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讓我內心陷入掙扎的逸品,是這把來自左岸的GAS海軍版21吋棍。之前常逛左岸的幾個甩棍論壇,我知道GAS算是左岸甩棍的頂點,而這海軍版,是做出來跟美國ASP的海軍版互別苗頭的。ASP的海軍版是專門為美國海岸巡防隊(Coast Guard)設計,特別強調耐鏽蝕能力,據說可以丟在海底好幾年都還可以撈上來正常使用故得名。這GAS海軍版在左岸同好間頗負盛名,他的價格不貴,大約只要ASP同級產品的1/3,但產量有限,每次一上市就馬上被搶購一空,算是價格不貴但甚難入手的逸品,入手難度不輸給EKA。
這回我的朋友好不容易才搞到一根,問我要不要於是我就直接跑去看了。

握柄長約20cm,上頭包覆的泡棉手感偏粗硬,包覆的很札實,不像便宜貨那麼容易翻開或翹起來,這個我用力掰也掰不開,靠尾蓋那頭的泡棉還很貼心的導了角,這裡通常是泡棉握柄最脆弱的地方。握在手上的感覺不能說舒服柔順,但會讓你很有握著一把武器的感覺,札札實實地體會到它的存在。

GAS海軍版的一大特色,就是這個銅質尾蓋徽章,看起來有種渾厚的滄桑感,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裝飾品,但卻大大提升了品牌的辨識度,甩棍這種東西原本大都長得一個樣,沒出棍看到棍身上的刻印之前,除了EKA、老莫等外觀獨具特色的棍子之外,大概都很難看出這根棍子出自何門。這個尾蓋徽章除了提昇品牌辨識度,也讓棍子不必展開,就有賞玩的樂趣。

棍子展開來就是一把看來尋常的21吋鍍鉻棍沒啥差別,但特色就藏在細節裡面。

左岸的棍子有個特色,那就是打擊頭通常是不黏死的,這樣很方便拆卸保養,只要把打擊頭拆下來,再從尾蓋反方向推出棍身即可,甩棍這種東西其實構造簡單得很,大部分解後可分成六份,看起來技術層次不高,但決定棍子是逸品還是凡品的關鍵都在細節裡頭,而不在一些眾所周知的地方。

攻擊頭、尾蓋、鋼卡的特寫,值得注意的是藏在棍身中不外露的部分(尾蓋內側、鋼卡)處理得都蠻乾淨滑順的,這點就左岸產品來說很難得。

之前在左岸論壇就知道,這GAS海軍版的特色在於極端耐鏽蝕,連棍身內壁都有做防鏽處理,我特地用隨身小電筒照亮內側來拍了幾張照片,發現果真如此。
握柄內壁,看起來有點髒髒的不過不是髒汙,而是電鍍前沒把握柄內壁拋光乾淨,因此原本鋼管內壁粗糙表面在電鍍後因為反光不均勻而看起來不乾淨。

棍身中段內壁:

棍身前段內壁,棍身中段跟前段內壁看起來就乾淨多了。記得曾在左岸論壇看過評論說GAS海軍內外如一,內壁跟表面處理到相同程度,不過這點我保留。

打擊頭跟棍身的表面處理就沒話說,電鍍要鍍得漂亮的話,在電鍍前就得把金屬表面處理乾淨才會漂亮,若在電鍍前沒有把金屬表面不平整、有刮傷的地方處理掉的話,那電鍍並不能遮蓋這些瑕疵,反而會在反光下讓金屬表面原來的瑕疵變得更明顯,表面鍍亮鉻看起來銀光閃閃賣像佳,但若細節沒處理好反而是見光死。這GAS海軍版的表面在我看過的棍子當中算處理得很仔細的,把電鍍的質感發揮得很充分。

這表面鍍層的顏色並非是閃亮的亮銀色,而是稍微偏黃的銀色,雖然沒那麼亮眼,但不流於俗豔,反而有種深沉滄桑的風情,越看越是被它吸引住。


打擊頭的螺絲較一般甩棍來得長些,約1.5cm,在沒上膠固定的狀況下,比較不怕鬆脫掉落。

那天我恰巧帶了ASP21吋外加ASP西洋棋尾蓋出來,就順手把西洋棋尾蓋套在GAS海軍版的握柄上,結果居然絲絲入扣,百分之百地吻合。下圖左邊是GAS海軍版+ASP西洋棋尾蓋,右邊則是ASP21吋,中間是被我轉下來的GAS海軍版尾蓋。

不過反過來把GAS海軍版尾蓋裝到ASP握柄上就差了一點點,雖然螺牙吻合但會有一個小段差露出來。以我的作法來說,這個小段差可以靠放入一個鑰匙圈來填補起來,不過說真的,為何要拿GAS尾蓋去套在ASP上頭呢?拿ASP推出的西洋棋尾蓋或防脫手尾蓋用在GAS身上倒還不錯,因為GAS並沒推出類似配件。下圖左邊是GAS海軍版+ASP原廠尾蓋;右邊是ASP21吋+GAS海軍版尾蓋,中間是ASP西洋棋尾蓋。

然後朋友手邊剛好有野人谷錐形攻擊尾蓋,拿來套在GAS海軍版身上居然也OK!看來GAS雖然沒有推出甚麼尾蓋配件,不過至少可以拿ASP跟野人谷這兩個牌子的尾蓋配件來用。

這GAS海軍版21吋的重量是488g,以我的標準來說算是中等。

比我的ASP21吋重18g,不過拿起來感覺沒差,我的感覺沒那麼敏銳。

比我的PSD18吋重92g,棍子的重量是個很微妙的東西,太輕了嫌它沒威力,太重了嫌帶著好累且拖累速度,目前我是認為棍子重量在300~500g之間差不多,以下太輕欠威力以及防禦時的抗衝擊力,以上嫌重拖累速度與體力。

以下兩張把GAS海軍版21(上面那把)與ASP21(下面那把)擺在一起近拍,讓大家看一下那表面處理的差異。

感覺上ASP似乎是把棍體表面做了震盪研磨之類的處理之後就直接送電鍍了,表面細微的凹凸在電鍍之後依然清晰可見,而GAS海軍版是有經過拋光之後再去電鍍,表面色澤、反光看來非常均勻。

再加一把PSD18吋鍍金版一起入鏡,PSD的表面也是處理得相當乾淨平整之後才去電鍍,因此反光色澤上也是很漂亮。不過在此我要特別聲明的是:我並不是在批評ASP的表面處理做得馬虎,而是之前寫EKA的時候我也說過,甩棍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軍品」而非「精品」,根本不必在意這種細枝末節的小地方處理得漂不漂亮,達到防鏽抗蝕的標準即可,身為甩棍最大用戶的軍警,也不會去計較這公發的棍子表面處理做得漂不漂亮,只要好用好保養即可。PSD跟GAS能注意到這些細節並且做到好這值得嘉許,但前提是他們的主要客戶,到底是軍警、還是把甩棍當精品蒐藏的一般人。

三棍合照,最上面的那把GAS海軍版的反光很明顯地沒有ASP21跟PSD18來得閃亮,但我喜歡那個內斂的鋒芒呀!

最後來張大合照,最上面那根是EKA21吋,這是熱騰騰剛到貨的(不過不是我的),最下面那把是我的老莫16吋,這張照片要放到最後,因為怕鋒頭被那把EKA21吋搶去啊。

對我來說這把GAS海軍版21吋純屬蒐藏,主要是衝著它中國第一品牌的響亮名聲,以及它在市場上的低能見度,而其本身的品質,也足以跟ASP、PSD並駕齊驅,價格更是只有ASP同級產品的1/3、PSD同級產品的1/2左右,CP值頗高,雖然我是不會拿來當EDC用,但作為蒐藏、作為見證左岸製棍工藝的進步來說,這根棍子還是頗值得擁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