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引擎的最大難點在於材料科技,薄薄的扇葉在超高溫下高速旋轉,還能不損不壞不變形,用什麽材料才行?材料科技沒有捷徑,只能通過大量的實驗,逐個逐個材料組合的試出來,這要耗費長時間與巨量金錢。這也就是為什麽中國軍事在其他方面追得快,而飛機引擎發展得比較慢的原因。
最重要的地方如上面各位大大所說,材料現在,中共可以做得出飛機引擎,但是由於冶金技術不如歐美,所以歐美戰機引擎壽命假設有3000小時,中共製的只有1000小時。但能做出來總比做不出來好,只要能做出來,就多做很多引擎出來替換,那就是燒錢的比賽了。
世界上能製造飛機引擎的國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最少都研發百年有餘了小日本從明治維新就開始船堅炮利也造出過不錯的引擎但是工藝技術始終無法超越歐美列強德國在戰爭末期都直接送噴射機設計圖給小日本了小日本造不出來就是造不出來中國用40年的民生蕭條來換取軍事工業也就只能做個一般般的東西出來還得靠前蘇聯的科技才有點搞頭而台灣你打算花多少代價去換一顆噴射引擎?光是噴射引擎的燃燒室材料就是門大學問了在超高溫度下不能溶解在超高壓力下不能爆裂這種治金技術在各國都是軍事機密先把這東西弄倒手再來談製造飛機引擎吧
對台灣而言,要花大錢花時間做研發的東西向來是不做的!不要說飛機引擎,光說船的引擎就好,台灣好歹還有點造船工業,還國艦國造,但台灣會做船的引擎嗎?只要上網查一下就可以知道台灣戰艦引擎,不是美國就是瑞典都是國外進口的!在台灣的文化,只有 "製造" 的理念,沒有 "研發" 的觀念!也因此導致沒有什麼強項的商品可以拼出口(只會做藍白拖鞋,最後還把廠移出去),所以GDP就.......
edenchan29 wrote:難在材料機械為工業之母材料為機械之母 是的~引擎核心技術就是渦輪葉片材料及結構~這玩意是有大量實驗及經驗累積出來的"眉角"~砸錢絕對少不了 但只有砸錢 還是不夠的~舉世有能力開發出先進戰機引擎的國家~基本上就十根手指上下 而且又因為規模關係~最後還是可能選更通用的引擎來使用~即便中國和台灣很擅長搞仿製及逆向工程~但沒有相近的工業底子 還是做不出來的~外型可以仿 成份可以所差無幾 但做出來就是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