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覺的Gogoro價格不是一切的問題?

你舉的例子,都是經過時間跟技術的累積,產生的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

一個大家認同度不高的公司,要在平均薪資久久沒有成長時空環境下,周圍物價一直提高(連油車都從四五萬到現在八九萬了)

第一戰就開出高於市場預期的價格,要打開市場本來就很有問題

也許有錢的GGR應該從國外下手,證明他們的思考邏輯是對的,反正上面不是有人說台灣人就是覺得外國月亮比較圓,國外成功以後回來連廣告都不用,每天開店前就一堆人排隊等著買。
今天不是你價格訂得高,你就是精品了
消費者不是盤子

品牌品牌,最近這幾年大家狂喊要自創品牌
自創個品牌似乎就等於可以提高售價,提供利潤
哪有這回事!
很多品牌根本一文不值
品牌是要慢慢經營建立口碑的

GGR賣的不是機車...........
那消費者買的是什麼?
品牌還沒打出口碑,滿腦子只想高利潤
不受挫也難
主要幾個原因
1.價格 以我可以接受的最大範圍大概80K 月費500左右
2.設計太偏向女性(個人主觀..所以不要針對這點開砲)沒有想下手的想法
3.後勤 假如顧路了 光是等人來送修就飽了
4.電池交換如果可以配合自己充電 會不會更好?
價格一向都不是問題
有問題的官商勾結、公司的噁心跟貪婪的嘴臉在加那
敲盤子敲到誇張的方案

tt13 wrote:
當一個東西只能越賣越便宜,越賣越不賺錢時,你就知道這是一件不算正確的事,



GOGORO用最貴的材料與製造方法做了一台不被接受又自稱賣一台賠一台的賠錢貨,
相反的,用鐵架做一台5、6萬的機車賣出卻可以是賣一台甚至可賺兩台而且又被接受,
哪個才是正確做法?

唱高調是沒用的,不能賺錢、不能賣出產品就是失敗。
從沒見過有人罵消費者不長眼,有消費者對不起產品或產品製造商這種事情,
你持著這種論調能挽回甚麼?

我覺得樓主舉的例子
不只是精品
還是經過時間考驗而存活下來的品牌
自然而然,人們對於它的工藝有所謂的信賴感與價值

但目前Gogoro才剛起步,而開出的價格又高於人們對於電動機車的市面價格以及認知
說它是精品又不是,說歷經時間考驗也沒有
只是台灣初起步電動機車的一間公司


tt13 wrote:
我是在電子業界的從...(恕刪)

所以你一次要賺回來?先賺飽車價再通殺能源市場,有那種魚與熊掌都可兼得的喔,還是剛起步而已背後有了富爸爸,還沒站穩就想學飛,野心很大格局遠景很小,難道不能犧牲一些東西來衝市占率嗎(車價也好材料也好難道不能做平價市場)?企業的生存之道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就好了,你說要賺要獲利要毛利能講那麼輕鬆,那為啥不開18W、20W,反正你們自認為精品也會買單。
我還是覺得月租費是最大的問題。
買了電動車,結果我每個月要花的錢卻更多?!
又不是每個人薪水都很高。
一定有人說作環保,又想省錢哪有這一回事。
如果只加價在車價上,月租費不要這麼高,
或是有更多樣化的方案,才會吸收人。
而不是我花這麼多錢,來增加自已的壓力。

sheepyoung wrote:
講看看 國產車哪...(恕刪)


回頭看看這幾年Htc走過的路

Htc的旗艦機在國外設計部分屢屢得獎

但是市佔率節節敗退

華碩的手機沒啥設計質感不過銷售卻是大幅成長

而且華碩是全世界的銷售成長

如果單要憑Gogoro質感 及 無震動這幾點

就要民眾乖乖掏出接近油車1.5倍的價格

去支持Gogoro難度很高

另外版上一堆分享者酸民言論只會有反效果

Gogoro的支持者幾乎在複製Htc版走過的路

eagleeagle wrote:
GOGORO用最貴...(恕刪)


首先,現在5,6萬要買機車,

選擇性沒哪麼多,四行程後好一點的車,車價早到7,8萬了

接著,你所謂鐵架做的車,
那是過去,四,五十年多少摸索,材料技術進步後所享有的果實,我就不相機車剛上市時,成本價是有多低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