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統一後一般百姓的實質性好處

超級小任任 wrote:
1.省下大筆國防開支,這是最顯而易見的東西,


這個會省一點但真不覺得能省多少
現有的裝備彈藥直接報廢嗎?
就算要報廢處理也是一筆錢
然後退役的軍人就不給錢了?
這個還是得相當一段時間支付下去的
現役人員退役要轉職有這麼簡單嗎?

不否認拉長時間這筆花費會逐漸減少
但初期不會減少多少的


超級小任任 wrote:
2.免除兩岸問題造成的行政資源浪費,


這個真沒多少錢



超級小任任 wrote:
3.兩岸關稅壁壘消除,可以買到更多便宜好用的產品,


這個拿香港和澳門當對照好了
香港人買中國貨品就很便宜了嗎?
香港現在買中國BYD電動車多少錢要不要去查一下

台灣也是一樣的問題
在保護自己產業和企業的出發點下
一下子就免稅除了台灣廠商會有生存問題(這帶來包含失業等連鎖反應問題)
關稅也是台灣政府好像第四大收入的樣子



從台灣利益出發
既然要統一的是北京
那北京要補貼台灣在統一後面對的損失
台灣的稅收本來就是台灣人自己可以決定的
更別說統一台灣會面臨包含美國制裁的相關損失
如果北京連維持台灣原本基本的整體利益不變都不敢承諾
沒覺得統一會在台灣內部有多大的空間

當然國際現實下台灣面對統一即使現在還算能閃
但10年後還要閃恐怕也不切實際
實際上統一會面臨非常多要實際談的東西
沒這麼簡單的
但北京不承諾台灣維持原來的生活品質不變
真沒覺得台灣會有比較主動一點的意願

扯政黨那些沒意義
香港現在是金融中心或是金融廢墟?中國現在的經濟好不好?人民就業怎麼樣?外資有沒有撤離中國?在宣揚統一有好處的是什麼居心自己知道,我只是把壞處講出來讓看到的人判斷
前面有人被我打臉就自己刪留言了
就是這張圖,證明遠離中國,台灣越來越好
Harvey norman wrote:

新加坡當初要獨立,馬來西亞不給獨立


胡說八道
李光耀的理想是整個馬來西亞而不是僅有新加坡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1965年8月7日上午,轎車載著李光耀駛向馬來西亞總理官邸,在那裡,李光耀將與東姑做最後的談判。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雙方都在思考同一件事,那就是除了新馬分家之外,他們還有沒有別的解決方法?

在東姑的腦海里,想過一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逮捕李光耀,政治的最終解決方案,無外乎就是暴力,但李光耀對此早有提防,他在與東姑爭鬥的同時,還出訪了許多別的國家,將他與東姑的問題給公開化、國家化了,他爭取到了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同情,這三個在大英國協內地位舉足輕重的國家都反對東姑直接逮捕李光耀,東姑也不得不聽。

東姑還曾想離間新加坡領導層,從中找一個人來取代李光耀,但他卻得到了以杜進才為首的新加坡部長們的聯合聲明:

「新加坡政府堅決擁護李光耀的領導,任何人都不準備接替其職務。人民行動黨政府也不會默默接受逮捕新加坡總理的做法。」

東姑只好作罷。

將李光耀和新加坡趕出馬來西亞成了唯一的選擇。

那對李光耀來說,他有沒有別的選擇呢?

其實新馬分家也不是李光耀想要的完美方案。對李光耀來說,最好的結局,是東姑向他妥協,承認他的能耐和地位。既讓他當新加坡的總理、又讓他在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內閣中擔任高官,聽從他在種族、經濟等方面的主張,但東姑不願意。

那退而求其次,李光耀其實也願意繼續待在馬來西亞,通過參與大選來和東姑一較高下,但東姑太聰明了,他從李光耀充滿煽動性的演講、從李光耀團結非馬來人組建反對黨聯盟的行動中,就已經看出了李光耀是一個多麼恐怖的對手,於是東姑根本就不給李光耀參與馬來西亞大選的機會,他根本就不想和李光耀比,他要趁著自己還是執政黨的時候,直接把李光耀踢出去。

東姑這一招讓李光耀也無可奈何。

作為執政黨,巫統的確可以在議會中通過完全合法的手段,把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巫統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大損失,反倒感到自己是丟掉了一個麻煩的包袱。

「我已經打定了主意,你們走你們的路,我們走我們的路。」

在過去上百年間唇齒相依的新馬兩地,就此分家。

沒有人看好被逐出門庭的、渺小的新加坡,馬華公會的會長陳修信甚至感到自己戰勝了李光耀,因為是李光耀被趕出了馬來西亞,而他自己則幸運地留了下來。

李光耀告訴笑容滿面的陳修信:

「今天是你勝利之日,我失敗之時,但五到十年後,你一定會為此感到悲哀。」

03

「馬來西亞聯盟黨象徵著馬來西亞的富裕和進步,人民行動黨則代表著分裂和毀滅。」

這是馬來西亞副總理拉扎克在新馬分離前的預言。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馬來西亞繼續堅持馬來人的主人身份和特權地位,導致馬、華兩族的對立不斷加劇,在1969年又爆發了一次種族衝突,196人死亡。

這次衝突後,馬來人的民族主義情緒變得更加狂熱,他們在議會中修改憲法,將馬來人的特殊地位提升到神聖不可侵犯的高度,明令禁止對馬來語的國語地位、馬來人的土著身份和特權地位進行質詢,違者將被罰款、監禁、乃至剝奪議員資格和競選資格。

他們還按種族比例來重組社會經濟,要求在西馬公司中,非土著(主要就是華人)的持股比例得從現有的63.3%下降到30%;而土著(主要就是馬來人)的持股比例得從2.4%上升到30%(剩下的股份屬於外資)。

政府還採取各種強有力的措施來扶持馬來人的公司,使華人的經濟利益受到了侵蝕。

在教育上,馬來西亞政府對華人也有所歧視,他們在大專院校推行新生入學種族限額制,將大批優秀華裔子弟拒之門外,而馬來人學生則可以享受到為他們專門保留的配額。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馬來西亞的這些政策,嚴重打擊了華人對國家的熱情和歸屬感,令華人的才華沒能在國家建設中得到充分施展,許多華人最終選擇離開馬來西亞,造成了人才流失。

李光耀認為這是馬來西亞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而李光耀自己則採取了更加平等的政策,他對所有種族一視同仁,用「新加坡人」的概念把華人和馬來人團結到了一起,他處處為種族和諧著想,新加坡國旗中既得有馬來人的新月,也得有華人的五星。

來源:https://www.shicheng.news/zh-hant/v/mMlq9#new
iamhenry wrote:
就是這張圖,證明遠離中國,台灣越來越好


哪遠離啦?
台積電南京廠有關門嗎?
你知道南京廠是淨利潤很高的廠嗎?依此為依據,
有沒有可能不去美國日本改去大陸設廠會更賺?

只會看圖說故事,更深層次的東西你大概連想都懶得想。
i hung
就算停了,傷害不是已經造成了?
超級小任任
i hung 嗯,沒錯,給美國百姓造成不小的傷害
花 輪 wrote:
這個真沒多少錢


不是那些錢,
我的重點在於政策或是重大工程的能更加集中於民生上,
而非動不動就是XX同路人要來搞誰,辯論這些有的沒的,
你不覺得這些垃圾話題佔據越來越多的版面嗎?
像是垃圾大罷免這種多餘的舉動就不會出現了不是?
花 輪 wrote:
香港現在買中國BYD電動車多少錢要不要去查一下


這個你可能有些誤會,
BYD在香港賣很貴其實有很多原因,關稅並非主要,
而是有個"首次登記稅",這個是車子貴的最大頭,
因為香港地小,港府就要控制車子的數量,
只得把車子賣貴一點了。
超級小任任 wrote:
不是那些錢,我的重點...(恕刪)


真沒覺得這有啥幫助
台灣真正缺乏的是客觀且拉長一點時間看重大建設項目
那種沒效益的花大錢後面都是負擔而已
民眾不是專業評估的
蓋我家大多都說好
但沒效益每年燒錢沒人管
台灣有多少高鐵站一年沒多少人
這類的得靠包含基本素質
不是統一與否能改善的
超級小任任 wrote:
這個你可能有些誤會,BYD...(恕刪)


都會有自己內部利益的原因阿
台灣就取消關稅貨物稅?
如果北京說台灣對中國貨品取消少的政府收入北京補
那支持統一會多點
不然只是內部轉移而已
沒有實質多得到利益阿
人性要有真的得利才容易支持
稅收換價格
這是內部可以選擇的
不是統一得利的
花 輪 wrote:
沒覺得這有啥幫助台灣真正缺乏的是客觀且拉長一點時間看重大建設項目那種沒效益的花大錢後面都是負擔而已民眾不是專業評估的蓋我家大多都說好但沒效益每年燒錢沒人管台灣有多少高鐵站一年沒多少人這類的得靠包含基本素質不是統一與否能改善的


都市計畫(x),替財團解套(o)

高鐵宜蘭計畫 ,發展宜蘭(x),炒土地(o)
花 輪 wrote:
都會有自己內部利益的原因阿
台灣就取消關稅貨物稅?


之前貨貿本來就是打算這麼談的,
既然當時經專家研究後沒問題,
為啥統一後就會認為有問題?
原本的既得利益者說不定到時候早跑了。
而且各國貿易協定好像都是朝免關稅這路子來發展的,
也只有美國領導會把關稅跟國家收入強綁定,非收不可,還要大收特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