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海軍康定級艦戰系提升法專家已抵台整合中科院海劍二防空系統

天衣神水 wrote:
先前傳出中科院參考MK-41後依其概念重新設計了華陽垂發的安全系統並且經過海軍認可,洛馬就警告中科院不得仿製其中的零組件,在沒有談好授權的情況下洛馬不會供應相關零件讓中科院自行生產華陽垂發


這樣說法覺得怪怪的, 國內自用若不涉及外銷, 洛馬真警告應可以不甩, 何況洛馬雖有在台灣申請關於垂發安全機制相關專利, 但也僅維持幾年後就不繳錢維護而喪失權利, 暨喪失權利, 表示在台所申請專利技術已成為公共財, 大家都可以照抄, 只是抄出來效能好不好而已, 除非這瘪照抄或說高仿來的零組件還需要比方洛馬的獨門控制軟軔體等, 中科沒法抄只能向洛馬買, 洛馬從訂單裏就猜你台灣要搞什麽而抓住把柄

====
具有廢氣排出管之飛彈發射器室及飛彈發射器室系列
Missile launcher cell with exhaust gas uptake ducts, and array of such missile launcher cells

公告號: 521143
申請人 洛克希德馬汀公司 (美國);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US)
當前專利權人 洛克希德馬汀公司; LOCKHEED MARTION CORPORATION
發明人 喬治 希皮 (美國); CIAPPI, JORGE IGNACIO (US)


優先權 國家 優先權號 優先權日
美國 09/892,839 E 20010627
摘要:
一種長形飛彈發射器室,其結構係設計成可以排配成複數飛彈發射器室系列。該系列之每一飛彈發射器室係包括一支撐結構,讓支撐結構係容納一飛彈膛座。每一室亦包括各自的煙囪及廢氣空間,使其可以各別單獨使用。由於每一室係具有各自的飛彈廢氣排放性能,因此不需要為了提供廢氣排放路徑而在一飛彈發射器系列中保持一個或多個隔室留空。
An elongated missile launcher cell is structured to allow arraying into multiple-cell array. Each missile launcher cell of the array includes a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accommodates a canisterized missile. Each cell also includes its own chimney and exhaust gas plenum, so that it may be used individually. Since each cell has its own missile exhaust capability, there is no need to keep one or more bays of a missile launcher array vacant to provide for venting of exhaust gases.
天衣神水 wrote:
花了這麼多時間整合MK-41和迅聯,現在卻把兩套MK-41晾一邊,直接投入法國入的懷抱也算是奇事一椿,代表華陽垂發至少有三個成型的產品 (海軍不愛的、洛馬參考版、法國參考版)。


震海最後傳出來的配置是可搭載24管的MK41, 若是用海弓三也就只有24發, 若要面對飽和攻擊應該不夠, 曾有人提及MK41每個CELL可塞的下4發海劍二, 但從沒有媒體提過海劍二曾在MK41上成功實證, 且就算MK41每管塞得下4發海劍二, 還要其他用不專業講是類似隔板東西放入MK41的CELL裏

理論上海軍接下來研究6500噸級, 以海軍向來6的倍數, 豪華點下代主力水面作戰艦自製可以是6艘驅逐+12艘通用巡防艦, 所需要採買的MK41垂發32管模組至少18座

而自研的華陽垂發可以就是上述18艘6500噸級+12艘輕巡+6艘康定, 共36座16-32管才盡可能最大化成本效益
海軍選用MK41
主要是要能發射標準飛彈

海弓三或許能裝進去MK41
就算性能勉強達標
但每年產量能夠滿足(陸軍與海軍)的需求?
防空型少說要32~64枚海弓+32枚海劍2.來滿足需求

整個數量足夠後
還要再加上一定數量的備用彈
lordkon wrote:
海軍選用MK41
主要是要能發射標準飛彈


標二飛彈若要用在mk41應該要重新購買, 現有海軍的標二是用在發射臂系統, 搭配型號應不一樣, 用在mk41至少是標二RIM-66M-2, 而用在發射臂的標二如RIM-66L for mk26等, 軍方會想用海弓三, 當然跟費用有關,

2016美國賣給日本246顆還有其他系統的標二block IIIB平均售價超過3百萬美金每顆, 至少每顆單價超過二百萬美金應無懸念, 加上這幾年通膨, 自家若要買標二恐怕也只能少量買

海弓三或許某些性能略差標二新一代批次, 但費用卻便宜許多, 幾年前曾看過僅弓三彈體價格二千多萬台幣上下的資訊現找不到, 至少新購標二每顆應可抵弓三飛彈二顆, 其次跟美國買新標二, 還得顧及美國生產業者產能供應鍊能否滿足, 而自家若要購海弓三, 預估海空戰力特別條例去化分年預算, 應在2026年陸基弓三擴產接近尾聲時就有閒置產能可投入海弓三生產

但正常來說MK41真要列入海軍正式量產採購, 覺得最快恐也得等到2030年後, 反正中科院商購引進2套MK41, 其中1套應可裝入2024或2025年開造的6500噸級原型艦標案(估計) 配置上

且mk41也是能夠裝垂發反潛火箭VL-ASROC, 這向美採購還較標二便宜, 或許MK41套件以32管模組為例, 配法也許是標二8枚, 16枚海弓三, 以及8枚反潛火箭搭配
=====
WASHINGTON, Jul 19, 2016 - The State Department has made a determination approving a possible Foreign Military Sale to Japan for SM-2 Block IIIB Standard missiles, equipment, and support. The estimated cost is $821 million. The 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delivered the required certification notifying Congress of this possible sale on July 15, 2016.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has requested a possible sale of up to two hundred forty-six (246) Standard Missile (SM-2), Block IIIB Vertical Launching Tactical All-Up Rounds, RIM-66M-09. This request also includes MK 13 MOD 0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 Canisters, operator manuals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U.S. Government and contractor engineering, technical and logistics support services. The total estimated value of Major Defense Equipment (MDE) is $685 million. The total overall estimated value is $821 million.
lordkon wrote:
海軍選用MK41主要...(恕刪)


恐怕更多,不只海標準,包括美國的反潛火箭阿斯洛克,海叉叉,海158C。我國的海弓、海劍、雄風、二型、三型、未來海雄昇,上面這些彈體結構如果要上VLS都要定型。

海軍如果敲定,以後都會按照這個規格來製造。這是一個國家體系。

當然台灣自製VLS以後沒有道理再被卡這種裝備,不過也帶動整個武器體系相容性的走向。

如果說康定和別人不相容那可能就是這艦的獨立性X想不開O,以後海軍應該是要一個取捨。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小客5509
標二跟反潛火箭直徑14吋, 海弓三應與弓三相同直徑約15.75吋
TW Energy
雄三帳面上的尺寸數據,不會比戰斧飛彈大。戰斧都塞得下去MK41。
美國說我有更貴的SM-6
要不要考慮一下

短期內(5~10年)先把海劍二搞定再說
弓三就留給飛彈部隊

畢竟在陸地上
飛彈要搞多大顆都可以
學S-300拿來對地打擊也可以
不管啥構型,快把四根小牙籤換掉吧
新兵海陸,剛好遇到台海危機,86年退伍,那時康定級好像剛接艦
那時大陸好像是現代級驅逐艦,對比起來我方海軍沒比較差

現在人家裝備都不知道換了翻新幾代了
小牙籤還在堅守崗位
真不知這幾十年海軍那些高司單位到底是失職還是失能
66JOE
那四根小牙籤根本是裝飾品廢物[拇指向上]
小客5509 wrote:
這樣說法覺得怪怪的, 國內自用若不涉及外銷, 洛馬真警告應可以不甩, 何況洛馬雖有在台灣申請關於垂發安全機制相關專利.....


MK-41是商購案,在美國商業部核准出口時勢必要簽下一堆切結書,美國人怎麼會如此大意讓台灣只買兩具回去亂搞?智財方面的具結一定是少不了的。


小客5509 wrote:
曾有人提及MK41每個CELL可塞的下4發海劍二, 但從沒有媒體提過海劍二曾在MK41上成功實證, 且就算MK41每管塞得下4發海劍二, 還要其他用不專業講是類似隔板東西放入MK41的CELL裏.....


MK-41每個cell最大長寬皆25吋,就是扣掉canister佔去的空間,每個cell的寬度至少也不會亞於法國Sylver VLS 22吋的規格,劍二直徑7.5吋,加上折翼末端、加力器的因素也不會超過10吋,MK-41一坑四彈絕對不會有問題,也就是大小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在於介面的轉換,MK-41系統本來是一對一,現在變成要一對四,系統要擴充並且修正可依需求調整各cells是一對一 or 一對四,這個沒有原廠技術支援和金錢是做不到的。

來自MDC的資料



TW Energy wrote:
如果說康定和別人不相容那可能就是這艦的獨立性X想不開O,以後海軍應該是要一個取捨。


如果海軍、國防部不及早介入定出格規,康定級升級後的垂發系統可能會變成特有的「在世六具孤兒」,中科院如何確保未來20年的維修備料?妥善率堪虞 轉身遙望雷霆2000發射車中
海弓三已經整合到Mk41了,代表洛馬的支援有到位,整合國產武器介面應該沒問題,海劍二要整合到Mk41中問題可能是要重新設計1對4的發射箱,技術難度及費用可能比1對1的難度要大

不知能否直接從ESSM的MK-25發射箱做修改?但錢肯定少不了的,因為只有海劍二在用...
天衣神水 wrote:
如果海軍、國防部不及早介入定出格規,康定級升級後的垂發系統可能會變成特有的「在世六具孤兒」,中科院如何確保未來20年的維修備料?妥善率堪虞點點點 轉身遙望雷霆2000發射車中.(恕刪)


無所謂了。其實康定要搞,應該早個一些年頭,當年如果先行處理一些事情,後面一些震海的事情會比較清楚。可惜的是法國加上國內交相迫害。海軍沒處理康定,自然也沒拿到一些經驗值。

辛苦的把康定弄成綜合作戰艦。意思就填其他老前輩的坑,不然的話應該是阿嘶洛克和海劍二優先。這艘船裝個阿嘶洛克可以連續水鴛鴦,炸的不要不要的。

理論上來說康定這次改造之後,以後應該是不會再改了,時間到之後就送去拆船。海軍做了之後,十幾二十年之內不太會再動。特別就特別吧,也就那樣了。

國防部很多事情我們看不懂。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