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n的製鞋水準價位和a testoni,S. Ferragamo 等比起來?


H連打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是不是...(恕刪)


北斗哥,你這樣我壓力很大....明明都講好了不再走舊路的..
Rockvader wrote:
北斗哥,你這樣我壓...(恕刪)


我不懂只是問問
你要有什麼壓力?
誰給你壓力?
不過只是問問大家的看法而已
最近幾個月來
時尚討論區不是有幾個人
一直覺得有酸風嗎
我看來看去好像喊酸的就是某幾個人
但又不明確講哪裡酸
弄的發個文要小心翼翼
如果站不對邊
感覺就會被人打成帶風向
或是什麼釣魚文的
像我一些討論文
就深受其害
我一直歡迎大家去檢驗我的發文
看是那裡在釣魚或是要帶什麼風向
有沒惡意大家都看的出來
大家都是用自己的主觀在討論
有亂講的或誤導的
直接指正不就好了
如果只是影射別人酸
又不指正不是很怪嗎
另外有件事要跟R大說明
你那篇說我分身帳號的文裡
有把你比對我所有上網ip的位置貼出來
我覺得很不妥
這不知算不算侵犯到我隱私
希望你把那資料移除
你在討論區發那種文
跟時尚其實也無關聯
我不是公眾人物亦非店家
也沒有用兩個帳號拉抬一搭一唱
也沒詐騙版上的朋友
這種文只是單純讓大家看熱鬧聊八卦
某程度來說這種文不也是興風作浪
我帳號的問題已被01做了處置
經過你那篇的大力宣傳
也讓小弟又再度走紅
然後那篇文看得出飛馬沛的回文
一直想讓該篇置頂
他是什麼心態我不懂
可能就是看人不爽逮到機會
就想一直修理吧
如果身為人民保母
卻是這種惡意心態讓人堪慮
總之不管是以前北斗
或現在連打
我一向秉持沒證據的不亂說
不亂抹黑,不攻擊的原則發文
歡迎大家互相學習指教

不好意思好像歪樓
只是希望大家討論多講自己的看法
互相尊重,少些惡意攻擊或情緒字眼
不要發個文還弄得緊張兮兮的
其實各位有沒有覺得,隨者年紀越來越大,對認何事物的審美觀是會變的
年輕時,喜歡合身的褲子,年紀越大,反而喜歡稍微寬鬆一點的褲子
穿著舒適較重要..
鞋子 年輕時,喜歡像Red Wing,Camper那種頭盾盾的鞋型
年紀大越來越不喜歡穿靴子,楦頭喜歡的也是比較偏尖一點點(不是很尖的那種就是)
另外 買鞋越來越不看價錢,反而會要求整體質感要到位..
前面有人說AE反而比較多楦頭鞋型可選,同樣是馬臀皮皮鞋,我看它和Alden的比較(YouTube)
就真的覺得AE同樣鞋款的楦頭幅度是比Alden好看很多
但這很主觀就是..但買東西不就是買自己主觀喜歡的嗎?!

我滿歡迎各種討論的 不要設限..
以我看到摸過的A testoni 和S.F和Bally等真的作工和軒頭鞋款多樣化
真的比美國這兩個雙A是好不少的(扣掉馬臀皮款外,雙A還有哪些吸引你的?)
它的Boots,我真的覺得普普就是,覺得Whites,Wesco等更有味道
但我同意雙A用的H家馬臀皮真的質感好過其他品牌的馬臀皮鞋款

John Lobb,Beruti,Edward Green等那普遍來說 質感做工都算上乘
當然價位也貴不少就是.就算是成鞋也都5萬上下起跳..(E.G 3-6萬就買得到)
acerg wrote:
其實各位有沒有覺得,隨者年紀越來越大,對認何事物的審美觀是會變的
年輕時,喜歡合身的褲子,年紀越大,反而喜歡稍微寬鬆一點的褲子
穿著舒適較重要..
鞋子 年輕時,喜歡像Red Wing,Camper那種頭盾盾的鞋型
年紀大越來越不喜歡穿靴子,楦頭喜歡的也是比較偏尖一點點(不是很尖的那種就是)
另外 買鞋越來越不看價錢,反而會要求整體質感要到位..(恕刪)


大大說的我很認同
我過去經常提到一個觀念
事物不變,但人心會變,喜好會變

所以常對於什麼打著"一生愛用"
或是"陪伴你一輩子"的口號
我都建議聽聽就算了
當下喜歡就盡量一直用就對了
不用想著說可以用上十幾二十年好像很划算
因為可能明年喜好就變了
一旦喜好變了或是入手其他好物 
那些曾經愛用的東西
就可能面臨打入入冷宮的命運

還有就是"一步到位""一次攻頂"這種說法
也是聽聽參考就好
人心一變你以為的頂就不是頂了

最後一個就是喜好也是會輪迴的
就像流行一樣
比如你穿工作靴玩個幾年後
什麼頂級靴都穿個一輪
口味一變改去玩紳士靴
一玩紳士靴覺得好精緻好有質感
回不去以前的粗獷工作靴了
甚至越看越不順眼
以前那些愛穿的工作靴就慢慢冷落了
但.....
幾年後難保又再回頭愛上那種粗獷的美感
人就是這樣變來變去的

另外年紀的確會影響穿著
年輕時為了帥可以忍受很多不便
年紀越大越會覺得簡單舒服好像也不錯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H連打 wrote:
我不懂只是問問你要...(恕刪)

其實前前後後看了幾串我一直都有個疑問就是
"為什麼北斗哥你需要換帳號?"

換的動機我個人是比較好奇,或許你有自己理由,但你曾開箱這麼多,經驗這麼多,何不續用北斗的名義繼續評論下去(至少也是比較有公信力確實買手伴的經驗很多),而不是讓部份的人瞎猜今天一個陌路人A(H連打)跳出來,評論的好像就是某某店派來的業代
或許大家有被害妄想症啦...但看起來確實是這樣

另外開一個帳號來評論,隱藏本來的身分,過了這幾年才被有心人猜忌去追IP了出來,我個人倒覺得還不如一個帳號用到底,說不定以你的客觀評論方式還比較不會有爭議

當然這也都只是我個人的疑問,我也沒有想幫R大說什麼,R大只是用了工具證明H連打就是北斗,但中間的動機為何,我就不與置評了

acerg wrote:
其實各位有沒有覺得...(恕刪)

鞋子這種東西是真的很主觀的
當初我是看著網站的圖片,爬了一堆實穿文,但最後買到手後會發現其實部分的鞋款並不是這麼適合自己,結果就是變得很少搭出門,收在鞋盒大概一整年再也不會打開過

Alden我大概前後買了快七八雙,6吋高度的一直到上個月才穿到需要換底
最常穿出門的反而是3吋高度的鞋子,如果再讓我選一次可能我不會這麼瘋狂地都買Alden的款式




其實看下來還是不知道大大到底想要什麼類型的鞋子,現況是不是如果只買一雙,你會很難抉擇這樣?
aferdchen wrote:
其實前前後後看了幾...(恕刪)


其實這也說明一件事
當你常開箱在討論區變的有知名度後
說的話好像自然有份量
也更容易說服人
簡單說就是變成有影響力了
但換一個沒開過箱的人講話
結果就不同了
這是人之常情
我也覺得蠻有趣的

H連打只是更忠實表現自己
講話更直接的北斗
換帳號的原因
就是因為開箱的熱情消失
開多了自己會給自己一些無謂的壓力
比如要寫分享就要做到好
不能隨便寫寫 因為你的評論
會影響一些人的想法
甚至有些人會把你寫的東西當成
對一些事物的一種結論
其實這是不太好的
過去的開箱很豐富
不由得就會自己跟自己比較
我自己認為認真寫一篇好的開箱分享文
是很累人的
所以我很佩服能一直不斷保有開箱熱情的人
而常開箱會收到很多私訊
一直問你各種問題
我也不想隨便亂回答
有些人問問題沒完沒了
有時真的很抓狂
一旦動力消失
接著好像就提不勁分享了
所以想說換個帳號
變成路人
可以沒有包袱暢所欲言
當然暢所欲言也是有原則的
我在用字上都有斟酌
所以就算是H連打
你也看不到我用情緒攻擊的字眼
比如醜啦 很難看啦 很爛啦這種的

還有一點
H連打常會問一些分享的人心得感想
或是對一些事物比較的感覺
有些問題就算我心理有自己的答案
我還是想聽其他人的看法來驗證自己的經驗
就好像以前費紳爺一直分享White's
我就會去問他對於這靴子的看法跟心得
就算我那時已經穿過很多雙white's
擁有很多自己的心得
我還是會問一些旁人覺的很基本的問題
單純就是我想聽別人的看法到底跟我的經驗是否相同
或是有些我沒注意到的細節
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從別人身上吸取經驗
再整合自己的感想
會讓我對事物的理解更全面一些
如果我是北斗去請教別人一些基本的問題
別人會覺得你明明經驗豐富
幹嘛明知故問而得不到比較真實的回答
如果是一個新手或路人來問
或許更能得到一些較明確的回答
而有時我會針對一些東西發表長篇大論感想
很多是我一些經過沈澱後的心得
比如看一些東西會看到好與不足
我就會用我過去累積的知識去做一個評論
只是有時這樣就會被人說成帶風向就是

好像一直歪樓 真不好意思























純粹路過,每個人都有使用身分的權力,
只要不要用許多分身掩護.互捧.
亦或是使用分身去攻擊特定對象,
我倒是覺得使不使用多個帳號有錯嗎??
我也是有幾個帳號,但是理由是之前的帳號密碼忘記,
還好我只是無名小咖,不然真的壓力大
小弟東西倒是買了不少,
但是沒有大大們的文筆
所以鮮少開箱,但是看著許多大大的開箱文,
真是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勞,
我是覺得一篇.哪位大大的分身是誰誰的文章,不妥,
畢竟每人都發言權利,只要不惡意都好,
甚至小挖苦也可以接受,
公布IP什麼的,有點太有趣了點這世界。

acerg wrote:
其實各位有沒有覺得...(恕刪)


年紀愈大,審美觀會變,說法似乎不太對.

我自身的狀況是,年紀愈大,繳過學費愈多,經驗值愈豐富,愈了解自己適合什麼,

真心喜歡的東西愈不會是著流行走的物品,也愈不會在意他人的看法跟眼光.

所以我不會上來提出舉例來說"LOOPWHEELER跟TWO MOON哪個做工比較好"這類的問題.

如同你所說的,"買東西不就是買自己主觀喜歡的嗎?!"

所以,不喜歡就不要買,喜歡就買,就這麼簡單.孰優孰劣,大多是主觀看法,沒什麼好討論的.





Group Therapy, Above and Beyond.
jfw wrote:
年紀愈大,審美觀會...(恕刪)


我認為有時聽聽一些別人主觀的看法
只要不是過於偏頗或擺明亂噴
通常可以得到一些不同的啟示

比較誰優誰劣
是需要一個基準點
而不是差異太大的拿來通通比下去(價位 風格 品牌定位)

說審美觀也好
說喜好也好
說越瞭解自己的需求也好
都在說明人不會一成不變

以我自己來說
當我以為很瞭解自己需求跟喜好時
有時又會陷入一種走回頭路的過程
小朋友就是這樣亂噴掉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