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ushua wrote:大部分七、八十塊的便...(恕刪) 其實要看地區 並不是全台灣便當價格都是統一的越是偏鄉下地區 東西當然相對比較便宜當然都市地區 由於租金貴加上物料也貴所以某些北部人 會認為越是便宜越有問題(畢竟現在食安嘛 ....就以蔬菜舉例 原產地一定便宜 到了北部中盤商要賺錢 一定提高價格所以我只是想說 便宜雖然不一定好 但是並不是所有店家都很"黑心"
真的很便宜,其實在物價高漲的今天,依然還是有很多便宜的食品可以購賣不過,自己要先作篩選,像樓主的貼的50元以下的便當,只要在學區附近逛逛,其實就能找到許多間,不過,像是雞腿,甚至是超大骨腿,以及加工肉排等等,我個人是不會選購,太便宜的雞腿,大多是美國進口的,之前曾任職於食品業,有聞過進口雞腿的味道,很噁心,所以不敢食用..加工肉排;像是蝦排,魚排,花枝排等等,我也建議盡量少吃..我是比較推"排骨","鹹魚","肉魚","雞丁等等..相對問題較少!!其實有些餐飲業,利潤真的不高,大部分小型的餐館,高價除外的一些餐點,光是食材本身的成本就落在60%,不包含瓦斯電費人工等雜七雜八的費用..8年前我作過一間知名的北方麵食店,一顆鍋貼售價6元,但是成本就5.2~5.5元左右,(包含人工費用)這時,要以其它較高利潤的品項來平均,所以有些東西真的是"兼著賣"!!不能樣樣都賺大錢,消費者要是懂得買,那要花少少吃飽飽也不是很困難~今年年初,我到關廟市場裡面一個不起眼的攤位吃早餐,點了一碗蚵仔粥,蚵仔約有15顆左右,份量不少,才賣30元~而昨天我去高雄興達港漁市拍賣會,買到3尾黑鯧(1斤半UP)$170以及29尾的"臭魚仔"(黑加網,約3斤)$150,花枝4隻才賣230,後來有一個以170也拍到4隻!!這麼便宜,真的是吃爽爽!!所以,便宜的好貨,跟黑心的商人一樣...還是很多
有人開店利潤就是要抓50%~~~70%以上~當然會認為賣便宜就是有問題~~我們這邊有間開24小時的水果行~ 賣的水果就是比別間便宜~這邊買500元~同樣體積大小的水果去別間買不是600就是650~~因為他是衝人數~晚上18~~20點 熱門時段 一小時結帳人數至少150人以上吧~ 每個人採買量又多~~其他水果行1天有沒有300個客人還是問題~
好吧反正這種問題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就像新聞不報大家就可以永遠相信自己吃的是健康的醬油不報大家永遠都統一、萬家香的醬油沒問題…新聞不報大家也永遠不知道什麼是冷藏肉、什麼是解凍肉自己覺得沒問題可以吃的安心就好
每個行業都一定合理利潤,什麼叫做合理利潤? 就是大多數商家能夠接受的利潤空間,這裡有多少人從事過餐飲業? 又有幾個是接觸過經營核心的? 假如覺得是商人賺太多,可以試試開一家平價餐飲店,到時候就知道其中甘苦,但告誡銀子不夠多,身體不夠好的人,切莫嘗試!假如餐飲業是暴利,也不會天天有店家開張,也不會天天有店家關門大吉,餐飲業很競爭,能夠在市場生存下來一定有其道理,除了地區優勢,商品特色有競爭力,再來就是價格有競爭力。當然最不用花腦筋,最立竿見影就是cost-down,進貨能多便宜就多便宜,水能摻多多就摻多少,只要心一橫,心有夠黑,只要不拉肚子,不馬上吃死人,再便宜也有商人敢進貨。喏~ 這不就來個現成例子,如這幾天的掛羊頭買豬肉的黑心貨,你吃了多少呢? 不變的法則,你要便宜,商人給你便宜貨,你會打算盤,商人就不會打算盤嗎?貴的食物不一定物有所值,但太便宜的東西,有問題機率不就更大? 還是想想,你自己真的有著麼幸運嗎?ps: 學生的生意最難做,能夠活下來,一定都是勇士,不過要有選擇,多數業者,是不會選純學區開店,都是成本邊緣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