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車的騎車狂 wrote:
還真敢講,下次推出個反核、同婚來感動人心...我一點也不會奇怪...
政府就會用這招包裹著政治目的..還感動人心咧..講得很冠冕堂皇阿..
就是這句話 — "包裹著政治目的",別告訴我民進黨政府肯拿錢出來卻毫無政治目的。
K77 wrote:
這部劇中的律師家庭、加害人家庭、被害人家庭,
所有的流程最終都趨向於要他們和解並放下。
劇中前兩個殺人犯都是真實社會案件例子,
但實際上不斷演出受思覺失調所苦的,
是沒真的傷人跟殺人的虛構人物應思聰。
然後劇中不斷強調要找出預防機制所以不能隨意判死刑,
律師直接批評政府斃掉李曉明是錯的。
甚至這位律師角色就是現實人物直接美型化。
說劇本是虛實交錯,
但以上哪一樣跟特定團體的論述有出入?
巧合?
如果是特定團體出資贊助那大家也理解,
但這是政府用遠高於國片補助金,
專案出了4300萬,
拍出來的十集沒有任何大場面的文戲。
必須接受各種公評也是應該的!
而今天媒體完全一面倒的誇…
這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