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飛彈等2款高攻擊型無人機中科院首曝光

純好奇,以前的翻譯明明叫「遊蕩彈藥」,現在為什麼要改名為「巡飛彈」?
天衣神水 wrote:
新聞來源:「研發中」...(恕刪)
軍盲有問:

“巡飛彈”不就是巡弋飛彈

為什麼不直接稱巡弋飛彈!?
天衣神水
請參考14樓
fujinla_001 wrote:
是人家有我也趕快做出...(恕刪)


我是覺得重點在於,裝備損壞責任問題
不然最後也淪落為在庫清點的裝備
長官來督導就拿出來念一下報告詞.....
BUCK wrote:
純好奇,以前的翻譯明明叫「遊蕩彈藥」,現在為什麼要改名為「巡飛彈」?


「巡飛彈」是解放軍的說法,已經被罵了,軍方正式的命名應該是「滯空攻擊彈藥」(loitering attack munition),是國防部、中科院的新聞稿沒有弄清楚。

台版彈簧刀以中共「巡飛彈」名之 專家批軍方參謀怠惰
trooper62
原來老鼠!連個名稱都會出包,拖出去砍了![挖鼻孔]
天衣神水
[^++^][^++^][^++^]
就說「巡飛彈」這種意義不明的名稱是怎麼來的?讓人容易把巡弋飛彈搞在一起
「滯空攻擊彈藥」從字面看起來就很清楚它的作用。

唉!國防部最近出的包夠多了,重點是主官管還一副毋要毋緊的樣子看了就有氣!
天衣神水 wrote:
「巡飛彈」是解放軍的...(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就說「巡飛彈」這種意義不明的名稱是怎麼來的?讓人容易把巡弋飛彈搞在一起
「滯空攻擊彈藥」從字面看起來就很清楚它的作用。


軍方和中科院的人可能常常看對岸的文宣,所以就直覺的用了「巡飛彈」這個名詞,卻忘了自己有個正式的命名「滯空攻擊彈藥」(loitering attack munition)。

其實「滯空攻擊彈藥」(loitering attack munition)也是英文直譯而已,有點饒舌,感覺上直接用「滯空彈藥」也是行得通,「彈藥」本來就是用來「攻擊」敵人,無需再強調「攻擊」兩字,比較簡潔。
BUCK
其實原來有人翻的遊蕩彈藥也是不錯[笑]
天衣神水
loitering翻成 "遊蕩" 也是可以 [^++^]
這種類似彈簧刀的小型自殺無人機看來體型不大,扣掉動力系統及偵測系統戰鬥部裝藥量應該很有限,殺傷力及威力頂多能對付步兵或輕型車輛,個人認為完全是個雞肋。要對付已登陸且在10公里內的敵軍155榴彈應該就夠用,而且威力更強!我是完全看不懂開發這玩意兒的邏輯與效益何在。
真要對付步兵,可重複使用的四槳葉中小型無人機搭載可控制的轉輪榴彈槍其經濟與作戰效益可能更好。

台灣更需要的,可能是大量使用汽油引擎動力(續航較遠),戰鬥部裝藥較多,飛行速度快些,能成蜂群配合反艦飛彈對共艦實施飽合攻擊的無人機,面對這種無人機敵艦若以飛彈攻擊不划算,用機槍機砲若有漏網之魚撞上敵艦的雷達,就能破壞及削弱敵艦的偵測能力,有利於後續的攻擊。
可能比較有戰鬥力
SPITFIRE02 wrote:
這種類似彈簧刀的小型自殺無人機看來體型不大,扣掉動力系統及偵測系統戰鬥部裝藥量應該很有限,殺傷力及威力頂多能對付步兵或輕型車輛,


彈頭重量,標槍8.4 kg、拖式3.9–6.14 kg、NLAW 1.8 kg,打MBT不用太多藥量,重點在於彈頭的設計,這方面中科院要去克服,以Switchblade 600來說,飛行體總重22.7公斤,也是宣稱可以擊毀MBT。
SPITFIRE02
看新聞這類彈簧刀的彈體不大,推測戰鬥部頂多和紅隼火箭彈差不多,但紅隼大概只適合對付薄皮的目標,對主戰坦克應該是沒辦法!另外個人也認為它的戰鬥部可能不是要對付裝甲目標的錐形裝藥。
天衣神水
如果拿紅隼從MBT上方朝頂蓋打,能受得了的MBT應該非常之少。目前展出的台版彈簧刀從大小來判斷,大概只有Switchblade 300的等級,600比300要大上一號。
SPITFIRE02 wrote:
這種類似彈簧刀的小型...(恕刪)


軍種有需求 但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 自己看到國際怎麼玩 自己就開出來玩玩看

中科院看到 想搶單子 不然油水要被別人搶走了(ex:無人機國家隊) 所以自己馬上頭洗下去

我想事情大概就是這樣
天衣神水
彈簧刀這類武器是以偵察為主要目的,不是用來投射大量火力用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