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5100L 跟 CANON EOSM3 跟 Panasonic GF7

maxi6547 wrote:
測試結果希望能對您...(恕刪)


我只看截圖
表面上看起來,M3高ISO是比較好
不過雖然拍照參數都一樣,但兩台機器拍起來亮度明顯不同
可能跟各自的ISO 值定義基準不同有關
A6000的照片偏暗,暗部雜訊當然就高了
可能要想辦法把亮度拍成差不多來比較會比較準

而且A6000雖然雜訊高,但細節明顯好很多
看手錶的地方很明顯
如果排除M3沒對到焦、鏡頭太爛之類的因素的話
那就是M3抹雜訊抹比較兇了

ForsakenH wrote:
我只看截圖表面上看...(恕刪)

您好M3雜訊抑制功能已經關閉,我想應該是鏡頭爛的關係。
另外C家銳利度比S家差是公認的事實,除非高階機種那就不一定了!我手上也沒有器材可以測試
A6000測光偏暗也是我這次測試時發現的問題,固定光圈及ISO值去拍應該差異不會這麼大才對這點小弟無解
不過因為小弟平常使用時會有補EV值的習慣,卻發現在光線差不多的地方偶而會有過曝的情況。

另外一提S家廣受好評的峰值對焦功能M3也有相同的功能了只要買得到轉接環就可以玩老鏡了!!

maxi6547 wrote:
您好M3雜訊抑制功...(恕刪)


測試時,建議 M模式 所有參數手動固定、對焦點對的地方也要固定

例如中央對焦固定對在同一點,看測試幾台就拍幾次同一點

以手錶為例,可以找中間指針轉軸之類為目標點

或者某個數字,因玻璃表面有可能反光導致無法對焦、或者對焦錯誤,可以改找別點沒反光的數字當作對焦點之類的。

maxi6547 wrote:
您好M3雜訊抑制功能已經關閉,我想應該是鏡頭爛的關係。
另外C家銳利度比S家差是公認的事實,除非高階機種那就不一定了!我手上也沒有器材可以測試。


Canon這幾年有個讓人詬病的問題是
即使你已經把雜訊抑制關掉了,他還是會抹雜訊
而且不只是高ISO,連低ISO時也是這樣
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Canon 偷抹雜訊"
也找得到真正把雜訊抑制關閉的方法,只是要多幾道手續很煩

至於鏡頭爛不爛我不太清楚,
但我看截圖,手錶錶面的地方,感覺已經超過銳利度不佳或是抹雜訊的程度
有點像是跑出焦平面沒對到焦了

小弟我最近也想找台APSC微單
不管誰好誰壞,雜訊這問題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反正都是一級以內的差距
A6000 真的是很優秀的微單,
只是有我無法接受的缺點,
其他廠牌的也沒有完全符合需求的產品
最近好像也沒有哪一家要推出新的微單
看來可能要找一台吞下去了Orz

ForsakenH wrote:
Canon這幾年有...(恕刪)

您說的是但本次測試的目的僅止於雜訊的測試,A6000除了這點影響成像以外在光線充足時拍到的照片硬去把圖片放大看時顆粒也明顯較粗較大C家沒有這樣的情況或許是因為誠如您所說的抹很大。a6000於ISO自動模式下也容易飆高相較於5R的情況下,或許是安全快門的問題吧這點小弟也無解。
如果不是為了對焦系統的而選擇A6000的話小弟到是覺得nex6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
我不是任何一家的擁護者我只買我想要得器材A家S家的微單我都有甚至P家的Gx7我也有!
平時重要場合才會出動全幅機
小弟的器材清單
C家-5D3+大三元、EOS M、M3、EFM全套鏡頭。
S家-5R、a6000、16-50、16-70、24za。
p家-GX7

ForsakenH wrote:
我只看截圖表面上看...(恕刪)

牟花都 wrote:
最近想購入新機 ...(恕刪)


gf7主打自拍
所以他的自拍功能很多
較廣角手持自拍比較多人
風景入境
人與風景也很清楚
對焦也快
新的感光元件畫質不會太差
在低光下也能拍出自然的影像畫質

除了外型 機身真的很小一台 很方便攜帶
EOS M3自拍時鏡頭選用很尷尬
選用22MM(焦段不夠廣)只有大頭
選用18-55好大一管不好拿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GWOKING wrote:
EOS M3自拍時鏡頭選用很尷尬
選用22MM(焦段不夠廣)只有大頭
選用18-55好大一管不好拿


+1
不過15-45mm好像快出了,希望是餅乾鏡!
tm84008 wrote:
+1 不過15-45...(恕刪)

確定是餅乾鏡了,
看新機流出照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GWOKING wrote:
確定是餅乾鏡了,看...(恕刪)


更新的流出照已經有了哦,長度上來說不算是餅乾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