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亂扯一通
不然國界幹嘛最好用天然邊界
就是不好通過和補給困難...(恕刪)
CCJ1128 wrote:
補給能力 是力量碰撞後的結果......(恕刪)
只考慮渡河或是渡河補給能力,俄羅斯是沒問題的。問題在於能否保護補給線暢通。
就現在獲得的訊息,烏克蘭並不打算畫河為界,也沒打算將部隊轉移到烏東。
假設到2024年底,俄羅斯靠自己的部隊一路推進到聶河,拿下大部分聶河以西。
烏克蘭還有多少部隊能在聶河以東布陣?? 防空能力剩下多少?
該保北邊的首都、還是保南邊港口??
如果烏克蘭想要同時保住多個地方,這反而符合俄羅斯期待的結果。


回過頭看,俄羅斯去年的大撤退,就是做了明智的決定,在補給/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收縮戰線保存實力。
烏克蘭的大反攻失敗,失去大量有生力量/防空武器。以防守任務為主的北約顧傭兵,都在第一線面對俄方的炮火。
相比較下老毛子的補給能力/兵力顯得充沛。
俄羅斯在前期打得非常保守,基輔馬照跑、舞照跳,不太符合常理。
不談精準打擊那些...
光是發電廠/高壓電塔/輸配電線路/變壓站/天然氣管道/天然氣相關設施....這些不會動的設施 ...戰爭打了2年多,這些設施都還好好的,大毛拉垮,也沒拉垮到這個程度。
大毛可以打擊烏克蘭的補給能力,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