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近期古著靴相當火熱的款式(其實火熱的似乎只有Engineer Boots, 工作靴的款式倒還好), 我大概注意了兩三年
無硬式靴頭普遍出現在1930年代的各類靴款, 最常見的就是工程師靴, 早期的礦工靴也是軟頭(為了加強保護性會加裝Cap toe,雙層保護), 還有早期的各類軍靴也頗常見
應該是從各類古著吹起的風氣, 各大工裝品牌也紛紛推出扁頭Engineer boots (Mister Freedom大概是最有名的, 他也有推出扁頭工作靴)
以下各雜誌圖片

早期的軍靴, 有非常多扁頭款式, 像這款M-43. Viberg近期也有復刻一款boondocker軍靴 (價位很高)

這應該也是早年軍靴Dead Stock的庫存品, 8W多日幣

1950年馬皮Engineer boots 十幾萬日幣的古著

不知名50年代工作靴, 靴頭產生明顯的褶皺

MF出品的扁頭工裝靴, 這楦型是我心中的理想款式

前面是MF出產的Engineer boots, 後面是工作靴, 又翹又扁的楦頭, 很有老味
台灣目前要訂製軟頭工作靴有WESCO or White's可以選擇
WESCO做扁頭靴最對我味的楦型當屬Narrow 1339 last和 MP last, 這兩款除了低根與正常跟以外, 外觀我幾乎看不出差別
White's則是用Semi Dress製作較適合, 萬事威似乎也推出好一陣子了...
只是目前這兩款能參考的圖片非常少, 尤其是使用過長時間的圖片, 令人很難下手, 想請問版上的前輩有人有訂製並使用過的照片可供參考嗎?
目前小弟的想法, 使用過後楦頭要有明顯皺褶與細紋, 皮革不能選擇太厚的款式, 例如雙W的7OZ油皮. 而Horween皮革小弟是一律不考慮.
Wesco的新款Domain leather蠟皮, 5oz左右的厚度似乎非常適合
White's若要走軍靴風, Distressed Rough out應該是完美的選擇, 水牛皮大概是White's最容易產生褶皺的皮革, 用來製作軟頭應當別有風味. Semi Dress厚度適中, 應該也很適合
有人也打算訂製扁頭款式或已經在使用中的網友, 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心得

(也對扁頭有興趣的, 可以參考小葉Back to Original有幾篇文章, 外加更多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