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時,民眾拿到65k2絕對是送死,因為不能加裝通用型瞄準鏡。

在軍訓時打過6發子彈,當時國防部長郝柏村,因為政策原因超重不用當兵,步槍甚麼型號早忘,6顆子彈卡在一條金屬條上,打完自動彈出,2戰時期步槍,對於我這樣的經歷來說,真有必要上戰場可以說沒戰技,沒經驗,沒體力,渾身是病,只會拖累....
Mike H
M1 Garand 漏夾必須裝足八發,否則卡不住。
kfc1780
我看內容,裝金屬條、打完自動彈出,怎麼看都像M1......沒想到還有這個問題
yatungj wrote:
當然.真實作戰下,人會跑會動......還有其他情況會發生.

不只會動
且測距也是問題
不可能剛好75m.175m 300公尺
我只能想到用準星尖簡易判別距離區間
不過成功嶺大專集訓57步槍300公尺射擊時,當時看到準星尖比靶還寬就有點愣住





還有一種狀況是陰天天氣差175公尺靶有點濛濛
人的輪廓不明顯,那種也真不知如何瞄準
我1996-1998義務役步兵連步槍兵射擊時遇到或看到連上同袍至少看到幾種狀況(我退伍階級是上等兵)
彈匣簧力不足,超過15發以上射擊時無法順利上膛
彈匣底板卡住無法順利供彈(前面有人說過國造底板公差問題)
彈匣裝彈後沒有稍微敲一敲讓子彈對齊導致進彈不順



藥室生鏽沒清乾淨,造成無法拋殼,要退下靶場用通槍條弄出來
天候不良靶有點濛濛看不清靶的輪廓

職業軍人步科射擊次數更多,
遇到狀況也更多
個人告訴你一點心得 尤於子彈是雙排 可是 前後更是重要 彈頭是尖的 而裝彈時 可以明顯的看到子彈前後不一 這很容易射到一半卡住 此時的解決方法是從側面拍彈夾 重新上膛 如果在裝彈夾之前 以朝某地方拍擊 比方說頭盔 或水壺之類的 稍微敲擊一下彈夾的前面或後面  敲一敲 可以發現 子彈排列就遠比敲擊前還要整齊 嗯 至少不會說 有一顆子彈頭特別突出這類的情況  而射擊時 上彈就可以獲得相當明顯的改善 以上是打1200發的心得 另外 一把打到過熱 無法上膛 槍機不管怎麼猛拉猛放 就是沒辦法完全閉鎖  只好換另一把打.... 一般打靶比較不需要敲擊 因為只有6發 我打的全都是30發滿夾 送彈底板與彈簧有時候在滿夾的情況下會卡住  這時候只有第一發會被上膛 其他的原地不動  還要拍一下 敲一敲 的確是有差 我只打到第4個擔夾之後 就每一個彈夾裝上去之前 就順手往頭上敲一下
henry999 wrote:
槍在戰場真的效能很低,只是小部隊作戰而已,戰場火砲才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武器

真的看過1930年代中日戰爭影片
一堆中國兵衝鋒時被日軍子彈射倒幾位
換作歐洲戰場大概就是迫砲類攻擊
同樣射擊訓練,寧可學迫砲或40榴彈槍
henry999
迫砲用在打戰甲車頂部及躲在掩體壕溝的人,從上攻頂,殺傷範圍對人是很可怕的如在再加上無人機觀測,制導砲彈,直射鍊砲加編程彈這些對人一樣很可怕
ekumo07666
迫砲用的機械空炸信管二戰就有了。在步校的時候教教官示範一發,結果不知是設定錯誤還是信管失效,落地才炸。教官說空炸是特殊彈藥,一般步兵師不會碰到。
hx135cb750 wrote:
不只會動且測距也是問...(恕刪)


突擊步槍主要交戰距離在100米,所以準星是以175為主
它彈彈與25歸零一樣瞄那打那

打300有2個方式調準星高度或不調瞄肩部,如你的圖片位置
我們是將準星拿下來車細,與300的靶同寬

打300算是進階,部隊在175打滿靶算可以了
迫砲這武器可在google打搜尋,迫擊砲對人員威脅
我也在步校受兵器連訓,我是106無座力砲,也在步校受過81砲訓實彈在里港河床打實彈

裡面可點入看看,國軍寫的及共軍迫砲
台灣需要的是新型砲塔式迫擊砲車,可直射及曲射


當共軍武器是這樣,步槍短射程怎麼打,你只能利用地型比它遠及精準武器才能打到它


這是共軍車載迫擊炮的射速!可直射,曲射
換裝的是憲兵不要的m16所以也不知道65手感是怎麼樣,不過目視看起來65小一號(下屏東基地時看空軍仔防砲的65的感覺)

空軍仔65外表偏綠色塑膠感重感覺是小一號的m16

對小兵來說,重量輕比較重要

更早期在成功領集訓打過30步槍(不知是啥,有人說是m1步槍,有些說是中正式,我以當時成功嶺自己聽軍械士的叫法為主)比較起來抵在肩窩時後座力比57更大,m16或65後座力應該更小


m16比原來的57輕多了,對小兵來講重量比較重要


我們這種沒多打過幾發子彈的防砲拿著半麻膛的爛槍都能不打地瓜面包打中靶紙,所以不管啥槍都算準的了



tom812 wrote:
除了刺槍之外,我寧可...(恕刪)
henry999 wrote:
我們是將準星拿下來車細,與300的靶同寬

打300算是進階,部隊在175打滿靶算可以了

車細...果然是比賽的作法
我們一般部隊應該只能用標準品
我也覺得175滿靶就夠用了,畢竟現代看戰爭紀錄片大都在175公尺內交戰
除非像中東戰場那樣空曠才有機會遠距交戰
且現代軍隊防彈衣是標準配備
175公尺中靶也是打中防彈衣.效果應該很差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更早期在成功領集訓打過30步槍(不知是啥,有人說是m1步槍,有些說是中正式,我以當時成功嶺自己聽軍械士的叫法為主)比較起來抵在肩窩時後座力比57更大,m16或65後座力應該更小

30步槍是M1903步槍
雖然都是7.62mm但是7.62x63mm 能量3820焦耳以上
57步槍是是7.62x51mm 能量3352焦耳以上
彈道應該更低深更好打才對


ekumo07666 wrote:

對付衝鋒最有效的是機槍。廹砲從下口令到砲彈落地起碼廿卅秒,衝鋒的人早不知道跑那去了。

機槍容易被火力壓制,會跟二戰國軍水冷機槍一樣被壓制
以前金門服役時排戰鬥射擊第一槍是T74機槍450公尺火力壓制雙人迷彩靶(敵人的機槍手)
當連上機槍手能打到450公尺雙人迷彩靶時我才知道機槍可以打這麼準跟這麼遠
但如果是機槍換成MK19 40榴彈槍時效果應該好一點
===============================
當兵前以為機槍是像藍波或是越戰片那樣亂掃射
當時成功領庫房放的是這種57帶腳架的機槍

就是有自動擋的57步槍而已(應該算是班用機槍吧?)





hx135cb750 wrote:
30步槍是M1903...(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就是有自動擋的57步槍而已(應該算是班用機槍吧?)

是班用機槍沒錯,步槍連步槍班的自動步槍兵配備
M1918自動步槍下一代,M249輕機槍上一代(但我連上下基地時
是用65K2加兩腳架射擊)



M14A1我沒看過,但我在成功嶺大專集訓時有跟鄰兵換他的有全自動鈕選擇的M14拆來看
就是板機組讓槍機步被勾住而連續動作



這邊也有說明
成功嶺上的印像還有這個

應該是當時開始退役不要了吧?

幾十上百的用鐵鍊串著,日晒雨淋都生銹了,比狼狗大一點,但砲座沒有這麽大而長



還有這個,呆北聳喜歡這個,到福利社買好買滿

我說為啥要買那麽多?呆北聳說這不是台中名產嗎?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成功嶺上的印像還有這個

應該是當時開始退役不要了吧?

75山砲
我弟1718梯在馬祖下部隊時(1994年)
還有用在驅離射擊
後來他連上就換105砲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