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undai第四代Santa Fe最早在2018年於海外亮相,並在短短兩年內就進行小改款工程,除了基本的內外修容調整,最大變革在於底盤架構改採Hyundai集團最新開發的Platform 3.0第三代平台,強化整體車身結構之餘,更將重點擺在Hybrid、PHEV等電氣化動力系統的搭載,堪稱「大改款」等級的小改款。總代理南陽實業在今年七月份正式將小改款Santa Fe導入國內,並提供柴油及兩百萬元級距以下首見的渦輪油電兩種動力配置。其中柴油版規劃三車型,售價自144.9萬元起跳;十月份才公布正式售價的渦輪油電版則有四車型,最低入手門檻更壓在140萬元以內,比柴油入門版還要便宜,不難看出原廠想以渦輪油電作為車系主打,以迎合未來趨勢及集團經營方針。

Santa Fe車系編成表 |
車型
|
柴油 |
GLD-A |
GLD-B |
GLD-C |
|
售價(萬元) |
144.9 |
154.9 |
169.9 |
|
車型
|
油電 |
GLTH-A |
GLTH-B |
GLTH-C |
GLTH-D |
售價(萬元) |
139.9 |
147.9 |
169.9 |
184.9 |
油耗比較表(單位:km/L) |
車型 |
柴油GLD-C |
渦輪油電GLTH-C |
非市區油耗 |
17.65 |
19.21 |
市區油耗 |
13.86 |
19.06 |
平均油耗 |
16.0 |
19.2 |
能源效率等級 |
1級 |
1級 |
年耗油量 |
938L |
781L |
攤開Santa Fe的車系價格編成表,撇除價格最高的渦輪油電GLTH-D之外,其餘等級在柴油和渦輪油電的定價都還算接近,尤其是柴油GLD-C及渦輪油電GLTH-C兩車型的價格都是169.9萬元,很難不陷入「該怎麼選」的兩難情境。先從油耗來看,我們都知道柴油車在高速巡航時的油耗表現特別突出,連帶讓整體平均油耗都會比一般汽油車還要來得好;相反地,油電車靠著電力系統的加持,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路況下多能以純電驅動,同樣有助於整體平均油耗的提升。以能源局公布的平均油耗來看,柴油GLD-C為16km/L,渦輪油電GLTH-C則有19.2km/L,後者略勝一籌。
當然,兩種車型的差異可不只有平均油耗,動力輸出、驅動方式還有配備項目其實都略有不同,花相同的預算究竟該買哪一款?因此,本篇規劃一段約兩百公里的路程,找來兩輛Santa Fe進行油耗實測,看看兩者之間是否會有明顯差距?此外,在文中也會針對柴油GLD-C及渦輪油電GLTH-C兩車型的駕駛感受及其他差異之處作說明。
- 高速

- 市區

為了不獨厚柴油車或油電車任何一方的優勢,我們盡可能讓這兩百公里的路程內,市區及高速路段各佔一半比例。高速部分先從內湖堤頂交流道南下走國道一號高架,於桃園銜接國道二號並一路行駛至機場,再由我和同事林恩換手後駛回內湖,總里程約92公里。市區部分,我們決定以貫穿整個台北市東西向的交通幹道「忠孝東路」為主線,由東邊忠孝東路七段出發,行駛至西邊底環河南路一段迴轉,單趟約12公里(含忠孝西路);也就是說,要湊滿一百公里,就要把「忠孝東路走九遍」!換手點設置在南港展覽館,來回一趟就換手一次(共4.5趟),最後一趟回到忠孝東路七段底之後不換手,直接迴轉向西行駛至測試結束。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進入測試前,還是先好好地把兩輛Santa Fe的差別講清楚、說明白。雖說先前我們都已個別試駕過柴油GLD-C及渦輪油電GLTH-C兩車型,但這次有了同台的機會就更容易進行比較。Santa Fe在小改款後於車頭大幅動刀,設計更顯大膽前衛,吸睛樣貌引人注目。照片中渦輪油電GLTH-C為磁力灰塗裝,面積碩大的Cascading Grill立體網柵水箱護罩採亮眼的鍛面鍍鉻;柴油GLD-C為冰川白塗裝,水箱護罩則為琥珀色澤鍍鉻,肉眼看來較為黯淡一些。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分離式頭燈是Hyundai家族休旅車的外觀特色之一,內部嵌有「T-Shaped」LED日行燈作為Santa Fe的辨識特徵。兩車雖都將LED頭燈列為標配,但渦輪油電GLTH-C為傳統反射式,柴油GLD-C才是投射式光源。另外,前者的方向燈為鹵素燈泡,設置在頭燈內側;後者則是LED光條,設置在上半部的燈眉內。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Santa Fe全車系提供四種鋁圈組合,柴油車型為18、20吋,油電車型為17、19吋。試駕車柴油GLD-C搭載20吋鋁圈,配胎規格為255/45R20的馬牌PC6,渦輪油電GLTH-C則搭載19吋鋁圈,同樣配置馬牌PC6,但規格為235/55R19。因為規格上的差異,柴油GLD-C在駕駛時,對路面資訊的傳遞會比渦輪油電GLTH-C再更清晰一點。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車尾主要差別在於車型銘牌,柴油GLD-C左邊標示車名Santa Fe,右邊則是代表四輪驅動的HTRAC及柴油2.2D;渦輪油電GLTH-C在左邊改標Hyundai品牌名,右邊為車名加上渦輪油電Turbo Hybrid字樣。基本上要辨別是柴油還是油電,看車型銘牌還是最為直觀準確。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小改款Santa Fe的內裝架構朝向精緻化及科技化邁進,捨棄傳統排檔座改採按鍵式電子線傳排檔,並將整個中央鞍座重新規劃,使得座艙現代感大幅升級。兩輛試駕車都採深棕雙色皮革鋪陳,乍看之下沒有太大差異,但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 無線Apple CarPlay

首先是兩者都標配的8吋多媒體系統,渦輪油電GLTH-C在選單中多了Hybrid項目,可透過動態能源管理系統隨時查看油耗及油電系統狀態等行車資訊。柴油GLD-C則無這項功能,油耗資訊得從儀錶中觀看。不過兩者都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也都在中央鞍座標配直立式手機無線充電座。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12.3吋數位儀錶也是兩車都標配,可隨行車模式改變切換主題。渦輪油電GLTH-C因應身分將轉速錶改為能源監控指標及電量錶,中央區塊另有動力輸出狀態圖示;搭載四驅系統的柴油GLD-C在中央則有前後輪動力分配圖示。該組儀錶在打方向燈時,因標配BVM盲區影像輔助系統而會在雙環顯示左/右後方的即時影像,搭配BCW盲區偵測警示系統及BCA盲區碰撞避免輔助系統輔佐更有保障。

兩車都將琳瑯滿目的駕駛輔助系統列為標配,包括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附 Stop & Go)、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系統、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FCW前方撞擊警示系統、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系統、RCCW後方交通防撞警示系統、ROA後座乘員未下車警示系統、SEA安全下車輔助系統、LVDA前車駛離提醒系統、HBA智慧型遠近光燈調節系統及DAW駕駛疲勞警示系統等。其中LFA無須開啟定速就能單獨啟用,相較於其他品牌的系統多了一分彈性運用。
- 渦輪油電GLTH-C-1

- 渦輪油電GLTH-C-2

排列組合看似一模一樣的中央鞍座區域,實則有著不小的區別。在最上方的恆溫空調介面,渦輪油電GLTH-C具備油電車型專屬的「Driver Only駕駛獨立空調節能系統」,開啟後可將空調集中吹送於駕駛座,在獨自一人開車時可減少多餘的能源消耗。
- 柴油GLD-C-1

- 柴油GLD-C-2

- 柴油GLD-C-3

柴油GLD-C因標配四驅系統,駕駛模式在基本的Eco、Comfort、Sport及Smart之外,還增加Terrain越野駕馭模式,多了Snow、Mud及Sand三種選擇,且在切換模式的同時,多媒體系統也會跳出接近滿版的圖示作提醒。渦輪油電GLTH-C的駕駛模式僅有Eco、Sport及Smart三項,切換時也無大圖示提醒,僅有數位儀錶會有變化。
- 柴油GLD-C

- 駕駛座2組記憶

- 電動腿靠延伸

- 電動全景天窗

作為柴油車型中的頂規等級,GLD-C標配的Luxury Package套件內另將雙前座通風/加熱座椅、電動調整腰靠(4向)/腿靠(2向)、駕駛座2組記憶裝置、駕駛座輕鬆進出裝置納入配備清單之中。反觀價格相同的渦輪油電GLTH-C僅配置雙前座加熱座椅,電動調整腰靠也僅有2向,是兩者在配備部分的最大差異。若要油電車型要享有完整的Luxury Package,需再加價15萬元升級至GLTH-D才能享受。面積超大的全景天窗及可調式車室氣氛燈,同樣也包含在柴油GLD-C的配備清單內。
- 七人座

- 五人座

- 兩人座

不論是柴油或油電車型,車內座椅都是2+3+2三排七人座配置。據原廠表示油電車型因為將鋰電池模組安裝在副駕駛座下方,不會影響到後方行李廂容積,五人座模式下最大可來到782公升,和柴油車型相同;在廂內右側另設有第二排快速傾倒按鍵,二、三排都傾倒打平後的平整性不俗,創造極大的載物空間可以利用。

來到兩車骨子裡最大區隔,就是引擎蓋底下的動力來源。柴油車型採用經改良進化後的新一代Smartstream四缸柴油渦輪引擎,排氣量為2.2升,最大輸出可達202hp/45kgm,並以八速DCT濕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取代小改款前的八速手自排。油電車型則採1.6升四缸汽油渦輪引擎為基礎,再以電動馬達及鋰電池模組等電力系統輔助,使得綜效輸出可來到230hp,變速箱則為六速手自排。帳面數據看來是油電車型佔上風,且因柴油GLD-C搭載四驅系統,車重來到1927公斤,比起前驅渦輪油電GLTH-C的1850公斤還要多出77公斤,對性能及油耗表現都會有所影響。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 里程規零-1

- 里程規零-2

- 空調設定

- 駕駛模式

進入重頭戲,趁著白天中午前車流順暢,我們先進行高速油耗測試。先將兩車油箱加滿至跳停,再把行車電腦里程歸零;空調統一設定23度、風量兩段,駕駛模式固定在Smart。行駛途中不使用定速,也不開啟ACC,全靠個人的黃金右腳,在不超速的前提下以平順的加減速方式跟上前方車流。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渦輪油電GLTH-C在加滿油後的預估可行駛里程為943公里,當前電池電量只有1/4多一點;柴油GLD-C的預估可行駛里程則為894公里。
- 渦輪油電GLTH-C-1

- 渦輪油電GLTH-C-2

上了高速公路之後,車流量比預期中要來得少,一路多能以時速約100km/h上下巡航。隨著行駛距離越長,油電車型的電池充電時間也越多,電量一度來到約75%左右,此時只要稍微鬆油,很容易就會進入EV模式,適時減少燃油消耗。事實上,我們發現只要電池電量維持在一半以上,很常就會看到EV燈號亮起,儀表上的平均油耗數字當然也就越來越好。
- 桃園機場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在不塞車之下很快地就來到了換手點桃園機場,此時油電車型行車電腦顯示的行駛里程為44.5公里,平均油耗達到19.6km/L;柴油車型行駛里程則為44.2公里,平均油耗則有18.8km/L,顯現油電車型在高速巡航時的油耗表現也挺有一套。
- 柴油GLD-C-1

- 柴油GLD-C-2

柴油車型並沒有所謂的EV模式,這具引擎也不像一些歐系車具備汽缸休止或空檔滑行等技術,所以沒有任何可以降低油耗的「偷吃步」,只能靠自己的黃金右腳來控制。實際觀察當以時速約100km/h巡航時,引擎轉速大概會落在1500rpm出頭,變速箱也早早掛上最高檔位。
- 柴油GLD-C-1

- 柴油GLD-C-2

- 渦輪油電GLTH-C-1

- 渦輪油電GLTH-C-2

回到內湖,柴油車型行車電腦顯示的行駛里程為89公里,平均油耗略降至17.6km/L。實際加油至跳停,共消耗5.18公升的柴油,換算下來平均油耗約為17.2km/L,和行車電腦的數據還算接近。油電車型的行駛里程為89.5公里,平均油耗也下降至18.1km/L,但實際加油僅耗費4.96公升的汽油,換算下來平均油耗約為18km/L,略贏過柴油車型,可見高速巡航下不時能轉換純電行駛,對節能還是很有幫助。
- 市區加油

- 轉往忠孝東路

緊接著轉往南港準備開始走忠孝東路「第一遍」,先在附近的加油站重新加滿油箱,並將第二組行車電腦的數據歸零,用以單獨計算市區油耗。
- 渦輪油電GLTH-C

- 柴油GLD-C

雖然下午一、兩點還不是大家平常認知中的車潮尖峰時段,但身為交通要道的忠孝東路,車流量已經不少。油電車型因電池電量都維持在一半以上,多數時間只要油門輕踩輕放,都能以純電驅動,平均油耗大概還能保持在17km/L上下。柴油車型則有怠速熄火功能的輔助,在停等紅綠燈或靜止時,多多少少能降低耗損,平均油耗也還有12km/L左右的水準。

第一趟結束後,回到南港展覽館換手,來回一趟大概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預計走完全程大概天色也暗了。

隨著時間越接近傍晚下班時刻,路上的車流量也越來越多,遇上塞車或走走停停的狀態也跟著增加,不過對於油電車型來說似乎不太受到影響,平均油耗仍在16、17km/L之間徘徊,展現能夠純電行駛的優勢所在。柴油車型可就沒那麼樂觀,就算再怎麼小心翼翼地控制油門踩踏,或盡可能在停等紅燈前滑行至靜止,平均油耗仍一點一滴慢慢往下降......。
- 柴油GLD-C

- 渦輪油電GLTH-C

歷經將近快六個小時後(眼神死),我們終於紮紮實實地把忠孝東路走了九遍!最後選在跨過忠孝橋的新北市三重區一間有提供柴油的加油站加油。最終柴油車型行車電腦顯示的行駛里程為110.6公里,平均油耗只剩下10.9km/L;實際加滿油箱共需11.33公升的柴油,換算平均油耗僅有9.7km/L。油電車型行車電腦顯示的行駛里程為111.3公里,平均油耗停留在17.1km/L;加滿油箱耗費7.02公升的汽油,換算平均油耗還有15.9km/L的水準,大幅拉開和柴油車型之間的差距,將油電系統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
- 柴油GLD-C

- 渦輪油電GLTH-C

至於負責記錄全程綜合平均油耗的第一組行車電腦,在柴油車型顯示總里程為205.3公里,高速路段最一開始測得的17.6km/L平均油耗,在經歷嚴苛的市區路況考驗後,行車電腦顯示平均油耗仍有12.9km/L,以一輛重達1.9公噸的四驅七人座休旅車而言,我們認為柴油GLD-C的油耗表現其實還是相當不錯。油電車型的總里程則有206.5公里,方才高速平均油耗顯示為18.1km/L,走完市區後的最終平均油耗還保持在17km/L以上,幾乎沒有耗掉太多油量。


結束油耗測試,來聊聊兩車的駕駛感受。渦輪油電GLTH-C雖然坐擁230hp最大馬力,車重也比柴油GLD-C來得輕,但實際加速起來倒沒有覺得特別快,衝刺時較為無感。倒是整套油電系統的平順性令人讚賞,尤其是在市區以純電模式起步時,沒有多餘的引擎震動,也無需等待變速箱換檔,輕鬆就能提速至時速4、50km/h區間。只有在急加速時,才會察覺到引擎運轉聲浪及變速箱升降檔,但整體行車質感仍是較柴油車型來得優異,且車速提升毫不怠慢,成熟調校相當討喜。


從渦輪油電GLTH-C馬上換到柴油GLD-C,最先感受到的不同就是起步時,引擎運轉的細微震動及變速箱的換檔過程。其實和過去接觸過的多數柴油車款相比,Hyundai這套柴油動力的精緻度已是在水準之上,只不過因為跟油電車型同場比較,所有感官上的差異都容易被放大檢視。另一方面,柴油GLD-C在加速過程中,當引擎轉速來到甜蜜點,扭力湧現時的那股推力比起渦輪油電GLTH-C要來得更是明顯,特別是重踩油門再加速時,爆發力也更為強烈,且所搭配的八速自手排變速箱在換檔速度及邏輯設定上,都比油電車型的六速手自排更加積極,動力銜接相當順暢。

回到最初的問題,手握170萬元到底該入手渦輪油電GLTH-C,還是柴油GLD-C呢?以用車環境來分析,若平常高速巡航的狀況佔大宗,就本次油耗實測的結果來看,其實不論是油電或柴油車型都很適合。縱然柴油車型的高速油耗還是小輸油電車型一些,但可別忘了相同價錢之下,柴油車型的配備也給得更多更好,因此就看這些舒適性配備對個人而言重不重要。而若是用車路段大多處於交通繁忙的都會區,那當然就比較推薦油電車型,畢竟多了電力系統的輔助,節省下來的油耗真的相當可觀,柔順的駕駛感受也是附加價值之一。看完兩輛Santa Fe的對決,如果換作是你,會如何做選擇呢?



▍Hyundai Santa Fe Hybrid GLTH-C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汽油渦輪+Hybrid
排氣量:1598c.c.
引擎最大馬力:180hp/5500rpm
引擎最大扭力:27kgm/1500~4500rpm
電動馬達最大動力:60hp/26.9kgm
綜效輸出:230hp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55R19
車身尺寸:4785mm x 1900mm x 1710mm
軸距:2765mm
車重:1850公斤
國內售價:169.9萬元
▍Hyundai Santa Fe GLD-C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柴油渦輪
排氣量:2151c.c.
最大馬力:202hp/3800rpm
最大扭力:45kgm/1750~275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55/45R20
車身尺寸:4785mm x 1900mm x 1710mm
軸距:2765mm
車重:1927公斤
國內售價:169.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