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 wrote:
現在台灣的公司不都是...(恕刪)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風氣跟產業發展過程有關...
代工產業的研發歷程:
Step 1. 先求可以量產
Step 2. 研發提升良率
Step 3. 良率提升到極限後,接著進行用料Cost Down
Step 4. 良率與用料都進行到無可替換後,接著對人力成本Cost Down - 作業人員
Step 5. HR沒辦法再提升績效後,開始針對RD Cost Down
Step 6. 資深人員開始被Cost Down --> 以低薪新人取代
Step 7. 經驗不足,新案良率開始降低 --> 競爭對手崛起
一旦進入到第五階段後,開始進入惡性循環....
tsmc以往在張忠謀領導下,頂多在第三和第四階段徘徊,每年績效不良的4%員工,也是採取輔導或是轉換工作內容的方式給予改善期.....
接班人接手後,短短幾年內就進入到第五階段後,所以造成大量的反彈 ~~
事後來看,新聞報導所提到的狀況....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120/545632/
"台積電說明三星的45、32、28奈米世代,與台積電差異快速減少。
除此之外三星28奈米製程P型電晶體電極的矽鍺化合物,更類似台積電的菱形結構特徵。這份報告指出,今年雙方量產的16、14奈米FinFET產品將更為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