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覺的Gogoro價格不是一切的問題?

2246352754 wrote:
如果你指的是電動車,...(恕刪)


電動車當然也很好,
但充電問題很難解啊,
在台灣不是人人都有車庫、也不是到處有充電站的。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tt13 wrote:
首先,現在5,6萬...(恕刪)

你...現在是再買性能車嗎?要花7、8萬?5、6萬就沒機車能選,是脫離市場多久了,不要再叫大家幫你做功課了,拜一下孤狗大神找一下沒屋頂或直接到車行去問(價格更優,網路通路優點是能0利率分期)好嗎?

2246352754 wrote:
如果你指的是電動車,而不單純指電動機車的話
你確定只有dodoro可以台北來回宜蘭嗎?
台北來回高雄都有好不好....

DORORO可以

很多看起來是問題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就算是送我,我都不想騎。

原因很簡單,我沒有辦法隨時補充燃料。

這終究是交通工具,是讓人們使用達成移動的目的

我不懂為何我要弄個GGR來讓自己擔心可能會沒有電。

現階段充電站就是沒有加油站多嘛!

要節能省碳怎麼不騎腳踏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

何必呢?

jimmyloveu wrote:
很多看起來是問題的...(恕刪)


嘴炮,送我,我不騎,我賣個5萬塊也爽,

沒哪麼高貴啦,
jimmyloveu wrote:
這終究是交通工具,是讓人們使用達成移動的目的
我不懂為何我要弄個GGR來讓自己擔心可能會沒有電。


這就是換電站的好處,
它佈得越廣越多,這種不安感就越低,活動範圍就越大,
是可以隨著基礎建設而進化的,
比起來,傳統充電的車子做不到這一點。

還有GGR續航有50~100km, 不是5-10km,
不必那麼焦慮,
沒那麼容易沒電。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2246352754 wrote:
價格不是問題,月租...(恕刪)


我不會說價格不是問題這種話,我只知道我開這台公路車比顧顧路還貴上一些啦,哪,兄台你嘴半天變型金鋼在哪,

tt13 wrote:
只有我覺的Gogoro價格不是一切的問題?...(恕刪)

只有我覺得你這個標題有點怪怪的嗎? 有請中文系的出來指正.
售價只是帳面上的數字
定價的真正意義在於市場策略
產品定價是否合理, 除了計算研發製造營運售後服務成本外
考量必須包括當地文化與人均所得
其中當地所得, 消費(使用)習慣, 就會直接反映銷量

13萬說多是不多, 其價值看你買的是什麼東西
會使用這樣物品的人又是什麼人?
更要考量折舊價值與使用率等等
90萬的手錶
30萬的自行車架
100萬的重型機車
200萬的進口房車
有以上物品消費能力的消費族群, 會是那些每天都需要騎機車通勤的人嗎?

如果機車是月薪2-4萬的年輕通勤族最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也是主要市場
了解這些授薪階級平均月薪是多少? 年均所得是多少?
而你的訂價是這個族群年薪的3至4分之1, 市場又有更便宜更經濟的選擇時, 你的產品怎麼可能會有高銷量, 提升使用率和使其普及呢?
這是非常非常基本粗略的消費族群分析
想必當初廠商主打的消費族群就不是在這塊了(除非真的瞎到沒考量...做了就賣....)

另外拿幾千或上萬的手機來類比實在沒意義
應該是要看所得比例
收入3萬, 買5千或是2萬元的手機, 影響不會比13萬的交通工具來的大
一支手機兩萬元, 你每天使用率或重要性可能多過於一台每天只在通勤騎半小時的高價電動車
一隻90萬的手錶你賣掉有可能變成95萬
會買幾十萬自行車的人想必是有專業需求, 如果沒有, 只是買爽的, 又剛好你平常偶爾會騎個機車閒晃
那恭喜你可能就是GOGORO主打的消費群了





tt13 wrote:
所以備受板友推崇的 Tesla , 第一代車種有很便宜?
他跟一堆便宜的油車比起來,不是貴死了嗎?
所以 Tesla 可以這樣做,顧顧路就不行? 不懂,


對,就是因為Gogoro不是Tesla啊~

樓主真的有看懂我的意思嗎?

不論Tesla、蘋果都不是在品牌口碑打下基礎前,一開始就推出這種(自認)「精品等級」的產品
(人家至少有個出名的本業)

前面別人也分享過了,讓蘋果站穩最重要一步的ipod,跟當時的隨身播放器比起來,可是高c/p值的產品~

蘋果當時也不敢說:「看看這個ipod有多潮,所以我要賣比其他隨身播放器貴兩倍。」
iphone即使站在ipod的肩膀上,在真正打下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口碑前,也沒有比其他類似功能的智慧型手機貴兩倍。
即使到現在,iphone的口碑建立後,價格也沒有比類似功能android的旗艦機貴兩倍~

今天不要說Tesla,就算LV、蘋果、甚至BMW、法拉利跳行過來做出類似Gogoro的電動車,
不要說賣12萬,賣15萬都有人買單,因為這些品牌的價值已經建立起來了。

鼓勵台灣跳脫代工血汗、創造品牌價值是好事,
尤其之前去北京,看到滿街跑的電動二輪車、三輪車、四輪車。
也很希望台灣的電動車市場能做起來
但不是說賣得貴、大家就會覺得它的品牌有價值,尤其是一家新公司...

不論精品、甚至食品,哪家公司的口碑不是一點一滴靠著消費者使用後累積起來的?
有了口碑後,公司自然有實力依消費者的接受度來調整定價
就算是名錶、跑車,他們也不會隨便把價格*10倍還相信消費者會接受,
畢竟再高級,消費者還是會比較類似同等級的產品

今天如果連第一批消費者都吸引不了多少,很好奇口碑是要怎麼建立起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