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將在下週10月28日推出Xperia 1 IV電競特仕包,包括記憶體升級的手機,以及 一個名為「Xperia Stream電競套件」的風扇散熱外殼。
因此雖然我們都一直認為Xperia手機的主打是相機,但嚴格說應該是主打「娛樂」,看看Xperia 1 III開始,遊戲增強器陸續增加了非常多畫面、音效、性能、聊天語音,至今加入直播功能,然後Sony也推動Xperia 1 III成為《Call of Duty》世界大賽指定手機...。從這種種鋪路,就知道Sony其實越來越在突顯Xperia的遊戲功能,讓它成為外觀一點都不遊戲,但實質上有在加強功能的手機。因此推出「Xperia Stream」這個裝置,並不是突然想到,看來是有點脈絡的。

「Xperia Stream」有參考電競選手的想法打造,可以說是把專業玩家的經驗帶給一般玩家,同時也符合直播主、電競玩家的需求。不過很多人可能還是比較關心靠風扇散熱效率夠嗎?是實用的嗎?等,這裡就一起來看看。
但有一點,只支援Xperia 1 IV,而不支援同大小的Xperia 1 III,這件事我們沒問到原因,這點真的...不妥...
開箱、構造
這次的Xperia 1IV電競特仕版的包裝,是把RAM升級到16GB的Xperia 1 IV,加上Xperia Stream電競套件一起販售,「Xperia Stream」也將在12月單獨販售,但電競加RAM版的Xperia 1 IV不會單獨銷售。(不過私以為可能也有通訊行老闆應該想自己決定要怎麼賣...)
它是參考電競選手想法設計出來的,包括手感、防滑材質、線條,以及下方四個接口。
長這樣,雖是塑料殼,但背面的防滑紋路,還有適合橫拿靠手的弧度,讓觸感跟手感都很舒服,拿著時手指還有靠著的地方,所以手感其實蠻輕鬆的,手指不需費力。而且還好Xperia 1 IV都是做前置雙喇叭,外放聲音並沒有影響。



內側就是一些固定軟墊,以及出風流動的開孔。

這是風流動示意圖,用背面的風扇吸進空氣流動,再從螢幕邊排出,這樣來為機背加速散熱,所以你把手放在螢幕的上邊及兩側,是可以感覺到有微風吹出來的。

套件本體大約140g,加上Xperia 1 IV 185g,整組拿著約325g。

Xperia Stream電競套件目前就是支援Xperia 1 IV,但照常理,下一代應該也要可以支援才對,若照這樣推測,下一代的大小、前置雙喇叭這些應該就不能有變化,但相機厚度呢,會不會因為要支援這套件,就不能增厚?
從側邊看一下,相機那邊貌似還是有一點點空間(雖然不大)...應該不至於因為要支援套件,而不能改變如厚度之類的相機設計吧...?這是看圖說故事的推測,反正之後就知道了。

風扇聲音有沒有影響
另外一點,這樣套上後,兩側的麥克風孔就被擋住了,那會影響通話或收音嗎?仔細看,殼的側邊其實有一點凹進去,而且正面兩側也不是完全密合的(讓風從螢幕排出),可能因此,你將手機靠在耳朵上講電話,通話聲音聽起來還是很正常。

這裡測試了這四種狀況:
1.)加套件,靠耳朵通話,風扇不轉。
2.)不加套件,靠耳朵通話,風扇不轉。
3.)加套件,接耳麥,風扇轉。
4.)加套件,無耳麥看著螢幕講、風扇轉。
看風扇聲在不同狀況下,對通話的影響,聲音是打給小米手機,用通話錄音錄製的,而搭配的耳機麥克風是Sony INZONE H3,也是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台灣銷售會附贈的贈品。
來張索尼買買買遊戲大全配。是說這回打遊戲時有好幾次就戴著INZONE H3來玩,隔音效果真的不錯,也聽得出遠近感,而且可以明顯跟旁邊的人宣示「現在請不要來吵我!」,很好


各種裝配講電話語音記錄,對不起這影片有點圖文不符

連接埠真不礙手嗎?
Xperia Stream另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底下有四個連接埠,分別是USB-C、HDMI、乙太網路,以及3.5mm。
USB-C就是用來充電,真的只能用來充電,透過Xperia Stream接USB-C後,沒有傳輸檔案的功能。
HDMI可直接接到擷取卡,不用再透過USB-C to HDMI的轉接線。乙太網路孔則可以在遊戲時提供穩定的網速,這兩個有直播需求的比較用得到。而3.5mm就是接耳機啦。

很多人一開始看到照片時,會懷疑誰會下面這樣接一排線,下面一排線反而礙手礙腳吧...
這四個可能直播主、實況主比較會插好插滿,一般人平常玩遊戲時,可能只會用到電源線跟耳機孔。
不加殼的話,耳機線會從右邊出來,左邊則會有電源線,剛好左手右手都卡到了


可以連接乙太網路,可能有沒辦吃到飽的同學,想把它拿來當熱點分享機用了吧...,也是一個用途啦,加上有風扇降溫...但直接買路由器還是便宜多吧。

至於HDMI接擷取卡...我沒有在做直播,時間內也有點做不完,就先Pass了...(YouTube上有...

怎麼運作?
要使用Xperia Stream電競套件,「遊戲增強器」要更新到8.0.A.0.22以上,Xperia 1 IV電競特仕版出廠就是這個版本,早先上市的Xperia 1 IV也已經推送更新了。要安裝Xperia Stream電競套件也很簡單,拉開其中一側,插入USB-C接頭就可以固定了。
最主要是安裝後,到設定的「連線偏好設置」去作業。

若開啟「使用風扇」,那麼當你打開(存在遊戲增強器裡的)遊戲時,風扇就會開始吹,而且離開遊戲後,風扇就會自動關閉。
但我發現若把風扇面朝下放,過一會後風扇也會開始吹。
如果你也想在遊戲之外的功能啟動風扇(比方當熱點時),可以打開「風扇一律開啟」,非遊戲時的風速會在5700轉以下。
「睡眠模式下運轉」...則是字面上的意思,打開的話,在離開遊戲,手機關休眠後,風扇還會吹一陣子直到手機降溫,他是透過手機裡的溫度感應器,傳送給遊戲增強器App來控制風扇轉速跟什麼時候停止。。
另外還有使用快門鍵啟動/ 關閉風扇、啟用LED燈..等,這看個人需要來設定。
Xperia Stream的進階功能,比方風速,則是在打開遊戲後設定,所以你可以為不同遊戲,設定不同的風速或性能模式。
在遊戲裡打開「遊戲增強器」,選擇遊戲模式,就可以打開Xperia Stream的選單。右半邊是資訊顯示區,左半邊是設定區。

資訊區裡會顯示目前的畫面幀率、螢幕亮度、記憶體及容量使用率,用冷/暖顏色來代表負載低或高
下方是充電示意、手機溫度跟風扇轉速。
充電示意那個,這張圖來說,意思是從電源那邊供應了17W的電力,其中1.9W給Xperia Stream套件,6.2W給電池,8.9W供電給機板。

這裡就可以監看到H.S電源控制*的狀態。
如果開啟了H.S電源控制,電量上會顯示HSPC,同時可以看到電池端沒有箭頭,表示這時候沒有在對電池充電。

*H.S電源控制是Xperia手機裡邊打遊戲邊充電時,可只供電給機板而不供電給電池避免電池發熱的功能)
溫度計那條則是透過手機內的溫度感測器抓到的手機表面溫度,但沒有顯示數字,用冷暖色來代表高低程度。
下方的數字則是風扇轉速,最高可到10200rpm。這風扇轉速系統會依照CPU溫度自動調節,也開放手動自己設定,當然風速越快,聲音就越大。
我試用時自動狀態很常以7500rpm來運轉,最高可到10200rpm,測量了一下近距離音量,前者大約65分貝,最高轉速時約74分貝, 可能一些筆電風扇運轉起來也是這個聲音,大不大?不戴耳機打遊戲來說會有點干擾,那對用耳麥聊天收音有影響嗎?

做人很邊緣找不到隊友可以聊天

================
至於左半邊的設定選項,其中有個「熱度改善」,開啟後就有點像打開效能增強模式,可以讓效能不管溫度限制降頻,提高熱度限制天花板的意思,這開啟後在需要的遊戲裡固然可以解放效能,但手機溫度可能也會很有感。

其他就是一螢幕更新率、觸控回應率、釋放記憶體...等項目。
將螢幕更新率調到120或240Hz時,就算遊戲本身不支援120fps,也會透過在每格畫面間插黑幀的方式,讓畫面看起來更流暢,不過可能也因為會讓畫面看起來較暗,最理想的搭配當然是在玩120fps遊戲時,將螢幕更新率調到120Hz來對應。

遊戲測試
那就直接來比對遊戲溫度吧。- 測試環境是:在約24度的室內,玩《原神》30分鐘,將畫質、渲染精細度...等都選高,幀率選60fps。
- 手機方面:螢幕亮度固定在50%,更新率選120Hz、有插5G SIM卡待機,但連接Wi-Fi使用,其他藍牙、定位等,則維持預設有開啟的狀態。
- 遊戲增強器裡設定如下:螢幕更新率選120fps,選擇性能模式,風速讓系統判斷自動調配,熱度改善沒有開。
- 同時也有打開兩個電池、資源監視器邊玩邊監測。

我最近是用電腦上的圖形測試程式+手機內監測App在記錄遊戲性能。
但是...慣用的App在這台手機上無法啟動幀率記錄...

1.) 遊戲前後CPU使用率、CPU溫度、各核心最大頻率的變化。
2.) 遊戲前後電量、電池溫度的變化。
3.) 遊戲過程中,CPU工作頻率變化。
4.) 熱像儀拍攝遊戲後手機表面溫度。
從這些來看有/ 沒有使用「Xperia Stream」的差別,並在這樣的設定下,有加套件跟裸機都各玩兩輪,看變化趨勢是否一致。這測試不敢說很精確,但還是可以觀察到一些性能方面的數值變化是往上走還是往下掉。也幸好趨勢是一致的,不然又要一直玩了

結果是這樣:

要說明的是
1.)電力、溫度非每秒變動,所以比較開始跟結束的數值怎樣就是怎樣。
2.)CPU使用率、最大頻率則是每秒都會變,所以這兩個數值是開始前/ 結束後會觀察個30秒之類的,然後抓個中間值的數字。
這是過程中CPU頻率的變化,黑色CPU叢集是大核Cortex-X2,橘色是A710中核,綠色是A510效能核,看來風扇降溫讓CPU可以持續用高頻率工作,尤其是大核,裸機的話,只在前不到5分鐘的時間高頻工作,後面都降了。
▼ 裸機玩高畫質原神。

▼ 加套件玩。

但風扇降溫並不會讓遊戲過程比較省電(也可以理解,因為長時間高頻工作),所以建議遊戲時搭配H.S電源控制這功能,至少維持住電力且不讓電池升溫。
然後自首,我還沒測試的是跑壓力測是的穩定度...
結語
Xperia Stream電競套件的連接埠、手感等,都有為直播主、電競玩家的需求而設計,雖然可能讓普通只是打發時間的玩家有點無法理解,但不可否認在優化遊戲的操作、連線體驗上,是做得蠻細膩的,但其實我不常打遊戲,真的長時間玩遊戲的同學們重視哪些需求(比方需要專人餵食),歡迎在回覆提出,也讓我們脫離同溫層瞭解一下玩家的世界...像我就比較疑惑實體輔助按鍵真的有幫助嗎?..之類的。而它最主要的,加速散熱,發揮性能這塊,從記錄看起來蠻明顯有效果,但相對的也會在玩遊戲時使用更多電力。Xperia Stream的降溫只是手段,主要目的是用來提高遊戲穩定度跟性能的。
但我也想為不打遊戲,不會買套件的人請命,直接加強手機散熱設計,才可以造福更多人、更多功能的體驗啊~為遊戲而生很好,但為一般人而散熱更好...

然後本篇沒有福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