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去常有牙醫和獸醫擔任醫官,但他們有能力看病嗎?

我記得那年在東沙

我們有三個醫官

兩個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不過也有念西醫)是同班同學

一個陽明的牙醫當麻醉醫師

陸戰隊養牛的盲腸炎

在診療所開刀

結果血噴的牆上都是

馬上call老母雞後送

有醫官沒設備有屁用
別傻了,在裡面你小傷可以處理,你大傷還不是要送醫院,基本上需要縫合以上等級的外傷你就要送醫院了,要是營區裡面就有醫院等級的醫務所,我還需要軍醫院做什麼?
這次的疫情已經顯示臺灣的醫療量能不如我們所認知的足夠

醫護人員超時加班無法休息的例子處處可見

真正打仗了,傷亡人數可能比染疫重症人數多不知多少倍,醫護人員要忙成什麼樣子真難以想像。
hmzanny wrote:
問題來了,獸醫看動物,牙醫看牙齒,其他內外科疾病他們有能力處理嗎?
平時軍中都是年輕人,生病大多也是小傷小病
但若是哪天發生了大規模戰爭,面對大量的傷兵,或是適應不了戰爭環境而生病的士兵,他們有能力應付嗎?
MBUSA wrote:
這次的疫情已經顯示臺...(恕刪)

你不知道台灣自從沒廉價的義務役阿兵哥以後,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生就不會進入軍醫體系嗎?
軍中體系醫生的來源只剩國防醫學院體系出來的,國防部軍醫局底下還一堆軍醫院,那輪得到醫學系畢業的醫生去基層當軍醫。。。
何況台灣還有醫學系學生的總量管制。。。就是每年就讀醫學系的錄取名額是固定的。。。。總量固定。
國防醫學院也沒辦法濫竽充數的多招生。。。。
pupuliao wrote:
有沒有看過戰爭片
真正發生戰爭,前線醫官要做的事情就是包紮/止血/後送 而已
最多救是先把送來的傷患分類,分別送到不同醫院而已
你是要期待什麼?
所有受傷的人 在最前線野戰醫院開刀嗎?

有沒有看過戰爭片
受傷的人 都在最前線野戰醫院開刀
等後送就死啦

二戰太平洋的戰爭,美軍是醫療船,
攻島受傷就送上船手術。
HBO 太平洋戰爭
首先,義務役的醫官就算是醫學系畢業的,也還不是醫生。

醫生必須是醫學系畢業後,在醫院擔任住院醫生,通過專科醫生的國考,這才是醫生。義務役醫學系畢業的醫官就是剛畢業,連住院醫生都沒當過,只在醫院做過clerk和intern這種見習與實習,就是比一般人多了相關的知識,小病也許還好,大一點的問題...............

而掛鳥科的人裡,醫、牙科背景的都算軍醫官科,國防醫學院畢業的軍醫官科大概都在軍醫院裡;義務役的就散在各部隊(以前)。至於其他掛鳥的統稱衛勤官科(我那個年代是這樣),這就很雜,藥學、護理、檢驗、獸醫......都是。在部隊裡看到的中尉以上的鳥科差不多都是衛勤官科(我那個年代)。所以衛生部隊的醫官就.........(對了,我那時聽說所有的義務役獸醫官都去后里,所以那個在醫務室的獸醫是醫務士嗎?)

至於外島醫務所的設備........嗯.......有的時候不是爛.......這麼說吧,我遇過這麼一個笑話,我忘了是大金某衛生連(精實案裁營為連)的醫官還是醫務士告訴我的,他們醫務室裡很多儀器他不會用,因為沒有交接到(義務役),所以新上任的不會用前一任留下來的儀器,但有時又需要用,於是他就請購了自己在實習時醫院用的那個廠牌的儀器,等撥補流程走完,這個新上任的已是待退或是已退(這還因為是外島優先滿足需求)。再下一任又是遇到自己不會的,所以..........最後就是庫房堆了一堆沒人會用的..........
怎麼可以公開討論洩漏台軍重要情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