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um wrote:
還沒錯勒 ...好心貼了一堆文也不捧場去看一下
不懂英文沒關係
至少 paypal2那篇是中文的啊
去看看再來講沒錯好嗎?(恕刪)

早看過了,然後呢?
捷運不像餐廳有縱深
進去餐廳的人會點餐,點了餐才有結帳的問題
進去借廁所的人不會被扣帳
那些文還是沒有回答如何判定靠近閘門的人是真要搭車還是只是靠近
難道要把iBeacon裝在站體內?
裝在站體內還是沒辦法判別乘客是要出站還是只是上個廁所

現在悠遊卡距離要近到1~2公分才會啟動,不會誤判,跟NFC一樣
iBeacon照文章說的,連卡片都不用從包包拿出來,似乎不錯
我也很期待在餐廳或購物商場的應用
但在捷運站看不出來iBeacon比NFC好在哪裡

惡魔推銷員 wrote:
NFC不會破壞傳統的...(恕刪)


您說的完全正確

就是沒辦法要求所有的人去弄一台有iBeacon裝置的機器強制使用

所以一定要保有"傳統"的介面來使用

舉例:

你去7-11買東西付帳,可以用現金 OR Icash 支付,難不成7-11為了強迫中獎大家用iCASH就不準用現金支付嗎?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以NFC/iBeacon 二種技術來說在這些場合的應用比較起來

我認為是NFC是比較好的選擇,可以跟傳統的模式結合並行使用。

小折黑 wrote:
沒錯!!!距離近有距...(恕刪)


好問題,如果iBeacon也要用距離近來判定的話

那不就跟NFC一樣,要靠近 逼一下才算數?
小折黑 wrote:
早看過了,然後呢?捷...(恕刪)

這問題用TOUCH ID就解決了!!!iBeacon可以設定確認指紋後五或十秒(可設定)內可結帳。
無論是什麼付款方式iBeacon or NFC,壓個指紋就可以完成付款,不用擔心誤判跟盜用問題。(除非手指被砍下來,手機被搶走另當別論)

到頭來最厲害的還是APPLE!!!
Why so prestigious?

小折黑 wrote:
早看過了,然後呢?捷...(恕刪)


我覺得也是這樣

會用距離判定是否扣款或是成交就是因為這個動作表示是認可的

也就是說我要出捷運站(結帳)就是用悠遊卡去刷機器,然後完成(成交)後離開捷運站

這個動作是人為動作,也要一定距離(短)才會生效

如果是iBeacon我就有同樣問題了,他要怎麼判定我是真的要出捷運站還是我只是走到櫃台服務處問問題?(假設服務處與出口接近)

甚至我只是在出口前晃過去沒有要出站,結果他扣我款?? 那不就很奇怪了嗎?

所以我認為就算是iBeacon這種技術也要符合上面說的原則吧,在同樣的距離感應付款(成交)才算數

而且是人為發動才對,我不認為他的自動判定有那麼準嗎? ... 如果會誤判那就是一個缺失

這樣來看的話NFC是比較好的選擇。

deuxhug wrote:
NFC不是這樣認知的...(恕刪)


這樣說我也認同, 的確未有需要不代表, iPad 不應該有...
Apple 現未有可能是覺得他們自己未準備好.

但是... 我覺得 NFC 還是在電話上有就好.
電話有了, 那平板就可以免了.
perigil wrote:
這問題用TOUCH ...(恕刪)


你這個說法還是不對

難不成你要每個人去買一台iPhone5S ↑的機種來用?

就算是Apple硬推iBeacon那也要看其他廠商要不要跟進

如果一樣走NFC的話我想沒有人會去做這種獨門生意吧?一定是選大眾使用比例較高的技術應用來推

不過問題來了iOS的指紋資料是存在自家的CPU,然後解讀分析技術運算光這個部分就沒辦法跟Andorid系統一致吧?

每家對於指紋作法都不同,除非有辦法大家都用相同的標準去搞,要不然只有Apple的系統自HIGH

我覺得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perigil wrote:
這問題用TOUCH ...(恕刪)

所以進個捷運站本來嗶一下可以解決的事情
弄到要解鎖按指紋驗證
還得要人手一支有指紋驗證的手機
這樣真的有比較簡單?比較厲害?
怎麼看都和Apple主張的極簡背道而馳
shisin wrote:
你這個說法還是不對難...(恕刪)

只要APPLE出了指紋辨識,後面就會有一堆廠家跟進拉~(如視網膜螢幕)
另外不用統一規格也無所謂,按壓指紋只是個"鑰匙",開啟扣款感應機制。

小折黑 wrote:
所以本來嗶一下可以解...(恕刪)

不要在小框框裡想事情,如果可以卸掉感應閘門讓整個捷運站都成為感應區。
在進入捷運站、或搭手扶梯時就可以先壓指紋扣款完成,要上廁所吹冷氣的不要壓。
然後走進月台時如果該人已經扣過款會亮綠燈,沒扣款的亮紅燈,沒裝置的不亮燈(就如現在買場常見的防盜感應),駐站人員只要監督就好。
省去了找捷運卡、放上去等感應、等閘門開啟的時間。少了機械裝置,維修成本也大幅降低。

Why so prestigious?
perigil wrote:
不要在小框框裡想事情,如果可以卸掉感應閘門讓整個捷運站都成為感應區。
在進入捷運站、或搭手扶梯時就可以先壓指紋扣款完成,要上廁所吹冷氣的不要壓。
然後走進月台時如果該人已經扣過款會亮綠燈,沒扣款的亮紅燈,沒裝置的不亮燈(就如現在買場常見的防盜感應),駐站人員只要監督就好。
省去了找捷運卡、放上去等感應、等閘門開啟的時間。(恕刪)

光看就覺得好複雜
搭個捷運手機一直拿進拿出按指紋好辛苦
捷運公司不知道要花多少經費來搞這些周邊
然後除非每個國民人手配一隻可以iBeacon的手機
連同外國旅客也配發一隻
不然拆了閘門,只持有悠遊卡或是一次性感應幣的人怎麼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