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3 小改款可能在 2016/11 上市

stephanie_0801 wrote:
感謝提供。hmmmm...(恕刪)


引擎與前輪軸的相對位置,我認為已經納入前後重的比例中了,

RS3 前軸重量比較輕是事實,確實影響的因數太多:

1. 車頭的重心: 重心高容易側傾,試駕報告大多說 RS3 側傾比 A45 嚴重
2. RS3 車寬也比 A45 小一點
3. 前懸都是麥花臣,但 A45 可能懸吊比 RS3 硬
4. 四輪驅動系統的動力分配速度,程式的設定..
5. 前懸吊幾何結構設計的差異
6. 車身抗扭曲的差異
............

總之,確實是太多可能的因素, 或許真的不能太貪心要求樣樣好..
同級車不要差大多就好,要更好應該就是要買等級更高的車,不然就是等革命性的技術上市...
出處
http://www.topspeed.com/cars/mercedes/2014-mercedes-benz-a45-amg-ar130910.html

2014 A45 AMG




Engine
\

148kg而已,還真的差很多。

ezlala wrote:
sedan之前標配...(恕刪)

我目前查了RS3 SPORTBACK輪胎是235/35/R19

stephanie_0801 wrote:
出處http://www...(恕刪)


看來要選 RS3 就是只能接受彎道較差的缺點..

從務實面來看,RS3 還是比較符合我的需求...

以前我會期待 A45 這類的 2.0 渦輪引擎,若有電動渦輪,那低轉速的扭力應該可以改善很多,
但後來想想,如果這樣的設計用於市區代步,頻繁啟動時,消耗的電力應該來不及補充,因此這樣的設計不適合用來市區代步..

所以還是大 cc 量是王道,如果要靠電力,那乾脆就走純電設計...

未來如果成本的問題克服了,用電動馬達,純電動車或是氫燃料電池車,或許在降低重心這部分會有明顯的進步,驅動輪的設計可能也有更好的彈性..

這個期許看看 10 ~15 年是否有機會看到它發生.
AlfaBrera32 wrote:
未來如果成本的問題克服了,用電動馬達,純電動車或是氫燃料電池車,或許在降低重心這部分會有明顯的進步,驅動輪的設計可能也有更好的彈性..


特斯拉要正式進台灣了,搞不好可以搞一台來玩玩.... 何止重心問題....少了一顆引擎,外加一堆拉哩拉雜的管線一概全免,不知可以少掉多少維修保養的問題。 想到就清爽。另外..可用空間瞬間大幅增加...

它 0-100 的加速性..上述那些車款只能吃灰...

而且它的續航力也頗強, 跟目前個人一桶油的里程數所差無幾。

若充電站能夠滿足,特斯拉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快了,應該就這幾年間的事了,絕對不用到十幾年後。

stephanie_0801 wrote:
特斯拉要正式進台灣...(恕刪)

不過少了引擎的聲浪少了很多樂趣啊
QQ哥 wrote:
我目前查了RS3 S...(恕刪)

你一下說rs3一下說s3,rs3規格當然是19,s3的5門跟四門之前是18跟19的分別,你去看看嘉偉哥介紹s3四門的就明暸幾寸了

stephanie_0801 wrote:
特斯拉要正式進台灣...(恕刪)


目前 Model 3 確實不貴,但 0~100 6 秒應該是無法滿足你我,目前看的都是 < 5 秒的車..

Model S 的價位應該就很貴了...

Model S 這類的性能電動四輪驅動車,要售價降到 300萬左右,我覺得還要很久,不然,我會對這種車很有興趣..

年紀大了,對於目前的內燃機汽車,保養上覺得真的滿累人的,年輕是把 DIY 保養當玩樂,也玩了10幾年了,累了...

內燃機要頻繁的換油,換濾蕊,清積碳,清噴油嘴...真的是挺煩的..


電動車大概就剩下換輪胎,換煞車油而已..
-------------------------------

只是,目前純電動車的電池壽命也還是個問號, 理論壽命印象中是可達 20年,若真是如此那問題也不大,
但聽說高溫容易造成電池短壽,所以,台灣搞不好10年電池就不行了,換個電池以前估算要 40~60 萬...大容量的更貴,
看到這樣,我想我還是先用內燃機撐著先...


混合動力車因為電腦會在必要時就充電,使電池壽命長很多,但系統複雜,車重高,對極致的性能不利..


氫燃料電池車可能對電池的依賴性沒那麼高,但還沒有看到比較有機會量產,價位合理的"性能"氫燃料電池車.
--------------------
電池除了鋰電池外,最近也多了鈉電池,鈉可由海水取得,不過還是有困難需要研發人員克服...
若能克服對於電池的 cost down 應該有不少的助益..

--------------
最近連 F1 賽車不是也開始推展電動 F1 來吸引年輕人了嗎?

但我想 10 多年後,這些新科技應該可以進步成本上比較能接受的狀態,那時就可以換 電動驅動的 性能車款.

ezlala wrote:
你一下說rs3一下...(恕刪)

我有說RS3是19吋的
S3 SB是18吋的
我現在開的是S3 SB
下訂的是RS3 SB
所以我很清楚它的輪胎尺寸
AlfaBrera32 wrote: 

AlfaBrera32

1天前 #19



抱歉我沒試過A45,但以我開的比較熟悉的A5 選配s-line 懸吊或 Lotus Evora來說,RS3 選配電子懸吊開到最舒適模式,都還比前兩台車硬很多。這是我在RS3上當駕駛與乘客超過一千公里(彎道與高速公路均有)的心得。   要拿來載妻小,請務必三思,這真的是一台戰鬥機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