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千萬叛將 揭台積電慘輸三星真相

旋風 wrote:
現在台灣的公司不都是...(恕刪)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風氣跟產業發展過程有關...

代工產業的研發歷程:
Step 1. 先求可以量產
Step 2. 研發提升良率
Step 3. 良率提升到極限後,接著進行用料Cost Down
Step 4. 良率與用料都進行到無可替換後,接著對人力成本Cost Down - 作業人員
Step 5. HR沒辦法再提升績效後,開始針對RD Cost Down
Step 6. 資深人員開始被Cost Down --> 以低薪新人取代
Step 7. 經驗不足,新案良率開始降低 --> 競爭對手崛起


一旦進入到第五階段後,開始進入惡性循環....

tsmc以往在張忠謀領導下,頂多在第三和第四階段徘徊,每年績效不良的4%員工,也是採取輔導或是轉換工作內容的方式給予改善期.....

接班人接手後,短短幾年內就進入到第五階段後,所以造成大量的反彈 ~~

事後來看,新聞報導所提到的狀況....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120/545632/

"台積電說明三星的45、32、28奈米世代,與台積電差異快速減少。
除此之外三星28奈米製程P型電晶體電極的矽鍺化合物,更類似台積電的菱形結構特徵。這份報告指出,今年雙方量產的16、14奈米FinFET產品將更為相似"

wujiern wrote:
一家有4萬名員工的公司,若如天下雜誌所言
只有幾位員工跳槽到對手公司,不到幾年光景導致公司由優勢轉變成輸的局面
表示這家公司沒有任何競爭研發能力倒閉算了
一定是另有原因,讓三星研發能力變為領先者...(恕刪)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能只看到四萬人跑了幾個,只佔一萬分之一。按頂樓新聞的說法,梁應該是類似CTO或者說總工程師這樣的關鍵崗位了,豈能說成是“只有幾位員工跳槽到對手公司”。

如果台機電也這麼定論這件事的話,這家公司只怕前景堪憂。

黑田如水 wrote:
不就和韓信很像
有能力卻不重用他
還有人建議不用就要殺了韓信
投靠三星把台積電滅了剛好而已
就好像韓信投靠劉邦後把項羽滅了一樣


你不知道後來劉邦送韓信去見項羽嗎??/
iantsai74 wrote: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能只看到四萬人跑...(恕刪)


美國GOOGLE 微軟甚至APPLE高層
三不五時都有人跳槽
也不見有國外雜誌出來寫就某某某跳槽
導致公司發生危機

這種技術主管跳槽,不只國外在國內科技業界時有所聞,但因一人跳槽,導致公司從技術領先者變成落後者,應該是前所未聞

不管你在公司呆過多大的職位或擔任多重要的職務
一家有制度的公司不會因為你的離職,會出現任何危機
wujiern wrote:
這種技術主管跳槽,不只國外在國內科技業界時有所聞,但因一人跳槽,導致公司從技術領先者變成落後者,應該是前所未聞

不管你在公司呆過多大的職位或擔任多重要的職務
一家有制度的公司不會因為你的離職,會出現任何危機...

所以說穿了,事實可能是台積電管理不佳,導致整體衰退。競爭力變差了以後,再找個已離職的人做代罪羔羊,把所有過錯往他身上推

檢討半天,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公司腐敗至此,恐怕已經很難挽回了


wujiern wrote:
美國GOOGLE 微軟甚至APPLE高層
三不五時都有人跳槽
也不見有國外雜誌出來寫就某某某跳槽
導致公司發生危機

這種技術主管跳槽,不只國外在國內科技業界時有所聞,但因一人跳槽,導致公司從技術領先者變成落後者,應該是前所未聞

不管你在公司呆過多大的職位或擔任多重要的職務
一家有制度的公司不會因為你的離職,會出現任何危機...(恕刪)

恐怕你弄混了兩個概念:制度危機和發展危機。

一個制度設計良好的公司,不會因為一個人離職而陷入制度危機,但確有可能因為一個人離職而陷入發展危機。

一人跳槽造成公司發展重挫的事情,在01職場版都能看得到,只不過沒人關注罷了。
拜了一下相關資訊,以及台積電股價

這事情發生好久了,現在媒體才報出來,還有理財板裡面就有比較專業的討論,另外看了一下股價,這新聞是想害死想在這時候放空的人嗎?

現在台GG股價都是呈現漲勢,根本沒有空頭出現的跡象
我怎發覺市場消息面越充斥 , TSMC 基本面跟技術面越不受影響 .

說TSMC 的Firewall 建置妥善才是真的 .


球德洛 wrote:
張忠謀在去年法說會上...(恕刪)


以叛國論處置!

發布全世界通緝!

不准他返台..

抓到槍斃!

若此人真有描述的這麼神

那年薪3000多萬我覺得實在太少



年新1億才合理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