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M60昇級,心理安慰成份居多?專家如是說

國軍M60昇級,心理安慰成份居多?專家如是說
國軍M60昇級,心理安慰成份居多?專家如是說
這麼說來,
只有部份M60昇級,再買進部份M1
才能平息爭議了


「依據《亞太防務》雜誌一月號報導及陸軍學術雙月刊的「國軍M60A3主戰車性能提升研改延壽之芻議」資訊推論,可分成「火力」、「防護力」、「機動力」解析。

一、 火力:

《亞太防務》指出射控系統將重新設計,砲塔採用電動式高扭力馬達,沿用雲豹30公釐鏈砲砲塔設計的經驗為基礎,用以改裝M60A3砲塔。可知在升級後,可能只有「電動砲塔」是部分超越M1A1的,且還不是最新已經換裝全電動驅動砲塔的M1A1版本。排除主砲威力及砲彈穿透力,105公釐砲的射擊預定線為2,000公尺,而120公釐砲則是2,500公尺,這兩者在有效射程上就有根本性的差異。

此外,升級後的火力連「史崔克」的M1128機動火砲系統(MGS)都不如(編按:輪式戰車),因為MGS使用可發射更高膛壓砲彈的M68A2式主砲,而M60A3是M68A1式主砲。

而媒體報導敘述加裝自動裝填機(編按:出處《蘋果日報》報導「中科院大轉型 打造成亞太M60戰車性能提升中心」),以因應兵源減少,讓戰車從4人降低到3人,李思平指出事實上這只是「把工作量和成本轉嫁給後勤」而已,而「每一輛戰車上裝甲兵的工作負擔又會加重」,包括監視、維護、敲履帶等各種雜事。

二、 防護力:

在裝甲防護完全沒有超越甚至「追平」的可能性,在芻議中提到的模組化複合式或反應裝甲以及裝甲側裙,其防護能力完全不及M1A1,更遑論與衰變鈾裝甲的後續版本相比。此外,中科院原本打算與外商合作,但因外商不考慮技術轉移,因此中科院決定自行研發。

《陸軍學術雙月刊》提到M60A3要改裝上高端的「全車正壓式NBC防護與空調系統」,如果確實依此改裝,確實是「部分超越」,因為M1A1只有部分加裝所謂可供應冷氣的空調系統(一般人常常誤會M1原始設計就含冷氣,其實沒有),但這對於戰力有多少提升?相當值得思考。

至於「主動式防護(APS)」或「雷射預警系統」、「乘員車外視覺系統」及砲塔自動洩壓設計等,理論上,中科院已經有雷射預警系統、車外視覺系統的成品,因此關鍵在於「整合及可靠度」,然而主動式防護和自動洩壓設計,則是最大的挑戰。車載的APS因對來彈探測時間短、反應速度極快,因此有相當地研發難度。至於自動洩壓系統,除非M60的砲塔完全大改造,包括切割與重新焊接,否則根本空間不足。

小結:

提升型M60A3可能只有全車正壓式NBC、雷射預警系統和乘員車外視覺系統超越M1A1。其中後兩項與作戰有直接關聯性,可提高戰場生存性,但根據李思平在2017年美國陸軍協會博覽會(AUSA 2017)現場觀察,對比它廠類似產品,中科院的車外視覺系統之畫面更新率,在解析度以及畫面更新率上仍有改善空間。

三、 機動力:

據《陸軍學術雙月刊》,軍方希望外購1,200匹馬力含以上的引擎,而這方面國際廠商都有現貨,因此不是問題,而據《亞太防務》報導,則也考慮金賓公司改良的950匹馬力引擎,令機動性不至於下降,甚至也達到了實質上性能提升。

不過,M1從最初的版本到現在的M1A2,都是用1,500匹馬力的AGT1500燃氣渦輪發動機,而「裝甲兵最重視的0~32公里加速性」,M1A1可以在7秒內達到,而M1A2可以在7.2秒達到,且極速分別可達72公里與68公里。相較之下,即便M60A3升了1,200匹馬力的柴油引擎,其0~32公里加速性大約為9~10秒,極速約60公里,唯較低的燃油消耗率,能讓M60A3巡航距離增加(約500公里),比M1A2的426公里(M1A1亦約在450公里)要長。

小結:

機動性方面確實「部分超越」。但是裝甲兵可能在戰鬥中不會感受到這些優勢,因為裝甲兵希望的是「可以快速進出陣地的能力,而不是跑得更遠」,畢竟以臺澎防衛作戰並不需要執行大縱深的攻擊行動。

先升級後自製兩階段實現戰車國造 專家:不看好

結論:

《蘋果日報》報導中官員稱M60A3性能提升後的「部分超越」是事實,但對於退役裝甲兵和根據許多現役裝甲兵的角度來看,改善後的收效相當有限。而這樣的性能提升,也只能超越一些針對現有M60A3做「小改延壽」的案例(例如泰國M60A3),但像是土耳其的M60T或李奧納多提出的M60A3改,則是「大部分未超越」,更遑論這樣的綜合水準離M1A1其實非常遠


土耳其昇級的砲塔

看起來空間還不錯
安啦,据可靠消息,共军的99和96装甲其实是硬纸板刷绿漆伪装的,实则不堪一击,M60不用升级一炮也可以打穿十辆99A。
注:纵向排练。
台湾南波万
呵呵,

台灣不知何時才能進入

團結和諧,凡事商議的境界

helloYM wrote:
安啦,据可靠消息,共...(恕刪)

helloYM wrote:
安啦,据可靠消息,...(恕刪)


能對付中國99 96坦克就成了,本來就不可能超過M1,要記得中國96 99坦克大改ˋ前還不如台灣的骨董坦克勇虎

Leetian wrote:
呵呵,台灣不知何時...(恕刪)


老兄,上面的根本不是台灣人,是大陸人,當然不喜歡台灣做正確的決定,M1太重了,根本不適合台灣



统一以后随便挑!
Leetian wrote:
呵呵,台湾不知何时才...(恕刪)

黑夜有雨 wrote:
统一以后随便挑!...(恕刪)



席皇上不怕解放軍起義??
voltes0 wrote:
“老兄,上面的根本不是...”
那位不用理它

“M1太重了,根本不適合台灣”

我說的是原發文
看來,台灣不買個幾台
永遠不會平息這個議題


(恕刪)
voltes0 wrote:
老兄,上面的根本不..

M1太重了,根本不適合台灣.(恕刪)


M60A3約五十噸, 接地壓力 0.87公斤/平方公尺....

M1A2約六十三噸, 接地壓力 1.06公斤/平方公尺....


若M1不適合, 那M60應該也沒好到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