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勇者無懼--- EZ SWAP 易能電池交換站

繼台北和高雄各有一個電池交換站系統外
今天台中市也有一個新的交換站系統將正式展開

電池交換站,很多人不看好這樣的系統
問題不外乎:
1. 交換站太少
2. 交換站妥善率低
3. 收費問題
4. 交換站公司倒了,所買的機車成廢鐵
其實,這些不能怪消費者有這樣的想法,就算你我也會有相同的考量。

我不是易能公司的人,甚至我也沒買過電動車,僅就一個小小廠商(就當做是一般路人)來看易能電網為什麼敢在台北(城市動力)、高雄(見發先進)推行了好幾年電池交換站還是零零落落的情形下,敢跳下來淌這個渾水。

見過易能總經理Eddie幾次面,是個時時帶著微笑很親切的人。他對這個產業事實上並不熟悉,幾年前他突然有想法要建構電池交換系統,真實原因不清楚,但有人會看上沒有成功經驗的產業投入,也算奇葩。
聽他說,剛開始在找機車、電池、系統等合作夥伴的時候,碰了不少釘子也吃了許多閉門羹,許多廠商都認為這不會成功,勸他放棄。後來他還是拼拼湊湊的組了幾台第一代交換站,放在第一廣場大門。我去看過但都圍起來,我猜應該是動不起來還是怎樣?

後來,不知道他怎麼又找到東庚企業。說到東庚,網友比較知道應該是dbx的電動機車,好像市面上也不是很有名。但事實上這家公司還蠻有來頭的,歐洲著名運動健身器材BH的產品,大都由東庚開發製造,BH的健身器材可不是賣給一般家庭用而是提供給健身房、俱樂部等使用之高階產品。更別說東庚事業橫跨高階自行車買賣、健身房等等。
接下來,談到另一個合作夥伴,竟然是IBM....(大驚)。IBM相當看好這個領域而協助投入軟體等系統整合的工作。我想以IBM這樣的跨國集團願意投入這個專案的開發,想必有他的規劃及考量。
再來就是另一項核心,電池。他們找了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統達能源來負責電池的規劃及設計。可能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統達是誰? 的確是很低調的一家公司。 他們家投入在動力電池也很久了。總經理楊博士從工研院出身,在這電池產業也算是頂尖人物了。他們家的電池主要銷售對象為歐洲高階電動自行車(E-BIKE)電池。

反正,後來不知怎麼搞的? 這幾家在各領域拔尖的企業,有夢想的中年男人,突然串在一起。理念相通,一拍即合。就這麼短短兩三個月,交換站樣品做出來了、易能的旗艦店(台灣大道)今天開幕了、機車選用東庚dbx、電池擴增容量將近30ah(聽說可以跑50公里)。

回到開頭時的問題,
1. 易能(ez swap)今天於旗艦店開幕儀式上所說的預計兩年內在台中地區要建構500個交換站。這樣的密度應該遠比台北和高雄的30個交換站規模大上十數倍,密度約1-5公里就會有一站。
2. 以上述的合作夥伴實力,不管在機車、電池、機體及溝通系統,在妥善率上根本不是問題。
3. 不知道未來易能的收費如何計算? 對消費者而言,買電動機車不用買電池、充電不用家裡的電費、充電比加油方便、最重要的是三年後不用因為電池過保還要在花兩萬多買新電池。我想我會買單。
4. 要是萬一,交換站做不起來。用的車子稍微改回原來dbx系統,就變成原來的家充車款,其實也沒甚麼好怕的。
缺點應該是,萬一車子要騎出台中市的話,可能會騎不回來...XD。這就要看後續易能交換站推廣到其他縣市的能力和努力了。

今天台中市徐忠雄副市長參加開幕式,也表示台中市未來將朝低碳成市努力,很高興並歡迎有這樣堅強的團隊進駐台中,一起打造環保低碳的新台中,並將請環保局、都發局盡全力配合,並希望未來與便利商店合作,將交換站建構於便利商店外。 未來秋紅谷周邊及水湳經貿園區將會是首先禁行二行程油車的示範區域。

關於細節請不要問我,我只是聽他們這樣說,轉述出來。對於一個台中市民也是一個小小的配合廠商,我當然期待這個系統成功。就像U-BIKE的成功模式一樣可以推展到其他縣市甚或其他國家。





勇者無懼--- EZ SWAP 易能電池交換站
勇者無懼--- EZ SWAP 易能電池交換站
勇者無懼--- EZ SWAP 易能電池交換站
勇者無懼--- EZ SWAP 易能電池交換站
DBX最大的問題,就是皮帶傳動,有明顯的電力耗損,
沒錯!就是跟其昜一樣,要用更大的電池,以填補耗損~
所以的確很需要電池交換,還是祝福他成功~
任何在綠能產業敢突破,敢創新,衷心祝福~
雖然倒了幾家(益通...etc),還是有成立新的公司(EZ SWAP)加入~
我需要插座充電!! 我需要插座充電!! 我需要插座充電!!

我需要插座充電!! 我需要插座充電!! 我需要插座充電!!
現在絕大多數的電動機車,都是可以在家裡用插座充電的
電池交換站算是提出另一種使用模式供消費者選擇
例如,住在大樓停車場沒充電插座的人,或者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跑的業務人員、
送貨人員、或是郵差先生、停車格管理員....等等都很適合
原則上是騎越多、省越多

EA933 wrote:
我需要插座充電!! ...(恕刪)
ez swap價格採用車,電分開計價
電池則採租用方式,
有點像無線上網吃到飽,
月租價格從599~999元不等。
使用量大的應該會較划算。

yasutami wrote:
現在絕大多數的電動機車,都是可以在家裡用插座充電的


所以『絕大多數』的電動車在外面是需要插座可以『補充』(不是充飽)電,
工作場所、公共場所、加油站、停車場(格)、大樓停車場(格)、電影院、百貨公司、大賣場,超商.......
在這些『絕大多數』人會去的地方加插座就可解決『絕大多數』人『補充』(不是充飽)電的問題。
讓我一直不解的是為什麼不先解決『絕大多數』人的問題??
我從不期待交換站吧!等著看連大陸全部都是電動車,卻還是失敗的一踏塗地的例子。比起臺灣多少天文數字倍的量還失敗,臺灣能做?

不是看綏交換站,是時機還差太遠,但臺灣有本事成功交換站,因為臺灣太多機車了.......

真的,給我一個插座就好,這太容易了,容易到企業沒辦法提升股票,但這完全解決電動車使用者問題,我能投錢充電,使用者付費阿。

但是,插座在那裡,別跟我說十公里遠,讓使用者牽車一公里,都是誇張了,我都能想出八條以上解決方案了,環保署官員能不能腦裡裝腦阿。

所以覺得我在憤世嫉俗?所以覺得里柯在癡人說夢?不呢!只在於要不要推電動車,而不是被油車綁著,被要股條電動車廠綁著,聽聽民間,聽聽使用者的聲音,現階段,給我們友善插座就好了,其它補助,省下吧!拿來幫幫弱勢族群生計也好阿。每年幾億幾億的送,看得我都心痛了.....
記得國中時,有時沒帶鑰匙鎖在門外,我家兩邊各走100公尺不到都有電話亭,投一塊講三秒"幫我開門啦!我又糗了"能解決我問題,其它幾毛就送中華電信吧!我每次還習慣掏出其它零錢放上面幫幫想打電話卻每得換零錢的人。

當初街角都是投幣式電話能做,現在街角都是投幣充電站不能做?

一度電四塊,我投五塊充15分鐘能讓我回到家,其它四塊送供電店家又何妨,起碼我能不推車,還能回家前在街角便利商店花55塊喝個咖啡,花15塊看個報紙,讓商店因此多出一個70塊收入的消費者。

外面的"插座",使用者真的不要求免費,多花錢幾倍電費錢都願意,只想解決窘境,只想完成假日遊程,不是大樓用戶用來交換電池打大樓用戶手法,白痴都會算,交換電池花費比油錢省?

別鬧了,我大推電動車,但鄙視玩弄電動車的廠家,交換站未來絕對是趨勢,臺灣有太棒的電動車發展優勢,但交換站需要堅持好多年,這n年需靠政府補助好幾個億稱下去。

不是阻繞交換站,看著吧!15年後是交換站天下,滿街電動車,但第一步,不是交換站,是滿足現有使用者的街角插座,使用者鞏固後才會有第二波指數倍增使用者出現,然後才是交換站,在第二波出現前,這好多好多億,進入的不是弱勢族群,不是街角友善投幣充電站,是住豪宅的老闆,因為他說他有心,能堅持15年,但你要給我補助。

是的,能把我歸類憤世嫉俗,但我都是做足功課,有所本的,而且比任何廠家,都希望電動車大爆發的傻瓜,其它縣市能亂搞,我只希望,桃園能搞出街角充電站,其它桃園地區電動車大爆發,就交給小人物吧!我會搞定的。
我家轉角出去就有一座,應該就是易能的電池交換站,晚上很亮XD

連財大氣粗又精打細算的徐大員外都知道要跟全台灣設點最多的超商合作ETC繳費事宜,怎麼易能公司的人會想不到呢?插座多做幾個就好了,不只省時省成本,上頭開心、用的人也開心,非得要自己搞電池交換站?或許貴公司的分析師是著眼於未來台灣的二十年……

好啦!不當烏鴉嘴了,這個時代欠缺一些具有遠見的大人物,就努力的幹吧!叫你一聲勇者!週轉用的現金記得多準備一點點。
以電動車每年的市場來看,
交換站限定使用特定廠商的車款,
對於現有的各家電動車只能看看就好,
特定廠商一年可以賣幾台電動車?
市佔又可提升到多少更是有限,
就算交換站多,
只是提高營運成本或是向政府多申請補助,
用人民的錢來補助少數特定廠商的戲碼已經上演很多次了,
且要剛好跟油車加油錢打平,等於每天必須行駛40公里以上。

反而現有的電車使用者要的是,友善的電動車環境,卻一點都無法做到。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