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於開發下一代國造新戰機 不知道進度如何??

Jimmy Dai wrote:
20000磅....花錢去買1088,結果還是短腿的IDF II

台灣能像韓國那樣吃得開...拿到F414發動機再來說吧....


看來是沒看過討論串內容就開槍

裏頭都只是一些基礎技術開發而已

會不會跳太遠了?
Jimmy Dai wrote:
10年,那時候應該輪(恕刪)


就算國家要研發也不會去玩閃電同級的戰機,這叫沒事找碴砸自己。

這些都是公開的資訊,下一代戰機到底要不要建案那是看後面的中期研發目標和結果決定,現在講什麼都沒有意義。

當初就說了2024年才只是初期,中期要花10年。中期都沒開始,談這些幹嘛。

再說了,研發過程轉向的事也不是沒發生過,擎天載具不就是液態發動機防空飛彈轉向反艦飛彈的成果。

想要什麼研發案都成功,那才是莫名其妙的想法。

合理的評估風險與研發時程才是正確的專案研究,如果不能接受任何風險的研發案,就代表研發門檻不高,沒有什麼突破性可言。

戰機的眾多子系統,電子,匿蹤,雷達,發動機,分別拆分到陸基與海基武器,空中無人機與巡弋飛彈都有用途。

國家要投入那就不要半途又來來回回,舉棋不定才是最糟糕的管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