就發布5D,後來SONY也推出一些PS機身,NIKON也說了一些讓當時N迷超失望的話
後來D3/D700/D3X連續出現,SONY也推出a900,而CANON也首度下放21MP CMOS。

是沒有明確直接證據指出SONY效應,但原本KM無力作用的市場,突然生動起來!



至於買不到<比D3更便宜的D3x>
廠商都加上一點功能,價格就貴上不少

一方面是D3X是最頂級旗鑑水準去製作,二方面所有買賣東西還不都是這樣,就連遊戲也都是這樣設計,為何?

性能C=A+B,市場銷價格,還只是C=A+B? 整合技術研發只會是做A或B的難度等級?

以唸書考試來舉例

考試時候99到100,和60到61或0到1,花費時間難度會是一樣嗎?

給獎品時候(價位),99進步到100的錢當然要遠遠大過於後兩者!

而大部分高分和少部分高分,和一顆高分的獎金當然也不同?
一直都是值得信賴的好學生和一個突然考不錯一些的學生,後者或許引人注意,但真正要需用人做大事,就會想到穩定信賴好學生的價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