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2916分
文章編號:89519068
個人積分:9882分
文章編號:89519094
yatungj wrote:
當然.真實作戰下,人會跑會動......還有其他情況會發生.
不只會動
且測距也是問題
不可能剛好75m.175m 300公尺
我只能想到用準星尖簡易判別距離區間
不過成功嶺大專集訓57步槍300公尺射擊時,當時看到準星尖比靶還寬就有點愣住


還有一種狀況是陰天天氣差175公尺靶有點濛濛
人的輪廓不明顯,那種也真不知如何瞄準
我1996-1998義務役步兵連步槍兵射擊時遇到或看到連上同袍至少看到幾種狀況(我退伍階級是上等兵)
彈匣簧力不足,超過15發以上射擊時無法順利上膛
彈匣底板卡住無法順利供彈(前面有人說過國造底板公差問題)
彈匣裝彈後沒有稍微敲一敲讓子彈對齊導致進彈不順
藥室生鏽沒清乾淨,造成無法拋殼,要退下靶場用通槍條弄出來
天候不良靶有點濛濛看不清靶的輪廓
職業軍人步科射擊次數更多,
遇到狀況也更多
個人告訴你一點心得 尤於子彈是雙排 可是 前後更是重要 彈頭是尖的 而裝彈時 可以明顯的看到子彈前後不一 這很容易射到一半卡住 此時的解決方法是從側面拍彈夾 重新上膛 如果在裝彈夾之前 以朝某地方拍擊 比方說頭盔 或水壺之類的 稍微敲擊一下彈夾的前面或後面 敲一敲 可以發現 子彈排列就遠比敲擊前還要整齊 嗯 至少不會說 有一顆子彈頭特別突出這類的情況 而射擊時 上彈就可以獲得相當明顯的改善 以上是打1200發的心得 另外 一把打到過熱 無法上膛 槍機不管怎麼猛拉猛放 就是沒辦法完全閉鎖 只好換另一把打.... 一般打靶比較不需要敲擊 因為只有6發 我打的全都是30發滿夾 送彈底板與彈簧有時候在滿夾的情況下會卡住 這時候只有第一發會被上膛 其他的原地不動 還要拍一下 敲一敲 的確是有差 我只打到第4個擔夾之後 就每一個彈夾裝上去之前 就順手往頭上敲一下
henry999 wrote:
槍在戰場真的效能很低,只是小部隊作戰而已,戰場火砲才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武器
真的看過1930年代中日戰爭影片
一堆中國兵衝鋒時被日軍子彈射倒幾位
換作歐洲戰場大概就是迫砲類攻擊
同樣射擊訓練,寧可學迫砲或40榴彈槍
個人積分:954分
文章編號:89520068
個人積分:9882分
文章編號:89520737
henry999 wrote:
我們是將準星拿下來車細,與300的靶同寬
打300算是進階,部隊在175打滿靶算可以了
車細...果然是比賽的作法
我們一般部隊應該只能用標準品
我也覺得175滿靶就夠用了,畢竟現代看戰爭紀錄片大都在175公尺內交戰
除非像中東戰場那樣空曠才有機會遠距交戰
且現代軍隊防彈衣是標準配備
175公尺中靶也是打中防彈衣.效果應該很差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更早期在成功領集訓打過30步槍(不知是啥,有人說是m1步槍,有些說是中正式,我以當時成功嶺自己聽軍械士的叫法為主)比較起來抵在肩窩時後座力比57更大,m16或65後座力應該更小
30步槍是M1903步槍
雖然都是7.62mm但是7.62x63mm 能量3820焦耳以上
57步槍是是7.62x51mm 能量3352焦耳以上
彈道應該更低深更好打才對
ekumo07666 wrote:
對付衝鋒最有效的是機槍。廹砲從下口令到砲彈落地起碼廿卅秒,衝鋒的人早不知道跑那去了。
機槍容易被火力壓制,會跟二戰國軍水冷機槍一樣被壓制
以前金門服役時排戰鬥射擊第一槍是T74機槍450公尺火力壓制雙人迷彩靶(敵人的機槍手)
當連上機槍手能打到450公尺雙人迷彩靶時我才知道機槍可以打這麼準跟這麼遠
但如果是機槍換成MK19 40榴彈槍時效果應該好一點
===============================
當兵前以為機槍是像藍波或是越戰片那樣亂掃射
個人積分:954分
文章編號:89520810
個人積分:9882分
文章編號:89520837
個人積分:954分
文章編號:89520885
個人積分:9882分
文章編號:89520897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