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治水投入189億 11年來淹水面積大幅減少

高雄》治水投入189億 11年來淹水面積大幅減少


2021/08/15 05:30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水利署投入高雄治水特別預算189億元,高雄連日豪雨累積降雨量是2010年凡那比颱風時的2.3倍,整體淹水面積大幅減少204.7倍,其中前瞻計畫不只治水,水資源開發伏流水成為旱期時高雄的「救命水」,穩定南台灣供水。
高市昨持續大雨,最大24小時累積雨量左營區98.5毫米,有6區達大雨等級,蓮池潭旁道路出現積淹水,有民眾質疑市府水閘門未開導致積淹水,水利局澄清昨早6時32分已開啟水閘門,瞬間強降雨造成落葉堵塞水溝影響排水,清除落葉後10多分鐘退水。
水利署近年補助高雄治水特別預算,包括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共投入134億元,前瞻基礎建設中針對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投入治水經費55億元,推動多項治水改善工程。
高雄》治水投入189億 11年來淹水面積大幅減少

在野黨轟前瞻治水預算「花到哪去」?在地綠委駁:高雄設「15個滯洪池」確實改善淹水!

高雄》治水投入189億 11年來淹水面積大幅減少

政府投入高雄治水預算達189億 柯志恩怒轟一句釣出市民心聲

柯志恩提到,政府多年來投入高雄的治水特別預算,包括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前瞻基礎建設中針對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共超過189億元。去年高市府也表示已盤點22處易淹水區,推動排水整治工程,總經費共32.7億元,其中就包含在仁武、前鎮興建滯洪池,並宣示在去年底前完工啟用,「結果一場大雨下來,會淹水的地方還是照淹不誤」。
對此,柯志恩認為,政府要思考的是如何解決人民的痛苦,而不是讓人民只能苦中作樂。雖然滯洪池有一定的成效,但有沒有辦法不淹水,才是市民想要聽到的答案。由於颱風季將到來,柯志恩喊話,還沒完工的治水工程應加快腳步,還會淹水的地方如何改善排水系統,實在應該好好重新檢視一番。
許多高雄市民也回文表示「逢雨必淹」、「還是要加強排水系統的清除」、「花上億元做排水整治,一場大雨下來見真章」、「下水道、水溝清一清比較實在」。
好土很值錢、清運很賺錢、挖滯洪池大家都開心
本來會淹的反正也習慣了,為了亢中保台都是可以忍耐的
11年來淹水面積大幅減少

這句話的起因是
11年來颱風大幅減少
7/25高雄淹大水一定是AI合成?假新聞罰300萬。。。
因為綠能、燃燒投入更多

海平面提升、是綠色的政績



乾淨的煤
(圖片來源:line)

風災後的臺灣
suyisan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chinnaut
你這是台灣國獨立出來後 新中華民國疆域圖嗎?
這個讓我聯想到八掌溪事件
沒遇到颱風,遇到颱風就全穿幫了!
喪事喜辦的概念出現了

迴力鏢再次登場
Jacky Wu
又可以編更多預算了,至於高雄市民,花錢補助一下,他們就不會計較了,反正也是他們自己跟子孫的錢
台灣灣新景點,高雄水世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