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一條半的5x10cm松木角材

因為有背板,坐姿是略向後斜,所以用較大的後傾角度。坐板拼好,厚度47mm,並在底部畫上視角及合成角,前腳只前傾5度,幾乎垂直,主要避免突出踢到

鑽洞並擴孔,鏡子反射輔助保持合成角度亦不錯,但眼睛對準前方視角亦很重要

後方鋸圓

跟著做腳,要有直紋的才穩固,相信大家都猜到最後會用那4根

先畫將要鋸及刨的線

錐形榫頭,可用手鋸或線鋸

簡單版本,用砂紙磨圓後就刨榫頭了

每只腳記號對應位置

榫頭先畫上將要鋸的楔木溝,怕到時鋸錯方向

要彎曲木材,多數是用蒸氣或薄片黏貼,還沒有像樣的蒸氣機,就用薄片黏貼。先做好要彎的形狀,就是背板(crest)

那究竟要多厚才可以呢?這要根據木材種類,彎曲形狀來決定。我從3mm開始,然後用手彎,直至不會斷,就是這次厚度的極限,2.5mm

總共鋸了8片,先乾試,感受一下夾的力量及需時多久才夾好,然後塗膠

3天後,打開,成形了,沒反彈(根據彎板反彈的公式,板越多反彈越少)

背板支撐(spindle)是20mm,一樣要用直紋的,上下分別是13/16mm圓榫,刨8邊形

座位後方畫一條線,從中間開始,用針規分50mm,這就是背板支撐的位置

視角90度,斜角10度,鑽4個16mm洞(洞與洞距離約100mm)

背板亦一樣,但洞是直鑽13mm

試組合


座板左右前3方刨45度,看來比較纖細

上膠前打磨,吸塵管用這種伸縮編織管包覆,不怕卡卡

想法來自Festool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