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據稍有瞭解 AMOLED 的朋友那裡聊天聽來的說法
跟樓主說的蠻接近...
主要限制就是發光區域不能跟相鄰的發光區離太近, 不然斜視色偏會更嚴重
如果要維持住色偏的表現, 發光區就要小, 亮度就會變低
這也就是 ppi 沒辦法拉高的原因
還有, 這個可以解釋為什麼
1. AMOLED 貼了霧面保護貼會好像看到沙沙狀很不舒服的感覺
2. AMOLED 刺激性比較高
因為發光區域小又要維持一樣亮度, 單位發光面積要比較高
結果就是霧面讓它散射後, 會有些光點集中, 特別刺眼
LCD 的話就可以讓光平均分佈在較大的區域內, 比較柔和
貼霧面保貼也不致讓顆粒狀的發光點因為散射變得太刺眼
另外, 目前 LCD 可以做到 400ppi 或以上...以外傳的 5" 1080P 就是 440 ppi
還有 300ppi 不是視網膜極限啦...有一個說法大概是 550 吧!!
不過那個可能要用 "感覺" 了...300ppi 已經很難看出顆粒了...除非是很小的文字還看得出來一些些
200 還很容易的... 所以 note, nexus 都容易看出來...
特別是紅, 藍 pixel, 只有 1/2 ... 所以, 某些顏色圖型應該是 ppi 要乘 1/2, 不是 2/3 喔!!
看完樓主由淺入深的解釋,讓大家都能夠了解AMOLED p排的極限在哪
回去對照下面這篇,可說全部都串起來了
LG炮轟三星屏幕:根本不是真正HD
的確AMOLED在細看下字體會有毛邊
但是在解析度增高的前提下毛邊已經非常不明顯
你看看Note跟Galaxy Nexus 的螢幕後再去看看S2
你真的會覺得S2那塊RGB陣列的Super AMOLED Plus有比Pentile排列的HD Super AMOLED 銳利嗎?
你反而會覺得在4.3"螢幕上用800x480很不夠
看起來pixel pixel 的
AMOLED 的確是未來螢幕發展的趨勢
去執著什麽真實ppi到底有什麽意義?
喜歡AMOLED色調的消費者就買單
不喜歡鮮艷的就買LCD
在高解析度的幫助下
根本不會因為Pentile排列而不清晰到哪去
Olympus E-P3, Leica 25mm F1.4, Leica 45mm Macro, M.ZD 17mm F1.8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