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 六速濕式變速箱 DQ250 N, D, D2, D3, D4 離合器打滑,半離合狀態分析


Cloudy Shiau wrote:
離合器不完全接合或滑差是所有變速箱要都有的吧?
那DSG就要強調避開不是很奇怪?


沒錯, 但DCT在半離合時, 就是會有離合器的磨耗.

在強國,全球DSG用戶最多的地區,有許多討論的文章可以參考.

SSJ0110 wrote:
請問這樣的測試方法,是否能知道在各個檔位下,時速要多少(或轉速需要多少)才不會產生轉速差?


我的建議是2-7檔, 轉速保持在[低轉速區]以上即可(這也需要根據發動機排量及DSG版本來做調整, 尤其是TSI 1.0 的扭力高原區自2000 RPM開始, 就需要車友自行測試調整[低轉速區]). [轉速]是行車時最重要的依據, 時速是看到有超速警告標語時才需看.

當離合器是鎖定狀態時, 油門的回饋感是紮實的. 若是半離合時, 油門的回饋感是滑滑軟軟的(D檔行車,當急剎減速後要再加速時, 那個油門踩空的感覺就是.此時多半還未降檔, 都是靠半離合將速度帶上來, 這就是D檔行車要求平順的代價.)

若是用手排自行降檔 ,轉速保持在[低轉速區]之上, 每一次加速時, 都可以感受到油門的紮實感.














































只要起步就會有半離合

GOLF5TDI wrote:
沒錯, 但DCT在...(恕刪)
2017/7/30:
我有新筆電了,所以用示波圖觀察一下:
基本上就是離合器被加壓後,扭力就可以被輸出,而 input shaft 就會跟著轉動:
M1 檔:


M1-M2 檔:


D1-D2檔:


M1 檔慢速 DSG 變速箱油溫, DSG是用水冷的,所以沒有激烈操駕時,跟水溫差不多:

GOLF5TDI wrote:
沒錯, 但DCT在...(恕刪)

是,磨損當然有
DCT有,手排有,甚至AT也有
我問的是損壞證據
討論都沒有吧?
AlfaBrera32 wrote:
2017/7/30...(恕刪)

感謝A大

我問題還是和之前差不多
在M1時
input shaft2在K2未接合時就有轉速
但沒有扭力傳輸
這是意味著K1接合時2檔同步環就已經接合?

在M1-M2圖上
感覺可明顯表現檔位變化的就是扭力輸出變化
K1扭力輸出下降後K2扭力輸出上升
反而在input shaft1,2的轉速上看不太出關聯
可惜K1和K2的壓力值比較小
我在圖上看不太清楚變化(K1幾乎看不到)
好像K2壓力是在K2有扭力輸出(淺藍)前開始上升
直到最高值時K2扭力輸出才驟增

之前看到的換檔介紹也是用扭力輸出來解釋離合器運作
扭力輸出可能是比較好的指標吧?
因為之前有討論到換檔有同步環動作順序的差異
如果加上變速箱輸出速度(G195, G196)
不知道是否可以看出同步環的接合時間點?
關於高溫的問題
再看了ssp的介紹
原來我之前在VW網站上看到的閥體耐溫測試138度是低估的
DQ250有三個溫度感應器
一個G509在離合器外和速度感應器再一起
二個在閥體的中央控制器J743上
G93是變速箱油的溫度G510是中央控制器的溫度
二者差不多

在高溫過溫保護上G93溫度超過138度
控制器會降低引擎扭力輸出
在溫度超過145度時
會強制引擎進入怠速
而離合器分離

所以到達145度時
還只是強制汽車不再行駛
這意味著閥體耐溫絕對要在145度以上
因為145度才進入保護溫度還可能些許上升
在SSP提到閥體可承受溫度是-50到150度間!
除非有設計理論和實際有差異或實際有瑕疵
閥體150度的高溫有很常見嗎??

ericlee_2001 wrote:
DQ250就算在高...傻子才會買個車,然後還要搞個莫名其妙的SOP來開車.(恕刪)


没錯 , 買自排車就是要輕鬆 , D檔傻傻的開 , 如果還要像手排車一樣的忙 , 我還真不知道這樣的自排車有什麼意義.
Cloudy Shiau wrote:
感謝A大我問題還是...(恕刪)


我問題還是和之前差不多
在M1時
input shaft2在K2未接合時就有轉速
但沒有扭力傳輸
這是意味著K1接合時2檔同步環就已經接合?
---------------------------



尚未傳動的 input shaft 轉速我覺得受到幾個因素影響:
1. 是否同步環已接合在某個檔位
2. 離合器是否有接合?
3. input shaft 1 與 input shaft 2 之間的油有黏滯性,當其中一支可以自由旋轉時,應該也會被帶動
4. pump shaft

所以,其實滿複雜的,這幾點都考慮進去,那個圖就變成有可能
********************************************8

在M1-M2圖上
感覺可明顯表現檔位變化的就是扭力輸出變化
K1扭力輸出下降後K2扭力輸出上升
反而在input shaft1,2的轉速上看不太出關聯
可惜K1和K2的壓力值比較小
我在圖上看不太清楚變化(K1幾乎看不到)
好像K2壓力是在K2有扭力輸出(淺藍)前開始上升
直到最高值時K2扭力輸出才驟增
----------------------------------------
顯示多個參數時, 壓力值就不容易看,因為無法轉數據出來畫圖,這我也沒輒了..
***************************************************


之前看到的換檔介紹也是用扭力輸出來解釋離合器運作
扭力輸出可能是比較好的指標吧?
因為之前有討論到換檔有同步環動作順序的差異
如果加上變速箱輸出速度(G195, G196)
不知道是否可以看出同步環的接合時間點?
----------------------------------------------------
離合器是否有接合?還是看離合器的壓力才是最直接又最正確的...
接合後,引擎如果沒有輸出扭力,自然還是沒扭力...

同步環是否有接合,用 shift fork 跑多少 mm? 可以看得出來:



但 VCDS 最多可以選 12 項,我已經懶得再抓這些資料了...
--------------------------------------------

變數箱內部零件的耐溫測試,就短期而言,是可以相信原廠提供的 -50~150度..
但長期的耐用性,這樣的數據無法說服我..
需要有耐溫性是如何測出來的方法,資料,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最紮實的,需要有各種溫度下的使用壽命,年限,才可以有夠強的說服力...
但這實務上很難..因為假設一般最常發生的溫度是90度, 那就真的要在 90度下去操作他,預估可以使用幾年?
如果這變化後期是個線性關係,或是飽和,指數關係? 有合適的數學 model 可以預測就還好預估,不是的話就難了...

原廠應該不可能開賣前做 10 多年的實際測試..
雖然似懂非懂, 但感覺正常使用應該不至於造成油溫超過太多, 更何況內部還有溫控機制
所以之前的閥體毀損的原因, 應該是閥體自己本身的可靠性造成
如果是, 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 只要在閥體的用料或者電路上做更新, 增加其可靠性應該就可以解決

很想知道, 有沒有2014年之後出廠的VAG車, DQ250變速箱仍然出問題的案例?


AlfaBrera32 wrote:
我問題還是和之前差...(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