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冷回馬斯克:電動車並不環保,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Wow_Senior wrote:
抱歉喔,我不是天龍國....
不過講認真的.明年七期環保燃油機車難得有環保署的5000元補助!
真的有想要換車,要好好把握!
這種超可笑的逆天買票政策只有台灣有!還環保署補助骯髒的燃油車輛.笑死人了!...(恕刪)

一方面說這樣另一方面說
畢竟環保就是追求相對的,而不是絕對!
所以他的意思是不希望人家換車嗎?
wonderzero2 wrote:
一方面說這樣另一方面...(恕刪)


對.只是啊.很沒效率.蜜糖跟鞭子要一起配合實行才對.
但我們老只看到蜜糖.
再來,你覺得明年會有多少銷售量?今年的兩倍(兩百萬)?三倍(三百萬)?
我覺得連同電動機車明年會有150萬輛就很偷笑了!
更要命的是,對電動機車來講,好幾款車的補助是減少的(不是ggr)

越南跟印度一樣有機車問題.人家直接鞭子就下去了.
燃油機車落日條款.2024年就禁售!我們還在2020年補助買燃油機車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燃油機車落日條款.2024年就禁售!我們還在2020年補助買燃油機車0分
)


補助燃油機車有何錯誤?這才是100分的政策,才是民主國家所為。
請按我看連結

連小川真司都已說出我認為的公道話。
CLA45 AMG wrote:
補助燃油機車有何錯誤...(恕刪)


小川真司那時說出公道話?
word vision wrote:
小川真司那時說出公道...(恕刪)


他去狗屁台灣機車高峰會講了一堆屁話之後就被總公司撤換了!
我是想看看蔡董到底要一文多貼這小川廢文多久!?
蔡董已經被ie-125 ec-05 ai-01連續三箭射到語無倫次了,只能不斷的跳針張貼小川吠文.
真的是吠文.吠個兩句而已.總經理這職位就不保了!

CLA45 AMG worte:
補助燃油機車有何錯誤...(恕刪)


民主的歐洲到處都是燃油車輛落日!

2024 羅馬(城市)
2025 雅典,巴黎(城市) 挪威
2030 布魯塞爾(城市) 荷蘭 丹麥 德國 愛爾蘭
2040 英國 法國 西班牙

只有落後的台灣比第三世界國家還不如還在2020補助燃油車輛!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黑盒子是燃油的開採運...(恕刪)

台灣發電主力在於燃油與天然氣所以一樣涉足您所謂的黑盒子嘛!
如果有印象的話小弟一開始就說明是不是盡量環保全部取決於政府的發電政策!
另外,大大似乎了電池回收的部分,是否如同我們政府也刻意忽略太陽能電池的回收與效能

比較想說的是,大家都是在針對自己的想法提出,應該不須要那種"天下皆醉我獨醒"與"唯我獨尊"的語調吧!
jonce001 wrote:
台灣發電主力在於燃油...(恕刪)


去年的發電比例:
https://www.taipower.com.tw/tc/chart_m/a01_%e9%9b%bb%e5%8a%9b%e4%be%9b%e9%9c%80%e8%b3%87%e8%a8%8a_%e9%9b%bb%e6%ba%90%e9%96%8b%e7%99%bc%e8%a6%8f%e5%8a%83_%e6%ad%b7%e5%b9%b4%e7%99%bc%e8%b3%bc%e9%9b%bb%e9%87%8f%e5%8f%8a%e7%b5%90%e6%a7%8b.html

燃油僅2.8%
燃氣38.6%
燃氣不需要提煉.只需要分裝,運輸.
燃油需要製造.
拿來發電的油有:重油/柴油沒有汽油.這你可參考上一頁的台塑製程表.
再強調一次,只有2.8%
這樣的發電,每度電力的碳排放係數是0.554公斤.
台電公開透明的告知您.
而台塑跟中油卻是裝死.
給你這種統計數據,請問你看得懂你每公升汽油的製造有多少的環境汙染?
https://www.cpc.com.tw/csr/cp.aspx?n=2849

很抱歉,我只看得到數字很多而已.

簡單來說:

使用燃油車輛汙染: 製造公升汽油的汙染數據(黑盒子) + 使用汽油的直接排放 2.2公斤/公升
使用電動車輛汙染: 製造每度電力的汙染數據 0.554公斤(台灣) 在英國就是0.285公斤 在法國只有0.068公斤 + 沒有!
至於哪一個數字大還要再說一次嗎?
這裡是電動機車版,光我就說了很多遍了!使用電動機車的碳排放量只有燃油機車的一半不到!
我沒有自己臆測.而是光是公開的數據就證實了電動車就是比燃油車還要環保!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去年的發電比例:https..


使用燃油車輛汙染: 製造公升汽油的汙染數據(黑盒子) + 使用汽油的直接排放 2.2公斤/公升
使用電動車輛汙染: 製造每度電力的汙染數據 0.554公斤(台灣) 在英國就是0.285公斤 在法國只有0.068公斤 + 沒有!
至於哪一個數字大還要再說一次嗎?

......(恕刪)



你沒注意你比較的對象牛頭對不上馬尾?!! 公斤/公升 vs. 公斤/每度電力

不過你的結論是對的 用你的數據 加上美國EPA公布汽車平均每公里排放 253g CO2 (404 g per mile)
用台電發電碳足跡 554g / KWH, EPA 公布的 TELSA 每度電可跑 4.95 公里 (3.096 英里)

可以得出

傳統汽車平均跑一公里碳足跡 = 253g (不包含煉油開採運輸, 但是也不能不開採 那人類就沒有化工業 倒退200年)
TELSA 電車 平均跑一公里碳足跡 (在台灣) = 119g (不包含製造鋰電池碳足跡)

但是 近幾年來大家開始注意製造電車鋰電池的碳足跡
瑞典有人估計高達17.5噸 那TELSA要開 13萬公里才能打平"製造鋰電池"的碳足跡 13萬公里之後就比一般汽油車環保(如果電池還沒報廢的話)
就算用 10 噸計算 也要大概 7萬5千公里


不過電動車的確可以改善城市內空汙問題 (把問題丟到電廠所在地區)

最後分享 ICCT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一張對於傳統汽車和電車(EV)的生命週期中所有碳足跡比較圖(文章出處) (台灣的EV比較接近2015的德國)

綠色和平:電子製造業用煤電 每年增加百人提早死亡風險

019年09月18日上稿編輯: 陳文姿
整理:陳文姿(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綠色和平今(18)日公布《電子製造業黑成本》報告,揭露台灣電子製造業用電的健康衝擊。研究結果顯示,若電子製造業全部轉用100%再生能源,全台每年可減少約100例因罹患肺癌、中風等疾病而提早死亡的案例,換算潛在健康衝擊的經濟成本,相當於省下每年91億元;若僅台積電一家使用100%再生能源電力,每年可減少31件提早死亡的案例,省下28億元的潛在健康成本。

綠色和平呼籲企業盡速主動取得再生能源電力,並要求經濟部在擬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的「用電大戶條款」時,應讓用電量大的企業承擔更多綠電義務。

電子業用綠能 每年減少100件因空污例提早死亡案例
《電子製造業黑成本》報告由綠色和平全球空氣污染研究團隊(Global Air Pollution Unit)提出,資料來自各電廠的環評報告書、台電統計年報,利用大氣模型與流行病學資料和文獻加以分析。這份報告主要針對電子業,因為過去15年全台51%用電需求成長都來自「電子製造業」,而台積電就佔了16.2%。

過去15年全台51%用電需求成長來自「電子製造業」。圖表來源:綠色和平
過去15年全台51%用電需求成長來自「電子製造業」。圖表來源:綠色和平
報告負責人、綠色和平空氣污染議題資深全球專案主任勞里・糜偉(Lauri Myllyvirta)親自出席記者會說明研究結果。他指出,若電子製造業轉用再生能源,全台每年將可以減少約100例因罹患肺癌、中風等疾病而提早死亡的案例,換算下來,等於省下每年91.34億元潛在健康衝擊的經濟成本。光台積電一家公司轉用100%再生能源電力的話,每年可減少31例提早死亡的潛在案例,省下28.14億元的潛在健康成本。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唐安指出,根據今年5月底所做台灣電子製造業指標企業評比,業者使用的再生能源電力佔比大多低於5%,台積電2018再生能源佔比僅7%,大部分用電還是來自燃煤。

糜偉指出,這雖然只是評估結果,台灣現在還沒有100%再生能源。但加州、紐澤西都已經有資料顯示,燃煤電廠關掉後,新生兒健康有顯著改善。

綠色和平呼籲企業、政府善盡責任
糜偉表示,不論是整體電子製造業或是台積電,快速成長的用電量如果來自燃煤電廠,除了助長氣候變遷外,大量空氣污染物質也會增加致病風險,如呼吸道疾病惡化,罹患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或是增加提早死亡的風險。

綠色和平表示,使用再生能源是全球電子業的趨勢,Apple、HP、Google均已訂定逐步達成100%再生能源的目標,並推動其全球供應商轉用再生能源。台灣的用電大戶應該訂定積極的中長期再生能源佔比目標及時間表,主動取得再生能源電力。

綠色和平也呼籲經濟部審慎擬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的「用電大戶條款」,讓用電量大的企業承擔更多綠電義務,更符合比例原則。

https://e-info.org.tw/node/220227
ace ventura wrote:
你沒注意你比較的對象...不過電動車的確可以改善城市內空汙問題 (把問題丟到電廠所在地區)(恕刪)


燃油車的確可以改善電廠附近空汙問題 (把毒氣排到大家的肺裡過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