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 ] 縮小 地面模擬機與實際飛行 的差距

macross_sato wrote:
空軍各基地隊部有地面模擬器, 用以讓飛官補足因各種因素在該段時間的飛行時數. 模擬機有分成幾種模式可以選擇, 但是再怎麼選, 再怎麼跑模擬機, 遠遠無法建立空中的加減速與各方向G力.
2022-01-15 11:32

macross_sato
所以我非常反對模擬機補時數, 這反而很容易讓身體產生錯覺. 飛行瞬息萬變, 當下你要相信儀表但是其實人最相信身體的感覺. 模擬機只能讓你熟悉任務, 與飛行空域, 儀表. 我實在很反對模擬機.
2022-01-15 11:36

天衣神水 wrote:
模擬器無法100%取代實際飛行訓練,但是可以做到讓飛行員熟悉各動戰術飛行的操作流程,儀表/按鈕功能,在模擬器反覆練習熟稔,養成眼手腦三者的協調性和即時反射動作,再上飛機實際演練,藉由這種方式減少實際飛行時數去達成相同的訓練效果,降低費用成本和加速訓練時效。


25年前提過改良方案, 被當 肖也.......

[ 將 模擬機 裝到 G力機 上面 ]..... 一些訊號改由無線傳遞.

隨著模擬機各種操控產生的動作, 引發各方向的實際 G力, 飛行員即時感受到 極為接近 飛行時, 外力作用於人體的力量.

如果操控過頭發生黑視或昏迷, 外面的監控官可隨時中斷地面模擬訓練 , 飛行員也增加了高G經驗.

雖然不是實際飛行, 但可大幅度縮小 實際飛行與地面模擬 之間的差距.

地面昏迷 永遠比 空中昏迷 好很多......... 生命無法重來 .


*********************************************
模擬機進化史 :
********************************************
古早年代
林克機 左搖右搖 前推後拉 左蹬右蹬, 轉個一段時間, 知道飛機會隨操縱怎麼動, 就過了.
[ 飛行 ] 縮小 地面模擬機與實際飛行 的差距

近代
地面模擬機 就像坐在超大環形電腦螢幕前打電玩, 只是座艙內設備較像真..... 還是沒G力感覺.
[ 飛行 ] 縮小 地面模擬機與實際飛行 的差距

早期一些 沒雙座 的戰鬥機, 像 F-86, 沒教官可同機帶飛, 畢業下部隊上飛機後, 穩穩的飛就保平安 , 遇到激烈動作不免會發生生理變化, 如果高度夠人也快速醒來, 則還能救回, 然後慢慢累積經驗成了老鳥...... 後輩不聽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還有一些因生理而誤判事故
低空俯衝投彈後猛拉爬升產生瞬間高G, 這時再轉頭看地面彈著狀況, 耳蜗一失衡, 錯將正飛姿勢當成側飛倒飛, 一修正就修到地球表面去了, 高速撞擊下, 通常是人機粉碎, 建個空墓......

晴空萬里的夜間飛行, 天上星星與海面上船舶燈混雜, 不看儀表姿態的話, 一個錯覺下 (空間迷向) 高速衝海, 也是四分五裂....

*******************************************
附圖 : G力 及 彈射 訓練機
[ 飛行 ] 縮小 地面模擬機與實際飛行 的差距
莊孝爺 wrote:
如果操控過頭發生黑視或昏迷, 外面的監控官可隨時中斷地面模擬訓練 , 飛行員也增加了高G經驗.


G耐力訓練儀沒辦法像真實飛行一樣突然改變方向,只能訓練最大G耐力和應對方式,但是突然爆發的G力或者正負G的改變很難讓飛行員體會到,只能由教官用真實飛行來帶。

像影片中這位比賽者感受突然改變G力的能力真的很厲害,同時這也是模擬器做不到的。




新的G力訓練模擬器可以做到3D的G力方向模擬,瞬間變化的G力仍然不如真實的飛行。
天衣神水 wrote:
G耐力訓練儀沒辦法像真實飛行一樣突然改變方向,只能訓練最大G耐力和應對方式,但是突然爆發的G力或者正負G的改變很難讓飛行員體會到,只能由教官用真實飛行來帶。

以前在公園看到 3D 運動器材 ( 見下圖 ).
將這可 360度轉動的 3D太空環加上 三軸控制設備, 隨時可改變方向.



然後, 與 G力機 及 模擬機 結合, 可模擬 +G -G , 及 ROLL時的側向 G力及大小.

控制程式寫的越詳細, 甚至能混合模擬到真機的多方向綜合 G力.
**************************************
地面模擬 越逼真, 則與空中感覺越接近, 剩下的差異則由實際飛行去體驗.



參考 : 飛機的三軸 .
莊孝爺 wrote:
控制程式寫的越詳細, 甚至能混合模擬到真機的多方向綜合 G力.
**************************************
地面模擬 越逼真, 則與空中感覺越接近, 剩下的差異則由實際飛行去體驗.


G力基礎訓練也是從類似的裝置開始做




美國NASTAR Center有很先進的飛行模擬器,幾年前就可以做到結合模擬飛行操作和G力反應,號稱可以做到一秒鐘內10G的變化,但是真正飛上天的臨場感還是要相當的訓練時數才有辦法掌握。

天衣神水 wrote:
美國NASTAR Center有很先進的飛行模擬器,幾年前就可以做到結合模擬飛行操作和G力反應,號稱可以做到一秒鐘內10G的變化。

3D環 + G力機 + 模擬機 + 3D螢幕 .....

溶合上述器材後, 再厲害一些, 多台地面模擬機 可模擬 空中 一對一 或 多機 纏鬥 的課目....
( 設計電玩的一些人材, 可拉進來, 看是上班制或承包制 )

如果再加入 環境 , 製造 雲層 雨 山谷 海面 黑夜 海面船舶光 星光 強風 側風...... 會更逼真.

例如 : 重落地 , 椅子下方致動筒快速一推, 屁股感受到瞬間外力 , 再來就巴頭了.
莊孝爺 wrote:
溶合上述器材後, 再厲害一些, 多台地面模擬機 可模擬 空中 一對一 或 多機 纏鬥 的課目....
( 設計電玩的一些人材, 可拉進來, 看是上班制或承包制 )

如果再加入 環境 , 製造 雲層 雨 山谷 海面 黑夜 海面船舶光 星光 強風 側風...... 會更逼真.

例如 : 重落地 , 椅子下方致動筒快速一推, 屁股感受到瞬間外力 , 再來就巴頭了


油管上有人自製AR飛行模擬器,沒有G力模擬,但是還蠻像一回事的,如果可以結合G力訓練器大概就有8分真,要巴頭的話頭頂上加支蒼蠅拍就可以了

BigMac4Diet
沒有離心機,這樣最多到+- 1G加速。加上密封座艙效果會更好。
報告莊爺, 小弟因為最近房事不順, 所以比較少上來敬請見諒!!

皇家空軍的hawk T2 (先進快速噴射機訓練課程) advanced fast jet training, 將上機飛行與
各級地面模擬機模擬飛行時數比分配為50:50.

其中, 約11個月的訓練課程包含120小時Hawk T2飛行任務, 與相對120小時各級模擬機.
Hwak可以針對將要進入部隊操作機種模擬, 減少OCU作戰轉換時間.

而最後一次訓練科目是
防禦迴避中低水平的空中和地對空威脅。
對指定目標模擬炸射.

各級模擬機包含High-G模擬, 模擬設備是由Thales 與 AMST 提供.
他們可能有聽到莊爺的設計,
所以將High-G 模擬機配上座艙模擬機, 目的讓飛官記憶瞬間G力變化與鍛鍊持續G力耐受力,
同時記憶儀表與信任儀表.

HTC(HUMAN TRAINING CENTRIFUGE)主要優點:

跟追目標模擬使用模擬飛機配置進行閉迴路 G 意識訓練,模擬典型戰鬥和飛彈迴避機動。
可以藉由戰機空中軌跡紀錄, 由High-G模擬真實基本戰鬥機機動 (BFM)
一台訓練離心機的成本遠低於一架現代戰鬥機
飛行員即使在無法飛行的情況下也能重新建立並保持飛行能力



為什麼我會反對目前的訓練配置?
我想我不會輕易回答, 得罪的人會很多.

但是參考國外, 回頭想想, 各位應該理解什麼東西能相輔相成, 那些東西用太多卻是飲鴆止渴.

哀, 房事不順, 女人難搞, 不如埋頭苦幹比較實在.........
macross_sato wrote:
各級模擬機包含High-G模擬, 模擬設備是由Thales 與 AMST 提供.

所以將High-G 模擬機配上座艙模擬機, 目的讓飛官記憶瞬間G力變化與鍛鍊持續G力耐受力,
同時記憶儀表與信任儀表.

HTC(HUMAN TRAINING CENTRIFUGE)主要優點:

跟追目標模擬使用模擬飛機配置進行閉迴路 G 意識訓練,模擬典型戰鬥和飛彈迴避機動。
可以藉由戰機空中軌跡紀錄, 由High-G模擬真實基本戰鬥機機動 (BFM)
一台訓練離心機的成本遠低於一架現代戰鬥機
飛行員即使在無法飛行的情況下也能重新建立並保持飛行能力

25年後的今天, 國外一步步的改良升級訓練裝備.
台灣還在 打電玩 式的地面靜止訓練 ......

民航的模擬機至少還能 前俯後仰 左搖右擺 動來動去.


要算時數, 個人以為, 以10% 折算 還差不多.... 操滿 10次算一小時飛行時數, 熟悉儀表及各種操作而已.
上了天, 遇上一次 高G昏迷 空間迷向 ..... , 兇多吉少.
地面在 航空醫學 限制內操他個死去活來, 上了天空更多一份 耐受力 機動力.


以前, 在 小酒館 聽到他人 邊喝邊埋怨 :
長官 : 你不要給我出什麼餿主意, 按照目前的安排做好就好, 任務完成就可造冊升官授勳.

官的達到終身俸標準無缺可升立即辦退; 民的去別國顧門口, 或去 開麵館 做房屋仲介......
BigMac4Diet wrote:
沒有離心機,這樣最多到+- 1G加速。加上密封座艙效果會更好。

好點子.... 再開始起肖.......

結合 3D環 + G力機 + 模擬機 + 3D螢幕 的裝備後, 再加入密封座艙罩增壓....

古早前, 有家 醉鴛鴦啤酒屋, 屋頂可以在軌道上滑開變露天式, 腦中小燈一亮....

當外面的監控官選擇 不同高度拋蓋彈射時的失壓狀況. 或高空失壓或缺氧, 努力衝至低海拔的狀況. 看學官如何將學到的理論去驗證 ...
某些狀況下, 屋頂花開式開成露天場, G力降低, 座艙罩拋蓋後直接用高壓空氣將學官彈射出去...... ( 場外是一大圈水池. )

則, 各種狀況一次訓練到位 , 不用各課程一個個的分別學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