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增加第一集的故事的大綱影片)


不懂車的騎車狂 wrote:
還真敢講,下次推出個反核、同婚來感動人心...我一點也不會奇怪...

政府就會用這招包裹著政治目的..還感動人心咧..講得很冠冕堂皇阿..


就是這句話 — "包裹著政治目的",別告訴我民進黨政府肯拿錢出來卻毫無政治目的。
一些人千方百計的激將或引誘他人去看這部戯,還拉他們一向仇視的中國大陸的"網友好評"來墊背。
動用一些1450來講述劇情帶風向。引發討論,勾起好奇就是他們的目的。
是不是再不去看就等同於"不愛台灣"了,會喪失"台灣價值"了呢?


逐風太陽 wrote:
就是這句話 — "...(恕刪)


那你說有什麼政治目的
呵呵 再怎麼洗風向,也改變不了一部好片的事實。。。。只能說這些黨工真的是黑錯方向了。
這部劇中的律師家庭、加害人家庭、被害人家庭,
所有的流程最終都趨向於要他們和解並放下。

劇中前兩個殺人犯都是真實社會案件例子,
但實際上不斷演出受思覺失調所苦的,
是沒真的傷人跟殺人的虛構人物應思聰。

然後劇中不斷強調要找出預防機制所以不能隨意判死刑,
律師直接批評政府斃掉李曉明是錯的。
甚至這位律師角色就是現實人物直接美型化。

說劇本是虛實交錯,
但以上哪一樣跟特定團體的論述有出入?

巧合?

如果是特定團體出資贊助那大家也理解,
但這是政府用遠高於國片補助金,
專案出了4300萬,
拍出來的十集沒有任何大場面的文戲。

必須接受各種公評也是應該的!
而今天媒體完全一面倒的誇…
這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看文記得查閱對方註冊時間與發言記錄…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那你說有什麼政治目的


不就為了選舉嗎,民進黨連個北農總經理都搶成那樣,他們會拿錢做善事的喔?
K77 wrote:
這部劇中的律師家庭、加害人家庭、被害人家庭,
所有的流程最終都趨向於要他們和解並放下。

劇中前兩個殺人犯都是真實社會案件例子,
但實際上不斷演出受思覺失調所苦的,
是沒真的傷人跟殺人的虛構人物應思聰。

然後劇中不斷強調要找出預防機制所以不能隨意判死刑,
律師直接批評政府斃掉李曉明是錯的。
甚至這位律師角色就是現實人物直接美型化。

說劇本是虛實交錯,
但以上哪一樣跟特定團體的論述有出入?

巧合?

如果是特定團體出資贊助那大家也理解,
但這是政府用遠高於國片補助金,
專案出了4300萬,
拍出來的十集沒有任何大場面的文戲。

必須接受各種公評也是應該的!
而今天媒體完全一面倒的誇…
這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誠如您所說,劇中的律師直接批評政府斃掉李曉明是錯的。

那麼,是哪一黨的政府斃掉李曉明的?

再煽情一點,灑點狗血,政府就成了"殺人者"了,說不定同情李曉明的民眾多了,連國賠都會有機會。

自從有了阿扁這個例子,我相信沒有什麼爛事是他們辦不到也做不出來的。
alphaelf wrote:
呵呵 再怎麼洗風向...(恕刪)


幫殺人犯洗地(有人變壞社會大眾也有責任...)
質疑死刑
講些要多了解才能預防的幹話....

一整個廢死聯盟的嘴臉

有這些狗屎
其他部分再好再動人
這齣戲也參雜了垃圾
看沒多久就上一頁了

alphaelf wrote:
呵呵 再怎麼洗風向,也改變不了一部好片的事實。。。。只能說這些黨工真的是黑錯方向了。


你說好片就好片,你說黨工就黨工囉?

要真是沒有政治目的,會指控別人"洗風向"?也就不過是民進黨政府透過台獨電視台補助的宣傳片,看不看有這麼嚴重嗎?
原來我捅了民進黨的馬蜂窩,這部片子成了1450捍衛"本黨"意識型態的戰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