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kw跟7.6kw功率實際騎乘,動力有差很多嗎??

LU660104 wrote:
你的RCK180 有 斷車架 災情的不安全油車
也能夠耐用15年啊!
15年?車架 要斷掉幾次呀?
噴出去時,要戴好安全帽,保護好自己喔!
咦!會嗎?
在某些人眼中不是油車最耐用,不會有大災情嗎?
看看台灣油車速克達從跑舒樂發展到現在也超過35年了,
老早就是技術成熟得很,
怎會有大問題?
你聽到的什麼半路熄火.斷車架.油路阻塞...這些問題的應該是油車騎士本身保養不當吧!
怎會是技術成熟油車廠的問題?不然肯定只是個案~
反觀GGR換電車是一個完全沒造車經驗的廠商在台灣也不過開賣五年多,
自然問題一堆,
像是斷中柱.側柱及鎖龍頭與斷電的災情肯定是車子的問題!絕非個案~

至於樓主提到的問題,
你說的那四台除了2P外其它應該都可以試騎,
為何不去親身體驗試騎看看?
不然本篇最後又變成油電大戰了!
而且好笑的現象是:
樓主明明是在問電車功率的差異,
結果一堆油車族還是不請自來介紹起油車了!
不過也行,
油車要拉進來比加速或騎乘感也可以,
不如樓主你先去試騎PBGN不同家的車款,
然後再去試騎它家125油車車款,
自己體驗最準了,
只是我不知道現在的新款油車是不是都可以給人試騎囉!!

最後,
現階段的油車技術肯定較電車成熟的,
如果你也認為目前電車的銷售成績還是得靠補助才行,
也就是為了補助才勉強去買電車的話,最好不要!
以我來說,雖然有補助不拿白不拿,
但就算油車、電車都沒補助了,
我一樣不會去買"技術成熟卻即將被世代淘汰的油車"(這是我主觀認定,待日後證明)
反正每個人的需求和期待不一樣,
要考慮清楚再入手,以免後悔~
寶來旺 wrote:
咦!會嗎?在某些人眼...(恕刪)

你的世代是幾年,光五年沒有補助就少了至少一半以下,五年後呢?
298305漳泉 wrote:
你的世代是幾年,光五年沒有補助就少了至少一半以下,五年後呢?
0(恕刪)
眼光不要只放在台灣,
全球交通載具都在往電動化趨勢你看不出來?
就算現在台灣電動機車因補助減少而衰退,
但全球電池科技的腳步永遠不會因台灣的狀態而停下來,
你我又如何得知五年後的電池成本和續航會變得怎樣?
就算不是五年,那十年怎樣?
萬一,十年內的電池科技若發展出黑科技而使能量密度是現今的五倍,
成本又是今天的一半,
不說換電車,
光是含電池又保養極省的充電車還需要靠補助來和油車競爭嗎?

再者,
不止台灣電動機車,
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就不用說了,
連日本大廠這些都已在積極研發電動機車,
例如本田不就是迫於印度政府的2025落日條款要求下顯得焦急萬分而更加投入發展電動機車嗎?
屆時這兩大國的電車紛紛引進台灣再跟本土油車與電車競爭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你引言我這段話,
我都括弧註解是我個人主觀看法待日後而定了,
何須這麼在意?
不然我們也可以約定五年後再來看看誰的預測較接近?可否?
298305漳泉 wrote:
你的世代是幾年,光五年沒有補助就少了至少一半以下,五年後呢?


你有騎過油車嗎?50幾年的廠還要領補助
要再領 50年嗎???

全世界唯一補助油車的就是台灣了
笑死 還在扭力大起步快
這種錯誤迷思還要唬爛多久?
馬力的大小才是決定你能起步多快加速多快.
功率和扭矩的基本定義還不懂?這不是國/高中就學過的東西嗎?

我油車18匹輪馬力
扭力不到GGR的一半
0-50公尺已經放了GGR兩個車身
更不用說到100公尺 幾乎六個車身
呂罐頭 wrote:
笑死 還在扭力大起步快
這種錯誤迷思還要唬爛多久?
馬力的大小才是決定你能起步多快加速多快.
功率和扭矩的基本定義還不懂?這不是國/高中就學過的東西嗎?

 我油車18匹輪馬力
扭力不到GGR的一半
0-50公尺已經放了GGR兩個車身
更不用說到100公尺 幾乎六個車


騎油車,用引擎(鬼喉鬼叫)的(全油門)起步
當然,馬力大的油車,可以勝過GGR電動車

但是
回到現實生活,

沒人
天天 起步 在用全油門,
騎油車  這樣搞, 沒幾次 引擎 就會爛掉了。

一般正常騎
GGR電車 特性:低轉就有大扭力,起步輕鬆快。
所以,一般人才會覺得GGR電車加速 輕快過油車
LU660104 wrote:
油車,用引擎(鬼喉鬼...(恕刪)

顆顆 沒辦法油車馬力峰值就是在這麼高轉.
CLA45 AMG wrote:
別幻想了我從起步沒一(恕刪)


RCK 180超過15匹的動力、狗肉頂規才10匹,如果還輸豈不是這品牌油車太廢了,連小阿魯150都19匹附近。

(18年4月牽狗二,總里程20500公里車主留

比也比不完,四行程怎麼不去和同級距二行程比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