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的機器審驗測試是由被認可的檢驗公司的實驗室作的,NCC 應該只是文件審查。
蘋果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無論檢驗公司或 NCC,他的案子不會有人白目的敢拖延吧!?
台灣是主權國家,要求進口產品符合國家要求應該是天經地義吧,何況台灣也是電子、資訊、通信的生產大國,這些應該都與香港有很大不同吧。
monto.geo wrote:
NCC要求要打上通過審核後的號碼(事實),其他國家是只需打上廠商跟型號碼(事實)...
以 iphone 4S 為例,台灣版背蓋上都印有NCC標誌與字號,大家都有看到。至於美版,由網上找到的大量圖片看來,背蓋上一樣也印有 FCC ID 字號 BCG-E2430A,還有 IC (應該就是 Industry Canada) 字號 579C-E2430A,難道是蘋果多此二舉?
至於只需打上廠商跟型號碼的,應該只是適用於只需作 Delaration of Conformity 的,需要 Certification 的還是要標明 FCC ID。 這在台灣的情況應該也是類似。
不過,涉及電源安全的部份,例如 Adpater ,台灣需要商檢合格,美國則是 UL,這部份另有規範,與 NCC/FCC 不同,這些的合格與否可獨立進行,不需要涉及主體。
此外,由於美國對政府文件公開的法令,FCC 對送審資料是完全公開,早年還沒有網際網路,初期 FCC 網站印象中也沒這功能,不過,不知何時起 FCC 開始充份執行資訊公開法令提供人民服務,因此包括電路方塊圖與說明、機板照片等都一律可以下載的到,不過,後來允許廠商對這類資料宣告保密,被標示保密的這部份就不再公佈了,只會公佈宣告信。 至於台灣從來都沒有看過或聽過有公布這些東西過。
monto.geo wrote:
NCC要求審核通過一定要照片曝光(事實),造成無法提早送件(分析)。美國送FCC要三個月(事實),但他們可以提早3個月前送審(分析),因為FCC會保密(事實),NCC法規則是需要公佈(事實)。
NCC要求要打上通過審核後的號碼(事實),其他國家是只需打上廠商跟型號碼(事實),所以可以提早知道號碼交給工廠製作(分析),台灣版要等通過審核才能讓工廠開始另開一個產線來製造(分析)。大家想想從排產線列印組裝測試出貨運送海關鋪貨等等,不用6星期嗎(分析)?
蘋果跟台灣沒有仇(猜測),都只有商業考量(分析),台灣消費力應該大過第三四梯某些小國家(分析),蘋果沒必要把台灣擺後面(分析),有錢賺幹嘛不賺。理性思考得到結論就是,問題不是蘋果造成的(分析),是NCC的規定跟世界太脫節且不切實際造成delay(分析)。
這樣解釋夠清楚,分析夠合理嗎?覺得哪裡不對歡迎提出理性的一起討論,為反對而反對的就免了 (恕不刪)
你的分析很合邏輯,如果事實的部份都沒有錯那蘋果的產品會晚上市的確是現行法規造成的,只是在這個討論串好像沒有人注意。
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法規是不合時宜有待商榷,制定法規的思維要符合民眾利益但不見得要討好民眾。反過來想如果蘋果產品政策不對新產品保密到家,NCC想攔也攔不住吧。(註:我不是NCC的打手跟他們也沒有任何關係)
(法新社舊金山16日電) 蘋果公司(Apple)今天宣布,新版iPad將於20日在南韓及另外11個國家上市,至本月底前,此暢銷平板電腦將會在超過50個國家熱賣。
第3代iPad預定4月20日在南韓、汶萊、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馬來西亞、巴拿馬、聖馬丁、烏拉圭及委內瑞拉上市;27日在哥倫比亞、愛沙尼亞、印度、以色列、拉脫維亞、蒙特內哥羅、立陶宛、南非及泰國開賣。
蘋果於上個月推出新版iPad,並在上市後首個週末累計售出300萬台。
中國大陸顯然被摒除在新iPad上市時程表外,部分分析師表示,可能是蘋果與大陸電腦廠商唯冠科技(Proview Technology)之間的棘手商標官司所致。1
````````````````````````````````````````````````````````````````````````````
``````````````````````````````````````````
````````````````
最後這段話才是重點
蘋果與唯冠的商標官司!偏偏台灣和大陸都和唯冠有關係!
在這兩個地方上是,只是給對方律師好操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