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
但是狗牙還是找不到好方法。

我覺得, 大家都用了, 乾脆點,

T5也用看看做一隻航太研究機,

這樣才能儲備研究能量。

下圖, F-5F 機翼上面那片板子 ( FENCE ), 如何 ?!
查了一下 WIKI , 同 狗牙 的功能 .
米格系統戰鬥機愛用的, 例如 mig-15 -17 -19 -21 -25 -31.

改變 T-5 L.E FLAP 結構為狗牙式, 工程及成本較大.
跟 F-5F 一樣. 按裝一片板子較簡單且便宜吧 ?!

當攻角增加時, 翼尖亂流開始往內側漫延, 使用 FENCE 隔流 或 狗牙渦流吹除後方亂流 後, 有效升力 增加 , 降低失速速度, 降落速度也可降一些.

圖 F-5F FENCE

圖 MIG-21 FENCE

圖 對岸 L-15 , 狗牙, 無 FENCE
莊孝爺 wrote:
F-5F 機翼上面那片板子 ( FENCE )


晚上在外玩耍只能用手機回。

請莊爺先過目NASA 做過T38 翼柵欄模擬。



注意左邊是沒裝置柵欄,很明顯的變化。

而翼根與機體交接處的柵欄,以文獻來看,

目的不太一樣。

我看明後天找看看f18測試文出來。





向T-50學習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莊孝爺 wrote:
當攻角增加時, 翼尖亂流開始往內側漫延, 使用 FENCE 隔流 或 狗牙渦流吹除後方亂流 後, 有效升力 增加 , 降低失速速度, 降落速度也可降一些.


M346在發展初期曾裝上翼尖小翼,勇鷹或者也可以試試看?

天衣神水 wrote:
M346在發展初期曾裝上翼尖小翼,勇鷹或者也可以試試看?

這類翼尖的小翅, 作用在降低 翼尖旋渦強度 ( 無法消除 ).
可以提升機翼升阻比, 降低飛機油耗.

在 長程 穩定姿態 巡航的 客貨機 上效率較顯著.

教練機 或 戰鬥機, 不時要在空中做各種動作, 時間又短, 就划不來.

這旋渦強度多大 ??
以前, 一架單螺旋槳小飛機, 飛過了 747 的尾流中, 失控墜落.....

圖 : 減速降落中的客機翼尖旋渦, 如果沒裝翼尖小翅, 旋渦會更強大.
我覺得討論有些地方跑的滿遠的了,我們目前的問題其實就一個如何把idf拉皮成教練機,走到這步難到去整形拉皮到一半跟醫生說我不幹了?你肯醫生都不會肯的。

而在這個點上的很多問題其實就要看後續如何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著書立論拿以前的有啥規劃出來說書了,我工作幾十年也寫過很多願景與經營報告,如何做的好做久的人當然知道,但現實環境與資源常常都是明知該投入而沒投入時間到了LP捏著也要上的,莫非你要跟老闆說這問題出在你沒有幹啥所以如何如何?乾五摳寧?

我當老闆後也常幹這種事,不然整天跟股東解釋我就飽了.............

進場速度快這點無解以前有很多討論現在靜待交付部隊測試後是啥結論,如果到達空軍拒不接機的程度那我們可以知道這貨沒救了。而空軍要是接受了那不管是笑嘻嘻的收下還是LP捏著收下那估計還是達到能用的程度,要注意這不是針對設計的教練機一定會有所取捨的。

而後座比前座高這件事我個人著實不懂的點在各位不都是軍迷甚至是資深軍迷,莫非不知道噴射式教練機差不多是從1977年服役的阿法發教練後才定型為目前這種座艙佈置?在此之前的教練機早一點的很多根本一樣高(國軍以前的T-33有誰看出來他後座有比前座高多少?),不然就是高一咪咪,在不然就是你濃我濃的雙座並列,教官不用巴後腦可以直接抬腳踹人了,而直接由現役機拉皮的日本T-2與TA-4E更可以看的很清楚,也是跟T-5差不多那種樣子,效果肯定沒有高人一截的好但也沒達到口誅筆伐的境界。

而教練/攻擊雙用性個人覺得現在扯還嫌早,精蟲數夠不夠都不知道扯生男生女跟做白日夢有啥不一樣?

我個人的卓見(更正是"拙")還是針對T-5的模擬能力,因為現代的教練機發展方向前面都提了,他要長的像教練、且真的是教練機,好飛、安全、經濟、不死人以外還要具備能模擬現役機的水平(T-50的影片有說能模擬匿蹤機)。簡單說要是T-5只能提供高教這個程度的訓練(就像前面說的新版AT-3)那飛行員就要跟過去一樣燒現役機的壽命與國家的油錢、料錢去訓練,而要是T-5能涵蓋目前現役機的訓練範圍那能練一趴省一趴,能練覽趴省覽趴、能練三成建國必成..................

說破大天估計也只有等服役後才能知道它是新型的AT-3還是次世代的教練機了。
waffe
空軍, 三階三機 ( T-34 > AT-3 > F-5 ) 改為 三階二機 ( T-34 > T5 > T5 ).
少了一機種, 各階落差本來就會拉大.

初階段的 T-34 沒動, T-5 就要涵蓋其他所有的工作.

*************************************************
來看看前 F-100 飛行員的部落格 :
F-100入門 , Metal的飛行部落格

[ ...........通常雙座進場的速度是170加上油量與側風因素,所以大約180~190浬/時左右。
單座,是以190起跳,新竹的風又大,側風大的時候,有時速度會超過200浬/時,要是不注意,輪胎的速限220浬,落地就有可能超過了。
各位看倌,我們這群官校從T-33進場大約110浬/時,一下子跳升到200浬/時,日子真的不好過啊~~~~........... ]
*************************************************
F100 的佩刀舞, 也是寡婦製造機。
可怕的日子。

而就我對IDF地面模擬器認知, 我想最不必去擔心反而就是GBTS。

T50A是因為GBTS與F35 GBTS是同一個包商, 我想想當然爾,

最一開始的介面熟悉就比別人馬上達標100分。

所以反觀T5由同樣系統承包商中科, 有問題的是,有需要去模擬M2000, F16嗎?

在基地裏就個別擺了幾台讓飛官補時數了, T5 對於要模擬誰反而是不需要的問題。

反而, 空軍自己必須想清楚不要再跟著TX program走。

由立委與個軍媒包括各個網站對於T5 急於求知的問題分析,

很多問題來自於TX 計畫中, 針對T38 為何無法滿足需求的條列:

高G培訓,
高級空對空技能,
高級座艙資源管理任務(數據融合,解讀現代傳感器組資訊)

試問,

IDF, F16, M2000誰有高級座艙資源管理任務(數據融合,解讀現代傳感器組資訊)??
沒有後燃的T5如何
高G培訓?

更甚者, T5如何做到高級空對空技能 J-turn?

所以空軍要部訓, 那是針對我國現有機種任務來針對。

空軍要教練, 也是針對我國現有教練機需求即可以。

又要丟炸彈, 又要飛得快, 又要飛得久, 還要能模擬其他人。。。。。

因此我反而認為, 就我國也沒隱形機, 中科只能模擬IDF,

而F16, M2000模擬機就放在旁邊的當下,

耳濡目染, 沒吃也看過。

GBTS反而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事。
莊孝爺 wrote:
下圖, F-5F 機翼上面那片板子 ( FENCE ), 如何 ?!
查了一下 WIKI , 同 狗牙 的功能 .
米格系統戰鬥機愛用的, 例如 mig-15 -17 -19 -21 -25 -31.

改變 T-5 L.E FLAP 結構為狗牙式, 工程及成本較大.
跟 F-5F 一樣. 按裝一片板子較簡單且便宜吧 ?!

當攻角增加時, 翼尖亂流開始往內側漫延, 使用 FENCE 隔流 或 狗牙渦流吹除後方亂流 後, 有效升力 增加 , 降低失速速度, 降落速度也可降一些.


F16-XL 也有裝

F16-XL


F16-XL
TX 計畫明白講了我這就是破飛機,1950年代的性能

https://warontherocks.com/2019/01/rebuilding-the-forge-reshaping-how-the-air-force-trains-fighter-aviators/

訓練的目的是讓學員了解目的機種的系統而不是飛行性能,若是要連飛行性能都一併能包括那就要買類似武裝版T-50。

https://skiesmag.com/news/itps-fighter-training-fa-50-fleet-acquisition/

可以針對不同戰鬥機種設計課程來模擬,而之前有肥電的飛行員說過開肥電與其說是開飛機不如說是在做資訊的管理,大量各種平台餵過來的敵情需要配合任務電腦去作出最佳的判斷。這當然是從高教過渡到開這些貴三三還要大量精準的搜到茫茫網路中自己想要的肉片支必配技能。

而IDF與幻象算老了可能沒這方面太多的需求(能提供類似的訓練當然更好,比方BVR),而以後的絕對主力16V甚至是後續更先進的機種就會有這種需求,而GBTS或是LIFT(Lead-in fighter training)是目前的趨勢。T-5不是要用幾年而是幾十年的,我們以後還會有更先進的東西(應該會吧...........)不能只看現在,要是有了肥電這功能更重要,如果只滿足目前的要求那就像小弟說的只是新一款的AT-3。

所以我說這是比落地多快更重要的地方。
waffe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