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價格破3萬的小米13pro旗艦居然是usb-c 2.0

PokeSimon wrote:
小米手機和網路設備的...(恕刪)


這你要問ruinousdeity為何要拿比較慢的外網速度
證明更快的區網有跑滿速啊
我也想知道跟外網有何關聯性啊

ruinousdeity wrote:
因為阿AIRDROID的使用要求區網連線是在同一個區域網路內
第2個要求,是設備能夠連上AIRDROID的驗證伺服器,然而這兩個要求只是要同時成立。
不是1+2用來傳輸資料。
所以,手機連上中華電信WIFI6的同時,啟動無線熱點
而輔助網路加速是有效果的,每秒鐘可以提供2MB,只是「AIRDROID要開啟熱點」在這裡沒開
而工作站的網卡除了連上中華電信WIFI6,也同時連上手機熱點,為了確保傳輸是來自WIFI-6的機器,
AIDROID啟動後,我把工作站的網路線移到WIFI6WG630223-TC的背後。
於是形成了手機»WIFI-6(熱點+中華電信WG630223-TC)»WG630223-TC»有線網路1G»工作站
這種奇葩連結,WG630223-TC會自己判斷最好的傳輸路徑選擇用有線網路將檔案傳到工作站上


原來這樣的流程叫做“無線傳輸比較方便”?
工作站用的還是“有線”呢
還特地“網路線移到” 應該是指拔插吧?
Rocky528 wrote:
工作站用的還是“有線”呢


工作站“有線”或無線和小米手機有什麼關係?重點是小米的無線傳輸好實用,請別歪樓
Rocky528 wrote:
又再秀神邏輯了誒
有等於懂嗎?
有好的相機代表懂相機能拍出好照片嗎?
看看你拍的那影片與照片模糊要命
你不會告訴我這是用LEICA LEITZ PHONE 1拍的吧?
你連基本到不行的對焦都不會啊...?
你手機的傳輸速率就顯示1000Mbps了
中華電信的app就顯示最大1.201Gbps了
你不是說要三台 ?
你怎麼又自己提供證據 打臉自己啦?
說好的只有470Mbps呢?
ruinousdeity wrote:
自己沒有的機器、沒有的檔案、沒有的使用需求、沒有的線材,你再怎麼吹,都是胡說八道。

吹?胡說八道???
我講錯什麼了???
你連輸入輸出都搞不清楚誒
你連USB-C基本支援PD跟gen2都不知道誒
還說三台MESH會加速
你連你的WIFI設備是AX1800都不知道
連AX1800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還一直說這是intel型號
ruinousdeity wrote:
中華電信要把1G光纖數據機跟WIFI-6拆成2台?)

這很正常啊,又不是每個人跟你一樣,很多人會買性能好點的WIFI6啊...
就連中華電信的裝機人員都會建議客戶自行更換WIFI了...
你這些實驗數據都一再顯示
WIFI的不穩定性,都實實在在的打臉你說穩跑滿
懂?
你怎麼一直找證據打臉自己?
你到現在搞懂AX1800是什麼意思了沒有啊?
有這麼難回答唷?不是很懂嗎?
我從頭到尾都說你這台WIFI 5Ghz有1200Mbps的能力
絕對不是什麼只有470Mbps
自己要用奇杷的方式證明錯誤的結果
一下牽拖中華電信官方測試有三台被打臉
現在又怪到speedtest上?
你當初找的截圖是用中華電信的測速網站誒
我一直都在強調 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外網測試速度來證明WIFI區網最高速是多少
那按照這個神邏輯,我申請100Mbps的外網,那我的WIFI區網最高速剩下100Mpbs唷? 笑死
看得懂重點在哪嗎? 我猜你是不懂唷
另外我從頭到尾是在講“區網” 我有提到外網嗎??
自己奇耙到用比較慢的外網速度要證明比較快的區網速度有跑滿誒
ruinousdeity wrote:
分享器空有傳輸頻寬但是沒有性能夠好的ARM處理器沒什麼意義。

你又找到一個更換的理由了啊





你前面這篇也是裝懂笑點一堆誒
ruinousdeity wrote:
所以你根本搞不清楚規格就在胡說八道嘛,USB3.0就可以傳輸500MB/S了,USB3.2是2000MB/S好嗎?

USB3.2不是2000MB/s 我前後大概已經糾正三次了,還是有人搞不懂
ruinousdeity wrote: 問題是,你的CPU能夠承受超過300MB/S的傳輸速度嗎?

CPU ? 你是不是連計算機概論都沒學過啊? 我記得基本架構是在第一章誒
你知道“南橋”是在幹嘛的嗎??? 還CPU勒
CPU如果會說話應該會說,關我屁事,那低階工作是南僑負責的,我跟RAM處理的資料量了解一下好嗎?
你知道RAM disk是什麼嗎?
你知道南僑支援 SATA3.0 6Gb/s 早在2009年就有了嗎?
我大學時期的Core2 duo CPU
SSD讀寫就能跑到400~500MB/s了誒...
RAM disk 讀寫還可以跑到幾千MB/s勒
300MB/s對CPU很多?
ruinousdeity wrote: 每秒100MB/S就有可能是CPU單核滿載的極限

笑死 按照你這個神邏輯
現在手機內存可以跑到1000~2000MB/s 是不是裝了超級電腦在手機裡面啊?
還單核滿載極限勒
我Core2 duo CPU只有雙核 跑ram disk可以上千MB/s誒
ruinousdeity wrote:
我的i7-8700跟i7-1280P確實連接USB3.2的手機"可能"可以"短時間內"跑上300MB
但是你有這樣的電腦跟「硬碟嗎?」而且照你的要求還要是企業級隨身硬碟喔

到底關i7屁事啊? 我大學時期的Core2 duo CPU都能勝任的事情
那手機是不是也要內建i7啊? 還是手機的CPU效能等同你的i7?
外接硬碟盒裡面是不是也有一顆i7在裡面 ?
你不知道現在SSD非常普及?絕對比WIFI6還普及 更不用說現在nvme的速度變態到什麼程度
跑上300MB/s很難?
再來你是為了“備份”之後丟著不管它
所以你可能不覺得速度很慢
但很多使用情況是我想要傳到電腦上看與編輯
用途根本不一樣也能混為一談
光是基本的3.2 5Gbps就屌打你那測速每次都不一樣的WIFI了啦 連跑滿1Gbps都有困難
更不用說WIFI6那可憐的普及率
請你搞清楚手機現在的內存實力已經是破千MB/s等級


你真的很有病耶,那是"錄影畫面的截圖,影片當中的那支測試手機TM就是LEICA"
請妳示範一下,如何讓同一支手機正在被錄影中,還能TM拿來把自己拍照
我就已經從頭錄影到尾了我還拿另外一支手機來照相幹嘛?請問你到底病的多重?
你自己病到沒藥救不要以為別人跟你一樣有病好嗎?

然後阿,我一直說了,
我連外的線路是正常1G/600M
問題是中華電信附的Arcadyan WG630223-TC的WIFI-6傳輸速度只有470M

不想刷機、不想用MIUI+就要面對中華電信或者自己家裡WIFI速度比較慢的問題,
因為MIUI+用的是WIFI DIRECT,兩端設備有多少頻寬就能跑多快、跟分享器無關
然後,小米出了新的傳輸軟體取代MIUI+,叫做小米妙享
多了什麼新功能呢?在WIFI DIRECT時啟動熱點(就是我先前讓AIRDROID連線的那招)這樣在連線傳輸的時後反應速度跟穩定性都會提升




nvme SSD很變態...你說這個啊?我有阿,請問NTM你有嗎?快是快,但是跟你"幻想的那種快"不一樣









不貴啦,我去年9月買的時候"8990而已"
不是拿來當系統碟,而是工作站用來給AI跟物理運算用來載入大量腳本檔案用的

唷~Core2 duo CPU可以每秒鐘傳輸300MB?圖呢?跟i7沒關係?
你不知道的東西為什麼要吹牛呢?
你不知道ARM架構的CPU最適合用來做檔案跟訊號傳輸嗎?遠比IA64架構還有效率更不用提IA32了
基本上多數的磁碟陣列、NAS、路由器、分享器都是用ARM CPU這是常識阿

Core2 duo CPU每秒可以跑300MB?請問是跑有線網路(無線網路的笑話就不要講了)還是系統硬碟讀取?
系統碟用SSD?你確定你念大學時買的起嗎?
不好意思捏~C2D的設備我手上剛好有~



C2D 300MB是吧?HOW?







你很會背USB針腳,但是NTM沒背USB3.0是2008年11月發布的
而INTEL C2D基本上是2006~2008第一季上市


這種東西我搞很久了,當時的SSD容量小又有寫入次數限制,所以才有RAM DISK這種苦肉計

當時真的有高速傳輸的需求"RAID5 SCSI CARD on PCIE或E-SATA再轉EXPRESS PORT"
我手上有這種東西,請問你當時有嗎?

所以我說嘛,如果喇叭嘴能變現的話,我想你真的會很有錢

計算機概論?南橋晶片?...請問你那個時間點是西元幾年?我想還來得及買比特幣
這兩樣東西喚回我小時候在板卡廠搞高階板/工作站板整合開發的回憶
我那個年代,VIA還頭好壯壯~
但是,麻煩你"計算機概論這種東西拿去壓泡麵"好嗎?
我記得我離職沒多久後,南橋就被整合掉了


2023年我TM竟然還能看到有人理所當然跟我嗆聲"硬碟跟網路傳輸是南橋在管的"

然後,就算是有南橋晶片的恐龍時代好了,你怎麼會覺得檔案傳輸不吃CPU使用率?
尤其是「網路點對點」,也對啦那個年代平均網速128Kbps、連接數了不起100,正常人類當然感受不到IO瓶頸
BUT,我當時用的是中研院的光纖,板子號稱GIGALAN、RAID0,實際上可以跑多少?
2MB/S就會聽到硬碟狂轉、然後CPU吃滿沒有回應。
HD TUNE最高速可以到266,但是那沒有意義,因為真正在傳檔案的時候需要CPU。

到底哪裡來的化石?還南橋晶片哩~笑死
PokeSimon wrote:
工作站“有線”或無線...(恕刪)

當然有關係啊...會影響速度你不知道嗎....?
所以你要告訴我要經過這麼多流程還跑不到100MB/s叫做很好用?
USB3.2 隨便跑200~300MB/s 只要一條不用百元的線就搞定了...
再來WIFI6跟USB3.0的普及率是同一個檔次的嗎?
ruinousdeity wrote:
你真的很有病耶,那是"錄影畫面的截圖,影片當中的那支測試手機TM就是LEICA"
請妳示範一下,如何讓同一支手機正在被錄影中,還能TM拿來把自己拍照
我就已經從頭錄影到尾了我還拿另外一支手機來照相幹嘛?請問你到底病的多重?
你自己病到沒藥救不要以為別人跟你一樣有病好嗎?


蛤???單純在酸你連對焦都不會都看不懂
看來你連對焦異常都沒自覺?
ruinousdeity wrote:
問題是中華電信附的Arcadyan WG630223-TC的WIFI-6傳輸速度只有470M

又來了,中華電信官方測試在狂打你臉,又忘記了嗎?
再來470M跟區網速度又有何關聯性

ruinousdeity wrote:
然後,小米出了新的傳輸軟體取代MIUI+,叫做小米妙享
多了什麼新功能呢?在WIFI DIRECT時啟動熱點(就是我先前讓AIRDROID連線的那招)這樣在連線傳輸的時後反應速度跟穩定性都會提升

喔所以實際跑多少呢?
WIFI DIRECT筆電的普及率有多少?
有超過USB3.0了沒有?
ruinousdeity wrote:
nvme SSD很變態...你說這個啊?我有阿,請問NTM你有嗎?快是快,但是跟你"幻想的那種快"不一樣笑到噴淚

又要秀神邏輯? 有代表很懂嗎?
我幻想什麼了? 你好像幻想一堆東西被打臉打到不敢回應誒
AX1800是intel型號部分何時回應一下啊

ruinousdeity wrote:
唷~Core2 duo CPU可以每秒鐘傳輸300MB?圖呢?沒圖沒真相跟i7沒關係?哈欠
你不知道的東西為什麼要吹牛呢?
你不知道ARM架構的CPU最適合用來做檔案跟訊號傳輸嗎?遠比IA64架構還有效率更不用提IA32了
基本上多數的磁碟陣列、NAS、路由器、分享器都是用ARM CPU這是常識阿
Core2 duo CPU每秒可以跑300MB?請問是跑有線網路(無線網路的笑話就不要講了XD)還是系統硬碟讀取?笑到噴淚哈欠
系統碟用SSD?你確定你念大學時買的起嗎?笑到噴淚
不好意思捏~C2D的設備我手上剛好有~

這隨便找都有誒...你確定又要被打臉嗎???
到底誰不知道啊在吹牛啊? 你連輸入輸出都能搞不清楚瞎掰誒
那是因爲電腦檔案傳輸不完全仰賴CPU...效能嚴重過剩
arm soc相比非常便宜 你真的很喜歡殺雞用牛刀
你是不是忘記買一堆沒屁用的線被打臉?
我一直都在說 我當時的電腦配上SSD的讀寫可以跑到400~500MB/s
請問你是哪一個字看不懂??
大學時期還沒有啊,後來買的不行嗎?
你的設備若有支援SATA3.0 跑跑看就能自打臉了啊 笑你不敢
你到底是多沒自信整天只會問人你買得起嗎? 你有嗎?
相關知識的充實跟這有關聯性?
我們是在針對相關知識做討論還是在比有錢?
就好像你吹噓有WIFI6設備 然後連你的WIFI是AX1800 以及代表意義都不知道
還跳針好幾次說AX1800 是intel型號 然後現在又不敢提了
所以有跟買得起與否 對該裝置相關知識了解程度
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ruinousdeity wrote
你很會背USB針腳,但是NTM沒背USB3.0是2008年11月發布的
而INTEL C2D基本上是2006~2008第一季上市

我在講100~300MB/s那丁點傳輸速度流量對CPU根本在呼吸一樣
而且主要是南橋在處理的事情
你扯到USB3.0何時發布要幹嘛啊....? 一直在答非所問裝懂
我說 Core2duo + 支援SATA3.0 + SSD 可以讀寫400~500MB/s
跟USB3.0何時發布的關聯性是啥啊
你會去查發布,怎麼還一直說3.2有2000MB/s鬧笑話給人打臉



ruinousdeity wrote
喇叭嘴能變現的話,我想你真的會很有錢

又來了??? 我到底講錯什麼東西?
你講錯被打臉一堆又忘記了 ?
需要再幫你複習一次嗎?
那說AX1800是intel型號可不可以變現啊?


ruinousdeity wrote
2023年我TM竟然還能看到有人理所當然跟我嗆聲"硬碟跟網路傳輸是南橋在管的"

我真的快笑死了
又再截圖自己打臉自己
你的截圖裡面只提到“北”橋被整合到CPU裡
南橋是僅限SOC
你是不是連中文閱讀理解能力都有問題...?
而且上面就說明“各晶片組廠商的南橋名稱都有所不同,例如英特爾稱之為I/O路徑控制器(ICH)或平台路徑控制器(PCH)"
AMD將AMD APU平台上餘下的這個「南橋」稱為Fusion Controller Hub(FCH),類似於英特爾的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平台路徑控制器)
http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D%97%E6%A1%A5s://zh.wikipedia.org/zh-tw/%E5%8D%97%E6%A1%A5
PCH就是intel的繼任南橋名稱....
雖然多了一些功能 但PCH還是一樣在管理控制I/O
一樣透過DMI與CPU連接
你真的下限秀不完誒
沒有南橋是吧?
那請問現在主機板上的 Intel® H610 Z790 是在幹嘛的?
還化石勒
所以你要繼續告訴我你單核CPU 100MB/s就會滿載唷XD?
那RAM disk 破千MB/s到底怎麼跑的呢?
另外你懂中文“整合”的意思嗎? 就算整合也只是各Chipset放在同一個封裝裡面
一樣有PCH獨立的driver要安裝誒
各做各的事情,難道現在CPU整合GPU 也是叫CPU去運算嗎
各司其職有這麼難懂?
這都是計算機概論的基本知識誒 加油好嗎
你真的是標準的講越多錯越多


之前整合起來 PCH那顆的位置這麼明顯都看不出來?
PCH一直都在沒有消失好嗎?


你知道intel高階行動處理器把PCH獨立出來嗎?
桌上型更是沒有“整合”過誒
Rocky528 wrote:
你是不是到現在還是不...中華電信官方公布的spec
AX1800≒ 574Mbps(2.4GHz)+1201Mbps(5GHz)...(恕刪)
看不得懂你們在說什麼,換算一下就是 1800/8=225 MB 我還是用usb2.0好了
wonderzero2 wrote:
看不得懂你們在說什麼...(恕刪)

沒差
重點就是WIFI數據普通
外加太容易受到干擾影響
遠不及有線USB的速度與穩定度
我的小米也很常接USB2.0傳檔案接SSD外接盒
因為用WIFI真的沒快多少又不穩定...
用手抓著手機還會影響速度...
如果沒WIFI6更是悲劇
Rocky528 wrote:
喔所以實際跑多少呢?
WIFI DIRECT筆電的普及率有多少?
有超過USB3.0了沒有?

你什麼時候有你能酸人的幻覺?
你自己講C2D,能上去我就問你圖呢?
SSD正常人會買的起那已經是CORE i 2th GEN之後的事,而且可寫入次數非常低

南橋晶片就是一顆晶片,NTM現在在主機板上找看看有沒有哪張板子有"南橋晶片"的?
SOC整合進去就是CPU在管,前面講傳輸不關CPU的事,現在又變成不完全是CPU在管
丞相你真會看風向是吧?
我就說了,有病去看醫生
還WIFI-DIRECT筆電的普及率?

不好意思阿,不管是我那台C2D還是我手上淘汰、2012年的THINKPAD X230T,TM都支援WIFI-DIRECT



它馬都超過10年前的協議了、所有有WIFI的筆記型電腦都有的功能,你問說USB3比普及率?

普NLM普,你有得普嗎?你到底拿哪支手機什麼樣的骨董電腦在那邊癲邱?
Rocky528 wrote:
之前整合起來 PCH那顆的位置這麼明顯都看不出來?
PCH一直都在沒有消失好嗎?


你知道intel高階行動處理器把PCH獨立出來嗎?
桌上型更是沒有“整合”過誒

你拿"廣編圖"出來講
i7 GEN 4th?
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貼的圖什麼啊
直接完結篇,不想廢話了。這是我交辦下去,最後惹毛我回到我手上的狀況
對方是Intel原廠大中華地區技術支援工程師跟XTU的開發團隊
因為問題的嚴重性導致這個案件從上海電話直連開始總共提升業務層級三次。
這件事情我最近要拿到國外去處理,我是怎麼"請教、建議Intel工程師"的
上面很清楚:
先把我寫的話複述一次再回答我正確與否最後再解釋
媒體宣傳廣編圖?你貼那個是要幹嘛?
GPU、CPU跟晶片組的研發規格DATASHEET是沒有中文版的,
沒多少啦整年度CORE i系列全產品線的規範性文件三個PDF差不多1100頁而已,
跟漫畫雜誌差不多半小時多看完消化完畢、找時間回信繼續拷問Intel工程師。
































聽說你超勇的是吧?有多猛?讓我砍~勘~阿~
ruinousdeity wrote:
你什麼時候有你能酸人...(恕刪)

對焦對成這樣還不自知
難怪覺得不酸哈哈哈
我不能酸人?
那你快告訴我AX1800何時是intel型號啊?
輸入輸出都搞不清楚的部分怎麼都不提了 ?
用外網速度證明內網速度有跑滿的奇耙操作是誰啊?

SATA3 6Gb/s你就告訴我為什麼不行啊??
你的障礙又卡在哪裡?
你不是有設備嗎?不敢試? 那你扯你有能幹嘛
還是你不知道支援SATA幾?
到底什麼神邏輯告訴你 SSD一定要配 CORE i 2th GEN之後?
網路上一堆775腳位CPU升級SSD的文章與跑分你都找不到? 01就一堆了好嗎

ruinousdeity wrote:
南橋晶片就是一顆晶片,NTM現在在主機板上找看看有沒有哪張板子有"南橋晶片"的?
SOC整合進去就是CPU在管,前面講傳輸不關CPU的事,現在又變成不完全是CPU在管
丞相你真會看風向是吧?
我就說了,有病去看醫生

整合進去就是CPU在管? 那麻煩你打開DeviceManager怎麼列的好嗎?
麻煩你告訴我為何南橋PCH還有獨立的driver好嗎?
GPU整合進去也是CPU負責處理運算嗎
都已經告訴你桌上型南橋型號,也告訴你筆電高階又分拆了
還是要繼續裝懂給人打臉誒
來告訴我中間正在指的這顆是什麼啦?



桌上型的主機板
麻煩你告訴我紅框是什麼東西



風向??? PCH又沒有直連RAM,你不要一直曝露自己連計算機概論的架構都不懂好嗎
故意挖洞給你跳你就乖乖跳進來
ruinousdeity wrote:
2023年我TM竟然還能看到有人理所當然跟我嗆聲"硬碟跟網路傳輸是南橋在管的"

重點是在打臉你這句話OK? 不然你告訴我南橋PCH是在幹嘛的好嗎 ?
更不會 100MB/s就吃滿CPU一核啊 這部分好像不敢提了?
你連到現在一樣有南橋PCH在處理I/O都不知道,好意思說人有病?
那我有病的話,都知道這些基本知識,那你這些基本知識都不知道請問要怎麼形容
還是要跟你一樣要說AX1800是intel的型號,被打臉裝死不敢回應,才是沒病的表現
不要一天到晚打臉自己好嗎

ruinousdeity wrote:
不好意思阿,不管是我那台C2D還是我手上淘汰、2012年的THINKPAD X230T,TM都支援WIFI-DIRECT

所以普及率有沒有超過USB3.0呢? 答非所問還是自打臉
10年的協議就代表所有網卡都標配?這到底什麼神邏輯
那按照這個神邏輯,那怎麼小米手機是USB2.0??? USB3.0協議發表多久了
早期250Mbps??? 這比USB2.0還慢誒
你敢講 你手上C2D跟THINKPAD X230T的WIFI-DIRECT 傳輸速度嗎
比USB2.0還慢又不穩定 這還好意思拿出來講?
你不要一直找證據打臉自己好嗎
你要不要先了解實測比USB2.0快的是從何時開始?
連這個協議不包含速度統一 都搞不清楚就在那裝懂

4代是重點?看來你連重點是啥都看不懂誒
可以看清楚上面的英文寫什麼嗎?還是你看不懂英文?
重點是告訴你就算到現在13代即使封裝在一起
南橋PCH都還是一樣在CPU旁邊非常大顆很顯眼,你不會看不出來吧?
而且這明明就是官方的圖片,你連這個分辨能力都沒有啊?
貼了一堆,然後改變你連有南橋PCH,這個基本知識都沒有的事實了嗎???
另外我對原廠內部FAE的時候沒有在用中文的...
你這個只是外部消費者的客服而已,到底要秀啥我也是看不懂
這應該也只是外包客服人員...
你連原廠FAE的窗口都沒有...?
而且表格已經清楚告訴你最大電流是多少
你還再問同樣的問題
難怪wiki都告訴你PCH就是南橋 還是繼續說沒有南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