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電動車採車、電分離可行嗎?

這是我夢到的,睿能開放入股,時候還不到,現階段只會開放給特定大咖(如郭台銘)財團投資,等形式穩定後,如總銷售量超過300萬輛,這時才會開放給同業入股,總銷售量超過500萬輛,公司股票上市,開放給民眾投資。
我愛一條柴 wrote:
如果沒有賣ggr
恐...(恕刪)

我覺得傳統車廠的活路是使用Gogoro 的電池交換系統,並開發Gogoro 還沒跨足的車款。
1. 黃牌紅牌車
2. 白牌傳統車型的車,有些車友不喜歡Gogoro 造型的有更多選擇。
3. 綠牌車。


而且越早去談越好,否則睿能看沒有人要合作開發,跳下去自己做,以後車廠就更難混了,就像現在的Gogoro 一樣。當初車廠如果選擇與他合作,讓他好好去搞電控,就不會造就今日這強大的對手出現。
當然可以啊
你說可以就可以

tsai0507 wrote:
睿能跟光陽看來一時...(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睿能當初找車廠合作時的詳細方案是什麼?有人知道嗎?如果是跟目前一樣必須用睿能的動力系統,那當時被拒絕也是當然的應該沒有車廠願意合作.
我愛一條柴 wrote:
現在各大廠
是否後悔沒接受睿能前幾年的提案
這也無法知曉了


陸學森不是吃素的,前幾年會是我賣你們電控跟電池,月租費光陽、三陽你們自己收就好這種提案嗎?





allan_yang wrote:
睿能當初找車廠合作時的詳細方案是什麼?有人知道嗎?如果是跟目前一樣必須用睿能的動力系統,那當時被拒絕也是當然的應該沒有車廠願意合作.


依現在的態度來看當年就擺明電控電池月租費都我收,光陽、三陽你們幫我做車殼還不給你們入股
如果睿能肯分享月租費用抽成給車廠,那車電分離這件事就很可能成真!

靈長類 wrote:
如果睿能肯分享月租費用抽成給車廠,那車電分離這件事就很可能成真!


目前最快的解決方案就是將收費跟電池管理這部份的業務獨立出來成立新公司

而這新公司的股東則是睿能、油車廠跟政府及第3方投資人組成

不過一開使連公司註冊都選在國外的陸學森而言可能嗎?

alazif wrote:
目前最快的解決方案就是將收費跟電池管理這部份的業務獨立出來成立新公司
而這新公司的股東則是睿能、油車廠跟政府及第3方投資人組成
不過一開使連公司註冊都選在國外的陸學森而言可能嗎?...(恕刪)


很有可能! 但不是將睿能創意獨立出來, 因為牽涉太多專利轉移的問題!
而是將車輛部門獨立出去!
然後第四輪的募資就可以開放國內有興趣的車廠加入了!
辦不到。
2015傳統車廠不做,現在也不會做電車,因為柯董自己都說了
「近年來台灣燃油機車仍在成長,去年還創下20多年來的新高,掛牌數突破一百萬輛,而光陽的銷售量更成長了18%。電動車發展慢,對傳統車廠越有利。」
也就是,就算gogoro只做電池,仍然不會有車廠願意推電車。

plovea wrote:
辦不到。
2015傳統車廠不做,現在也不會做電車,...(恕刪)


台灣有幾家專做電動車的車廠就很有可能加入
目前他們是因為還沒看到商機!
也就是他們並沒有因為GOGORO加入戰局而影響到他們的市場(他們是做電動自行車)
這些車廠很有可能因為睿能的釋出(白牌或綠牌的市場), 而加入睿能的換電行列! 並進而擴大他們的市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