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年直接進來關了台灣核武,什麼感受?

阻台灣研發核武 「好友」美國兩度翻臉

美國表面上是台灣的好朋友,翻臉卻與翻書一樣,態度囂張,台灣當局在美國大使面前,只能屈服讓步。台灣從1960年代開始研發核武,但早被美英掌握,台灣兩度被美國查禁,第一次蔣經國是行政院長,第二次蔣經國在總統任內死後不久,美國安排張憲義叛逃,對接任的李登輝總統下核武禁令。

在美國壓力下,1976年9月16日外交部次長錢復交給美國大使館一份外交節略,表明我政府不發展核武。但是美方仍不滿足,1977年3月26日,國務院要求美駐華大使安克志當著行政院長蔣經國面前,以口頭與書面方式,要求台灣停止研發核武,國府的書面回覆文字必須按照國務院版本。

美不提供核武 老蔣決定「自己來」
有首兒歌歌詞裡有原子砲轟隆隆,這其實是真的。早年國府曾希望美軍提供可由火砲發射的原子彈頭,供反制共軍之用,遭到美軍拒絕。大陸核子試爆成功後,促成蔣中正總統決心研發核武,國府內部有正反意見兩派,曾經擔任國府外交部長、總統府秘書長的王世杰,生前日記曾有吳大猷反對國防部研發核武,卻被國防部次長唐君鉑辱罵是漢奸的記載。

台灣向加拿大採購核子反應爐,按照王世杰的說法,採購是國防部主導。王世杰對於研發核武,也是態度保留,傾向不要開罪美國。

保密太差 動向都被美掌握
美國滲透無孔不入,根據美國解密檔案,台大歷史系系主任許倬雲向美方提供情報,許倬雲所提供的台灣研發核武情報,有部分經比對有爭議,譬如許稱唐君鉑反對研發核武,但比對王世杰日記所載卻非如此。國府內部保密太差,從美國解密檔案可以看到,台灣派專家出國找尋科技合作都被掌握,連英國人都知道台灣研發核武。

1970年代初期,尼克森總統推動與北京關係正常化,撤走駐防台灣的美軍核子彈頭。國府努力研發核武,這個企圖被美國發現,才有卡特總統第一次對台施壓,卡特放棄台灣,要與北京建交,卡特的核武禁令不考慮台灣安全,只考慮美國利益。

1977年台灣核武風波結束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寫備忘錄給卡特,其中稱命令台灣核研所終止重水反應爐研究計畫,關閉實驗室,美國對於台灣研發核武採取嚴厲措施,獲得預期成果。卡特讀過備忘錄後,簽下了一個字Good

低調繼續研發 張憲義叛逃曝光
1977年當時,蔣經國其實是對美國陽奉陰違,儘管口頭與書面保證不研發核武,中科院仍祕密研發,直到張憲義叛逃美國後停止。郝柏村1986年4月2日日記稱,核研所所長劉光霽報告,一旦奉有命令,可在短期內完成核子武器製造。證實台灣從1977年以來,持續研發核武。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病逝,張憲義趁隙叛逃,張向美國提供台灣核武機密,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丁大衛隨即來台,代表美方禁止台灣研發核武。郝柏村曾在日記憤憤不平地指控,這是中央情報局所為。經此事件,台灣暫時停止研發核武,未來是否可能重啟研發,沒有人能斷言






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兩顆原子彈而結束,就此開啟了世界強國的核武時代。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原來台灣也曾經有機會做出原子彈。但在將近成功的最後關頭,因為關鍵技術人物──中研院核研所的前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從小港機場拿著別人的護照出境,還帶走他的妻兒,台灣的核武研發計畫被迫喊卡。
核彈夾帶著超過17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炸到地表上,隨後蕈狀雲緩緩升起,將四周的生命全部吞沒;另一頭同樣是核彈試爆,就在一瞬間,路邊的貨車跟房子全部消失。

核彈的威力驚人,而其實台灣也曾經想發展過核武,40年前中科院讓反應爐運轉,讓燃料中的鈾238吸收中子,產生鈽239蒐集原子彈所需的原料;不過就差臨門一腳,被美國擋了下來,核工專家賀立維還親眼目睹美國拿走機密文件。

核工專家賀立維:「(美國認為)這個時候再不把張憲義接走的話,可能我們真的會做出來(核武),他們(美國)離開(台灣)的時候,有看到他們拎著大的皮箱,裡面裝的我相信都是文件」、「只是說跟著他們那批人後面,有看到水泥車。」

--------
美國人公然闖進一個主權國家
關閉了核武
而台灣人只罵叛徒
卻不罵叛徒的主人美國?
不是喪權辱國是什麼?
Rook3324 wrote:
阻台灣研發核武 「好...(恕刪)



嗨嗨! 早安你好呀~


吃早餐了沒呀?

還沒吃的話快去吃個早餐吧!

Rook3324 wrote:
阻台灣研發核武 「...(恕刪)

蔣經國在你身後準備面對

Rook3324 wrote:
阻台灣研發核武 「...(恕刪)


甚麼感受不重要,因為台灣不用五毛來說三道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