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M43系統單眼相機的心得

嗯啊…其實m43的電力也沒那麼不堪
像g3官方寫的規格雖然是寫300張左右

但我外拍一個上午拍了1400張
(開連拍,一半的時間使用EVF一半的時間使用螢幕)
也只耗了二格電~~
時代已經不同了M43現在已非無下阿蒙了

現在M43可以說是最平衡的選擇

把很多系統壓著打吧 (指C家跟N家的微單)

銷售數字會說話~讓我們看下去
sonicsogoog wrote:
時代已經不同了M43...(恕刪)

跟M43比起來
看來APSC才是岌岌可危的規格
SONY/CANON/Nikon心不在此
鏡頭方面持續擺爛
擺明就是要你上全幅
Samsung/Fuji前者要收攤了
後者目前靠著發色打天下看來還算穩
不過畢竟是小眾
市場份額擴大不易
系統的完整度跟M43比也仍有距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如果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話,M43會好過很多。
突然發現APSC好像真的都在擺爛

新出的機子~沒一台像話的


lml640707 wrote:
跟M43比起來看來A...(恕刪)
sonicsogoog wrote:
突然發現APSC好...(恕刪)



兩年前觀點是:
APS-C除非像富士有獨特賣點
不然比輕巧比不過M43
(APS-C小機身小不了鏡頭,除非像EOS M重頭開始,但畢竟非主流產品,不轉接的話鏡頭與機身選擇有限,轉接的話又失去輕巧的初衷)
比畫值,高ISO上面永遠有個FF
我也沒有APS-C焦段轉換長焦打鳥的需求
所以就出清APS-C轉入M43 (E-P5)
當時沒上FF無反是因為覺得機身性能還不夠,DSLR又太大太重
兩年後的今天覺得FF的無反機身性能已經能幫我補足技術的不足,就上FF了~~~~
雙系統的話FF與M43是不錯的搭配~~~



lml640707 wrote:
跟M43比起來看來APSC...(恕刪)


M43....

1.過時的CMOS技術
2.多如繁星的鏡頭, 但是性能稍好的都不便宜
3.高感能力不如APS-C

真的要說, SONY差不多可以一統江湖了
NEX-5N以後的機種面對一般場景都OK, 搭配FE鏡頭以及Sigma Art系列支援(特別是FE28這類低價格,大光圈鏡頭)
基本上也沒甚麼好去進化(更高的解像力以及五軸防手震應該是A6000唯二缺少的)


我老婆現在的隨身配備就是一機一鏡
SONY NEX5N+FE28F2.0

其他給她了兩顆鏡頭她都沒打算用(等效42mm她用的可開心的, 不怕框到奇怪的東西, 光圈也足夠大可以獲得凸出的焦點, 機身也很輕便)

M43要在這場戰爭裡打到最後, 大概只能靠
1. 便宜且性能好的鏡頭(特別是等效光圈得加大, 不過M43都是號稱等效焦長人家兩倍,但對於光圈也是等效人家1/2卻是從來不提, 且價格是瞄準對手的同等光圈鏡頭......)
2. 微距優勢,實質上來說, M43具有微距攝影的優勢, 但是很少看到M43有便宜好用的1:1微距鏡頭, 老實說, 轉接卡實在
3. 錄影....老實說我現在有看到M43少數還有優勢的就是錄影方面的能力, 但同樣,也是高階機種才有

至於M43賣得很好,那是在以前的日本, 現在連大本營日本都已經在2014淪陷,讓出了第一位的寶座給S公司......(BCN)
有沒有待時間證明, 就等著看看BCN 2015統計唄
等著看BCN 2015統計


lifaung wrote:
BCN 2015統計
lifaung wrote:
1. 便宜且性能好的鏡頭(特別是等效光圈得加大, 不過M43都是號稱等效焦長人家兩倍,但對於光圈也是等效人家1/2卻是從來不提, 且價格是瞄準對手的同等光圈鏡頭......)
2. 微距優勢,實質上來說, M43具有微距攝影的優勢, 但是很少看到M43有便宜好用的1:1微距鏡頭, 老實說, 轉接卡實在


1. 沒有等效光圈, F2.8就是F2.8
差別是等效的"景深"

2.60mm F2.8是便宜好用且防滴防塵的1:1微距鏡

個人認為,Sony是微單銷售的王者無誤,不過近來把主力擺在全幅上

M43仍是個人心目中重量與畫質的平衡點
很多人批評其他的陣營,都是因為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對方
其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相機市場,能活下來的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目前持平來看,沒有哪個陣營能把哪個陣營的市場吃掉這回事
大家都找到自己一片忠實客群
1.M43
想玩攝影又不想掛重物的
2.富士APSC
對色彩有極度偏好的
3.SIGMA X3
對細節層次極度追求的
4.FF
要挑戰"攝影窮三代、單眼毀一生"這魔咒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