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ck wrote:台製電池真的很貴,...(恕刪) 改車很簡單馬達、電池、電控換上去要多快都可以,但是要商品化CP值要被市場接受就很難。 嗯!!的確~由其是已經大量化的輪鼓馬達類,技術門檻不高,如果只單純求快已經不是什麼難事。
Tenny He wrote:可是鋰鐵電池,已達...(恕刪) 鋰鐵電池,已達能量密度上限了=就高雄喬登的觀察近幾年鋰鐵電池的能量密度還有在提升,只是速度不是很快,可能與投入研發的金費不夠多有關。鋰鐵體積較大的問題倒也不太至於,鋰電池因為耐溫度低問題必需電芯與電芯間保留一定的空間散熱,鋰鐵耐溫度高電芯與電芯間並無需保留一定的空間散熱,兩者相加減,體積並至不至於相差太大。三元成本快速下降也對鋰鐵的未來不利。=這點倒是真的,三元成本快速下降主因大量生產所以可以降低成本,對於電池組成品廠來說組裝技術上可以不用那麼高,也是形成大量的因素。就某些考量下每個人的需要前提會不太一樣,高雄喬登先以安全性為第一要件,必竟電動車在家裡充電的機會大,任何的安全上的不良率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再者是電池的可充放壽命長短,交通工具的使用都是消耗量大,不像3C產品消耗量比較不那麼頻繁,鋰鐵電池充電壽命次數長可以是在電動車上的一個優點。不管喜歡使用鋰電池或是鋰鐵電池端看使用者自己的選擇。
高雄喬登 wrote:就目前的了解,摩托車用的cvt...(恕刪) 在FB上看過前輩提到:山葉三十年前兜風的CVT系統是扭力感應式,是用凸輪感應負荷來改變速比這對於電動前輪介入減輕負荷時,就可以升檔降低引擎轉速來節省油耗,才是正確的油電車用CVT系統可惜各機車廠以前懂扭力感應式CVT系統的設計師與技師都已退休,現在各機車廠都不懂這個若是改配扭力感應式的CVT,那起步與尾速要幹掉同功率的引擎車絕對沒問題因為扭力式CVT是靠輪胎靜摩擦力產生的抗力來換檔,所以輪上扭力值永遠會剛好等於輪胎靜摩擦力的上限,因此永遠會無持在最高效率的輪胎傳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