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隨著旗下主力胎款邁入全新七世代,去年五月Continental德國馬牌輪胎率先在國內推出高階性能胎SC7,接著今年初又發表中階定位強調濕抓的UC7,至於主打安靜耐磨的CC7以及定位介於SC7與UC7之間,偏向運動操控PC7,則是正式於七月七號發表上市(好多七啊~),過去六世代所打下的好口碑進入七世代後是否能延續,相信也是國內消費者關心重點,畢竟輪胎作為傳遞駕駛感受的重要媒介,換上一套新胎後接下來幾萬公里的行駛里程都必須由它陪伴,況且輪胎好壞也是影響行車安全的一大要素,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CC7與PC7正式上市之後,目前國內七世代產品線從高性能SC7至經濟取向的CC7,共有四種胎款,而這次我們則受馬牌原廠之邀,前往泰國參加「CC7」與「UC7」的試胎活動,至於為何少了剛發表的PC7?原因在於PC7為馬牌專為歐洲市場所推出的胎款,雖然國內因應消費者需求也有導入販售,但可惜這次的試胎地點泰國並未推出,加上這次邀請對象均為亞太地區國家為主,因此PC7就沒有列入體驗名單。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有別於最先推出的SC7(SportContact 7)主打運動及操控,CC7(ComfortContact 7)與UC7(UltraContact 7)從字面意義即可了解是屬於一般通勤需求的胎款,因此耐磨、噪音與舒適程度是兩者強調的優勢面向,當然價格也會比SC7親民不少,尺寸部分CC7國內會導入13~16吋,UC7則供應16~18吋,細部差異依照胎寬、扁平比不同還會有多種規格搭配,不過上市前期或許供應規格尚未這麼全面,對於以上胎款以興趣的朋友,建議可以使用官網或是詢問販售馬牌輪胎的經銷店家有無愛車的對應規格。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試胎前一晚馬牌先於下榻飯店向大家介紹七世代的產品特色,當中展示了這次主角CC7與UC7所應用上的各項輪胎科技,首先CC7為了達到產品強調的平穩舒適、靜音降噪、更高磨耗等特性,零衝擊花紋設計、緩震膠料配方與噪音抑制系統就是CC7所蘊含的三大技術;而定位高一階的UC7,除了同樣針對噪音導入噪音抑制系統 3.0,濕地性能則是另一項主打特點,因此UC7還具備鑽石級膠料與新一代高速導流槽設計,進而提升輪胎的濕抓表現與使用壽命。

示範-1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示範-2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示範-3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示範-4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畢竟從文字傳達還是有點抽象,所以現場也實際展示運作原理,讓大家能夠更清楚了解導入這些科技能帶來哪些優勢與好處,至於實際體驗感受,就透過文章後面的試胎心得來詳細跟大家分享。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這次CC7、UC7的試胎地點選在距離Pattaya約2小時車程的Bira賽道,出發前已耳聞四月底泰國的天氣非常酷熱,果然試胎當天氣溫來到38度,體感甚至飆破40度,一下巴士馬上一股熱氣襲擊而來,即使台灣的夏天已算炎熱,但緯度更低的泰國還是更勝一籌啊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開始整天的試胎活動之前教練先大致介紹關卡流程,這次原廠分別針對CC7與UC7各設計兩道測試關卡,首先CC7部分主要是體驗行駛過程的低噪音表現以及行經顛簸路面的舒適性表現,而UC7則是會以濕地煞停與溼地操控來驗證其面對濕滑路面的能耐。

CC7重點介紹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綜觀整個七世代產品線,CC7是偏向舒適經濟的入門產品,從其對應的輪胎規格也能看的出來,CC7的尺碼供應為13~16吋,市面上會配備16吋以下的車款也大多是一般入門型房車,不然就是年份較高的車款才會有16吋以下搭配,因此安靜、舒適的行路品質與耐磨程度往往是這個級距消費者更重視的部分。不過話雖如此,與前代CC6相比,其實CC7在操控性能、乾/溼地煞車與滾動阻力方面也都有更為優異的表現。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CC7依照胎寬不同,185mm以下為三溝槽設計(以上則為四溝),至於所運用到的技術,包含胎面透過獨特花紋設計,可減少輪胎滾動衝擊,噪音部分則是透過噪音抑制系統3.0打散聲波,並應用霍姆茲共振原理達到吸收噪音目的,至於霍姆茲共振原理為何?簡單說往一個上窄下寬的空玻璃瓶吹氣,氣體進入瓶內後會產生共振頻率,依據瓶內面積、寬度與吹氣速度不同,會出現高音與低音頻率,而CC7即是在輪胎上應用此原理設計出消音艙結構,進而達到降低噪音效果。在耐用性方面,為了延長輪胎使用里程,工程師在CC7使用了更耐久的橡膠聚合物配方,全天候的複合配方可讓輪胎在一年四季均維持穩定表現。

CC7關卡實測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CC7的兩道測試關卡均由八代Toyota Camry負責擔任測試車輛,使用的輪胎規格為215/60R16,雖然強調平穩舒適的Camry裝上CC7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國內販售的八代Camry輪圈尺碼其實是從17吋起跳,所以除非是八代車主自行降尺寸,否則以Camry來說僅有舊款有機會換裝CC7。

CC7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他牌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當然要快速感受出差異,以他牌競品作為對照組是最直接的做法,不過原廠將競品型號用膠帶蓋住,因此無法確切得知競品型號。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這一關主要是體驗CC7的低噪音表現,依教練指示將車速維持約60km/h左右,路線包含一段大直線與多個S型彎道,藉以模擬一般道路的使用狀況。完成CC7與競品的體驗後,可以充分體會到CC7在直線路段的噪音抑制表現確實不賴,但競品老實說也不差,安靜程度兩者在伯仲之間,但CC7對於噪音的抑制並不是一昧地降低分貝,畢竟輪胎與地面摩擦勢必會有噪音產生,透過馬牌所注入的各項降噪科技,在車內可感受到CC7胎噪聲是來的更加低沈與柔和,噪音音頻相對容易使人接受,對比競品所產生的胎噪聲更加討喜;此外過彎時的穩定與支撐性表現則是中規中矩,論運動性當然不及其他七世代產品,但以一款不強調操控的經濟型胎款來說,算是符合這個級距該有的水準。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接著是第二關,原廠在路面設置了多個減速帶,目的是要體驗壓過減速帶時輪胎所帶來的舒適性表現,但這關少了競品對照,僅能單純描述CC7所帶來的行路反應。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或許是原廠考量到CC7的產品定位,體驗均較著重在中低速的駕駛感受,但這關教練要求車速放慢至約20km/h左右,老實說這車速實在有點過低,加上沒有競品對比,一時之間要分辨CC7在顛簸路面的行駛感受還真的有點困難,不過就實際駕駛與乘坐所獲得的體感回饋,至少CC7搭配Camry舒適取向的懸吊調教,產生的晃動感不會過於死硬,整體是偏向軟Q的動態反應,離開減速帶後車輛也不會有多餘晃動,顯見胎壁足夠應付這樣的高地起伏,可立即回到穩定的行路動態。

UC7重點介紹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以國內的市場需求,UC7算是整個七世代的主力產品之一,加上過去UC6所打下的良好基礎與口碑,都讓UC7被寄予厚望,尺碼分布相比CC7也來的更加全面,從16吋到18吋涵蓋了多數主流規格。而馬牌針對UC7所做的產品改良與升級,主要在乾/濕地煞車、滾動阻力與操控性能有較顯著的提升,其中濕地煞車也是這次試胎活動的體驗重點,畢竟UC7是馬牌專為亞洲地區推出的胎款,較為潮濕多雨的環境自然讓溼地操控成了主打特點。

UC7的濕地性能透過加入特殊矽膠與樹脂配方,稱作鑽石級的膠料配方能夠有效將動能轉化為熱能,進而達到縮短煞車距離的目的,另外再透過新一代高速導流槽,能加速積水從胎面排入縱向溝槽的速度,如此一來可改善胎面與路面的接觸面積,讓輪胎面對濕滑路面能有更優異穩固的抓地力,高速導流槽當中蘊含的技術(文丘里效應)則可以讓水流經過速度加快,減少輪胎打水漂狀況。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除了濕地方面的升級,為了填補MC6尚未推出七代產品的空缺,UC7的操控性表現也是這次原廠亟欲提升的部分,MC6雖然在操控層面有不錯發揮,但噪音抑制並不出色,因此UC7除了繼續維持噪音抑制與濕抓等優點外,將操控表現提升接近MC6等級也是重點升級項目之一。相比UC6,UC7透過了新的花紋設計來改善操控性能,其中外側胎紋UC7改採封閉式設計,過彎時的胎肩支撐性就能夠進一步增強,面對激烈操駕時維持住輪胎強度,支撐力道就會更穩固。最後降躁方面UC7也具備噪音抑制系統3.0,並搭配鑽石級膠料配方達到兼顧抓地、滾動阻力與耐磨等表現,整體而言UC7算是一款各方面兼顧的均衡性胎款。

UC7關卡實測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馬牌同樣為UC7設計兩道測試關卡,兩道關卡都是針對濕地性能所設計,分別是溼地煞停與濕地過彎,並且都搭配了同級競品作為測試對照,使用車款則是BMW 3系列(F30),配胎規格為225/50R17。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現場的灑水車已將賽道路面噴至濕滑狀態,接著就教練指示將車速提升至80km/h,並於原廠所設定的煞車點重踩煞車,除了可測出輪胎的煞停距離,重煞的過程中也能感受經由輪胎傳遞至車輛的穩定度;UC7一共會測試兩次(一次練習一次實戰),接著再換成同級競品測試一次,煞停數據則會以車內架設的Vbox為成績依據。

UC7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競品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車內視角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UC7在重煞的過程中可感覺到方向盤沒有多餘的拉扯,整個煞停過程一氣呵成,給人還不錯的信心感,最終車輛的煞停距離為27.2公尺;接著換成同級競品,同樣加速至80km/h後重煞,過程中多了些不穩定感但仍在可控範圍,做出的煞停距離則為28公尺,由此看出不論是穩定度與煞停距離UC7都略勝一籌。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等待所有人完成測試後,原廠人員也將大家的煞停成績做出統整結算,計算過後UC7的平均煞停距離為27公尺,同級競品則是28公尺,兩者剛好相差1公尺,可別小看這1公尺距離,1公尺對於事故發生與否或是輕重都會有不小影響。當然測試結果是一回事,畢竟此時輪胎狀態與胎紋深度等條件都在最佳時機,輪胎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與磨耗,性能肯定會隨之衰退,所以行經積水路段還是降低車速,並保持好安全距離才是上上策。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UC7第二關要測試的是溼地操控,這也是整天活動的最後一道測試關卡,原廠選用Bira賽道其中一個帶了點下坡的大型U彎做為測試地點,並且同樣有同級競品作為對照。測試方式也很簡單,先在入彎前的直線將車速提升至60km/h,入彎後放掉油門僅靠方向盤維持車輛動態,此時就能直觀的感受出UC7與競品之間的差異。

UC7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競品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車內視角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面對如此濕滑的路面,UC7在彎中明顯能保持著輪胎的抓地力,即使重心逐漸向外側偏擺輪胎開始發出細微叫聲,但方向盤仍可以依照想法進行角度修正,讓車輛維持在正常的過彎路線上;接著換成競品,一入彎車輛同樣開始向外側偏滑,但明顯抓地力就不如UC7,屁股開始有較大幅度的滑移,此時就必須不斷修正方向盤讓車輛保持穩定,避免車輛真的失控,兩相對比UC7在彎中的抓地力與循跡性都無懸念的勝過競品,給人十分足夠的信心感。經過這兩道濕地關卡體驗,我認為UC7面對溼地路況確實有著水準之上的發揮。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結束了CC7、UC7整天的測試環節,最後馬牌還特別安排了專業教練,駕駛著裝上SC7的C 63S帶大家來一趟刺激的賽道體驗,由於我剛好排到第一組上車體驗,或許是為了節省輪胎,畢竟教練至少必須跑個10來圈,感覺教練並沒有發揮出全力,過程中SC7都穩穩的將車輛黏在地上,並俐落地劃過每個彎道,想必SC7搭配C63 S的極限與本事肯定不止如此啊。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總結整天的試胎體驗,七世代胎款無論是CC7還是UC7在各自擅長的部份都有著如預期的水準表現,其中UC7在濕地的發揮更是讓我印象深刻,也著實達到了產品本身相當注重的溼地性能訴求,先扣除尚未體驗到的PC7,其實一路從入門CC7、中階UC7到高階性能取向的SC7,七世代產品可以說是各司其職、特色鮮明,消費者只要大致了解各胎款的特點,就可以清楚地依照自身使用需求來選擇合適胎款。


回文抽獎活動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七世代升級有感,操控、濕地全面進化!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 的看法或是實際使用心得,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馬牌原廠「防水背袋」,共1個名額並採隨機寄出方式。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3年7月14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會員名稱
馬牌原廠「防水背袋」 ytzhenry

◆抽獎實況影片:
輪胎是車輛最值得投資的一項部品,在移動過程中安全的到達目的地,看了UC7的測試,覺得是條能全天候使用不錯的胎
luxju
體驗過,UC6 SUV的美好,期待UC7出SUV版本
輪胎很重要,換好一點比較安全,我也要換UC7。
可惜UC7已經沒15吋,老車改來用新的CC7
醫藥界打滾時而與妻探索世界,藥師Kim
林恩
CC7不錯喔,價格也比較便宜
Continental的胎一向不錯用
新世代感覺又更棒了
兩三個月前輪胎中釘,剛好又接近警戒線了,忍痛換掉,之前有打算換UC6沒換成,這次就換成UC7,比起舊胎真的是軟Q很多,至於濕抓,下雨天我還是開慢點好了,安全第一
林恩
濕地真的不賴,但確實雨天還是小心點好
WarmTea
請問尺吋價格換起來多少,謝謝
下一條胎可以考慮
Continental CC7、UC7 泰國試胎體驗 濕地很優~~又有胎可以換了
從馬牌UC7上市開始,我就關注他,因為小弟的Mondeo 的輪胎蠢蠢欲動,進入換輪胎的階段
做了功課後, 把自己的需求:寧靜/舒適/濕抓合併了一下,就是他了.

就在昨天換上了UC7/225/50/R17, 一路開回家的感受就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期待接下來的使用體驗,不會讓我失望~~~~
很喜歡這類的試胎文章,希望能多點這類的客觀評測
讓我們在換輪胎時能有參考依據
林恩
感謝支持,之後會再安排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