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和奧迪買了特斯拉Model 3來拆解 發現落後太多只能延遲自己的電動車平台計畫

最近想把自己的SQ5換成 E TRON

試駕後去還是覺得續航力太短 ,而且看過特斯拉後應該覺得電動車後果嶺不就應該是平的
然後前車廂應該有儲物空間, 看了很多電動車硬核相關才知道 原來這是技術力的差距

簡單的說 E TRON 並沒有電動車該有的競爭力
算是比較弱後的產品 , 這種油改電並沒有發揮電動車該有的優勢
在了解特斯拉和Lucid 的三電技術後 , 發現德國就算 保時捷 電動車相關技術還是差美國的技術一大截
在車體製造 電動車底盤及電機方面 能耗 /重量/ 性能 方面都是落後的 而且還差距不小

我想對於對於新能源品牌電動車傳統車起步比較晚 ,但我也希望未來VAG能加緊腳步跟上啊!


保時捷和奧迪買了特斯拉Model 3來拆解 發現落後太多只能延遲自己的電動車平台計畫

保時捷和奧迪買了特斯拉Model 3來拆解 發現落後太多只能延遲自己的電動車平台計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2mG9UsDx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1JvMc-kGI
xsorbet wrote:
最近想把自己的SQ5...(恕刪)


感覺影片又是個中國馬粉製作 開口閉口馬斯克

馬先生最大的問題就是話(畫)太多

樓主可以看看什麼是Phantom Breaking 還有影片

視覺誤判是否造成一些車主或他人失去生命?

美國特斯拉官司是在打什麼?

美國國家道路安全局為何要調查

下一代硬體架構 又要從這代純視覺 改成視覺+高清雷達 這又代表甚麼?

我是覺得沒有絕對的安全 什麼電機 續航力都是次要

就跟我們買油車 寧願買鋼板厚實德國車費油點 也不要買輕薄鐵板油耗超好的國慘神車

電車技術VAG(含德國車廠)是落後沒錯 但也可以說是保守 包括安全也是

至少不會拿顧客當白老鼠的命來試

Etron SUV是2018年的產品

今年要上市的小改 續航力已和現今產品沒有落差

至於RS etron GT Taycan turbo S馬力很差嗎??

對手馬力是很大但跑兩圈賽道會不會衰減呢?

至於VAG油改電平台 目前只有Etron SUV一款

之後的J1 MEB PPE都是純電平台

VAG已經是德國廠家裡推最多純電平台的

看看隔壁2B 尤其BMW 只有一款iX純電平台 其餘全都油改電

對了 Lucid air這麼棒被推崇

怎麼還會賣得比VAG落後電車還差太多了
k5229410
豐田才是把消費者當白老鼠的,如安全碰撞,省油數據造假2023出來道歉(有20年之久公開道歉) 一堆出包這就是賣最好油車廠嘴臉有打廣告。跟沒打廣告特斯拉的差別。
k5229410
特斯拉都開放電動車技術了,還跟不上怪誰,連超充充電樁,只想油車肥肉不想花錢投資。
Aluminum wrote:
感覺影片又是個中國馬...(恕刪)


Lucid 的電機是台灣團隊開發的
它的價位本來就不是打低階市場啊
它可是純種的美國公司

這個是 Lucid 本身的影片被盜用吧
sagatgod
沒差,Lucid背後有富爸爸,有本錢繼續拖,等待產能上來。另一個新創車廠Rivian比較不妙
Jimcoco
看過「美西太太」頻道介紹過 Rivian 這牌的車,看起來還不錯!但新產品就是這樣,如果只是叫好不叫座的話,再好的 idea 也只能曇花一現,等待未來有沒有機會發展了。
Aluminum wrote:
感覺影片又是個中國馬...(恕刪)


你說的沒錯
傳統車廠相對特斯拉是保守的

當然我很喜歡傳統車廠的造車工藝
欣賞奧迪的設計和質感

e Tron GT 和 Taycan 我也很喜歡
馬力當然夠大 ,但實際比較後 就像上述說的 電機能耗 和重量 都還是趨於下風的
能耗差就多加個10度電池 就重量多一點
馬力差就多一台電機 . 空間少一點能耗高一點

當然現實狀況消費者對於這種差異可能認為沒甚麼 ,
短期內原有建立的品牌價值還是不容易撼動的


但我沒品牌迷思 我覺得這些新能源品牌包括比亞迪都有他可取之處
甚至我認為在未來5~10年傳統車廠 不管是因為保守 或是技術起步落後
餅確實會被分掉不少
Aluminum
就算我不喜歡特斯拉 我還是不能否認model3 在200萬以下目前是最有競爭力的電車 即將改款後 若真能加入高清雷達 不知樓上身處哪個開放世界還是元宇宙發現在銷量上能匹敵的對手 嗯….可以說來聽聽啊
holycapsule
特斯拉在電耗管理上真的不錯
小時候玩過電動遙控車,無法理解所謂「電動車科技」是神在哪?不就電池、馬達、電子變速器?除非有些關鍵處被專利綁住,不然電動車實在沒什麼神奇之處。
bullae
同意,就是風氣而已
k5229410
特斯拉開放電動車技術免費使用,讓大家加速轉換
話說,前幾天在 Oslo, Norway 看到的這台車,有誰知道這是哪牌的車?
在市政廳那附近晃的時候,感覺看到比較多的電動車廠牌是 Tesla 跟 KIA,再來是 Audi 跟 Jaguar。











遠看還以為輪胎上的塑膠膜沒拆掉,怎知走近一看卻真的是設計成透明的一個「蓋子」...




xsorbet wrote:
最近想把自己的SQ5...(恕刪)
gamr
大陆 30 40 万rmb的 岚图free
k5229410
中國的

拿特斯拉來比奧迪?到底誰落後啊? 特斯拉爛到有剩欸,樓上這幾位有誰買過etron?

真的有去開過嗎?業務不給試駕嗎? 還講到gt?不要笑死人了😆,一個彎特斯拉就被甩不見了

waffer1234
小朋友你只有gogoro,醒醒吧
Aluminum
EtronGT Taycan後排地板不平 不是突起而是凹下 原本是平面電池故意設計兩個洞放腳的增加大腿支撐度舒適度的 要不然ModelS後座大腿懸空坐小板凳有比較好?要dis前不該多充實點自己?
bradia wrote:
小時候玩過電動遙控車...(恕刪)


車子本身也許就那樣了吧,不過特斯拉的後端服務,目前其他家車廠幾乎可以說是還在起步或是完全沒起步的階段,這些包含充電服務的設置、數據整合交由後端做為訓練數據、遠端診斷並提前提醒車主,

這些其實也不難做,但是牽扯到一些設計必須打掉重來,以及龐大的後端運算中心的建置。以他們兩家車廠每年的利潤應該也不是啥難事就是。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etron gt很帥很美,但特斯拉不是只有路上常看到的Model 3。

Model S Plaid紐北跑7分35秒,Taycan turbo s要上新的性能套件,改防滾籠,用半熱溶胎才重新跑贏。

MS Plaid和RS etron gt哪台過彎比較強?難說呢...
當然,Audi貴氣的多。

waffer1234 wrote:
拿特斯拉來比奧迪?到底誰落後啊?XD 特斯拉爛到有剩欸,樓上這幾位有誰買過etron?

真的有去開過嗎?業務不給試駕嗎? 還講到gt?不要笑死人了😆,一個彎特斯拉就被甩不見了
Aluminum
還是要平衡一下 taycan加了防滾龍和賽車椅 是為了安全 總重量還是跟量產車一樣重 另外以Tesla這麼恐怖的馬力/重力比 1020P/2162kg 對上Porsche 625P/2295kg
Aluminum
這樣懸殊的差距 如果用防滾籠 賽車椅 性能套件和"半"熱熔胎 Taycan turbo S就能逆轉勝 這代表甚麼???????????????
我覺得樓主發錯版了,發在特版比較適合。
特斯拉的電動車,優點缺點很明確,特斯拉的老闆和這個品牌,喜歡討厭的更是兩極。
特斯拉最容易引戰...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