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筆電、平板、手機一個都不能少 wrote:
凈資產不到4個億,凈利潤都快5個億了,這個股東回報率不低了。
你怎麼看的阿
股本 500億 負債 495億 凈資產不到5個億,凈利潤都快5個億 也要用 500億 算
不是用 2個億 算
erc wrote:
17億很少?
大家都忘了什麼叫淨利。
都以為公司淨利少,公司就不賺錢。
錯的!淨利是指『結算後,能分給股東』的錢。
小米利潤1%多,代表馬雲這個最大股東是佛心來的,只拿1%多。
其他的錢都養公司去了。
最好笑的是台灣的上班族,嘴巴罵薪水十幾年不調,但又拼命去擠「很賺錢的」公司,以為公司毛利高,自己薪水就會調。
完全忘了薪資是被算在營運成本裏頭,和材料費、加工費一樣,薪水壓得夠低,利潤才會出現,有些公司甚至把獎金、年終都算成成本,這些扣完才是淨利。淨利是要分給股東,不是你啦,笨蛋!
小米養的研發人員和供應鍊,台灣幾家拿3%、4%的企業養得起?!
都嘛給富二代拿這毛利去養法拉利、保時捷去了。
這樣的企業,工程師做到死也不會有競爭力。...(恕刪)

Black666888 wrote:
不管怎樣 , 不能否定一個事實 , 小米帶起了低價高 CP 值的手機風潮 , 沒有小米的出現 , 現在一隻 HTC M8, LG G3 可能還要價 2 萬以上 , 也可能不會有ASUS Zenfone 這種高CP 手機的出現, 也不有萬元以下的 HTC 816, 820 可買.. 小米的出現讓各手機廠重新思考產品價值定位問題(apple 除外), 直接或間接的幫大家省了荷包
至於你說 "大家都一樣..能用的起好的不用便宜貨.台灣如此..中國也一樣." 這不句話不全對 , 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 , 能有高 CP 值手機可買,何必去買高貴的手機 , 現在用非 iphone 手機的人 , 說真的 , 只要有正常工作,哪個人會真的買不起 iphone , 只是 一萬元的手機可以滿足我所有需求的話, 我何必去買三萬元的 iphone , 相信很多人是這樣想的 ..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