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生存法則之第三修訂版


jiuanwenbaobai wrote:
強烈希望恢復聯考,單純且公平多了!

現在搞那些比序,只是苦了窮人的小孩。

因他們沒錢補習搞才藝,加不了分。


如果兩個資質相同的小孩,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練琴,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補習,三年後會考上相同的大學嗎?

當然是補習的同學會考得好,否則補習班的招牌早就被憤怒的家長給拆了。

這就是聯考的弊病,凡是沒有考試的科目,就沒有學習的意義,但真的是如此嗎?

有很多才藝項目和大學科系直接相關,授課老師據此拔擢有天分的學生,這是大學推甄申請入學背後的意義,同時也是鼓勵家長朝多元智能開發的角度來培養小孩,才藝等上大學以後才開始學已經太晚了。

我同意聯考確實是單純許多,當年科舉時代更是單純到極致,只考一科作文,但是有公平嗎?
Job wrote:








如果兩個資質相同的小孩,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練琴,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補習,三年後會考上相同的大學嗎?

當然是補習的同學會考得好,否則補習班的招牌早就被憤怒的家長給拆了。

這就是聯考的弊病,凡是沒有考試的科目,就沒有學習的意義,但真的是如此嗎?

有很多才藝項目和大學科系直接相關,授課老師據此拔擢有天分的學生,這是大學推甄申請入學背後的意義,同時也是鼓勵家長朝多元智能開發的角度來培養小孩,才藝等上大學以後才開始學已經太晚了。

我同意聯考確實是單純許多,當年科舉時代更是單純到極致,只考一科作文,但是有公平嗎?...(恕刪)


兩害相權取其輕。

聯考是有弊病,但起碼公平多了,窮人可翻身!

現在呢?

Job wrote:
如果兩個資質相同的小孩,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練琴,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補習,三年後會考上相同的大學嗎?...(恕刪)


一個醫生或工程師或程式設計師需要懂得彈琴嗎?
申請大學看會不會彈琴有何意義?
還不是一些"媽寶教授","社會賢達"為自己的小孩量身設計出來的投機制度.
以前的聯考讓窮人翻身....... 現在十二年國教之下幫助弱勢的繁星計畫應該還在吧?!

Job wrote:
如果兩個資質相同的小孩,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練琴,一個每天多花兩小時補習,三年後會考上相同的大學嗎?

當然是補習的同學會考得好,否則補習班的招牌早就被憤怒的家長給拆了。

這就是聯考的弊病,凡是沒有考試的科目,就沒有學習的意義,但真的是如此嗎?

有很多才藝項目和大學科系直接相關,授課老師據此拔擢有天分的學生,這是大學推甄申請入學背後的意義,同時也是鼓勵家長朝多元智能開發的角度來培養小孩,才藝等上大學以後才開始學已經太晚了。

我同意聯考確實是單純許多,當年科舉時代更是單純到極致,只考一科作文,但是有公平嗎?


你舉的例很極端 , 那我也舉個極端的例子 ,

如果有個學生 ,

因為各種才藝都很厲害 ,

諸如鋼琴 吉他 繪畫 武術 聲樂 圍棋....都是拿獎的 ,

但是生物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等主科 ,

在校成績都只有剛好及格而已 ,

如果他能推甄申請進入比較後段的醫學系 ,

他當醫生以後 , 你敢給他看病嗎 ?
orzmaster wrote:
載滿惡意的國民教育拿去看吧,補教業只是副產品

台灣的國教只要設計核心理念跟目標沒有改

改版再多次都只是新瓶裝舊酒順便加油添醋而已
(奇怪,前幾頁發的文章直接被忽略...)

沒必要拼死拼活把小孩搞成人型電腦...


「載滿惡意的國民教育」我有仔細看過兩遍,讓我想起楊雅喆執導的一部電影「女朋友。男朋友」,前面戒嚴時期高中教官和校刊社編輯鬥法的場景,你說的都對,但是時空背景會不會有點遙遠。

首先必須聲明,我自己從小在臺北都會區長大,我的兒子現在一個國二,一個小六,我在兩個家長會都有擔任過委員、副會長的職務,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台北市的國中小學教育並未載滿惡意,否則校長、老師早就被我們打1999給轟下台了。

如果我弄不倒學校校長、老師,我會轉學或自學,絕不會讓小孩受苦,可是現在兩個都挺開心的,成績都屬於中下,但是我要求不高,只要作業有寫,錯誤有訂正即可,補習當然大可不必。

這樣的成績,當然是讀私立高職的料,我們早有心理準備,將來繁星推薦不上國立大學,必定送出國「洗學歷」,回來又是一條好漢,孩子求學生涯要有尊嚴、有品質、有人性,前提是家長自己要對短線勝負看得開,對長線成敗看得透,自我放逐于日常載滿惡意的考試競爭之外。

只要你不被約定俗成的價值體系牽著鼻子走,誰能奈何得了你?

jly wrote:
如果有個學生 ,

因為各種才藝都很厲害 ,

諸如鋼琴 吉他 繪畫 武術 聲樂 圍棋....都是拿獎的 ,

但是生物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等主科 ,

在校成績都只有剛好及格而已 ,

如果他能推甄申請進入比較後段的醫學系 ,

他當醫生以後 , 你敢給他看病嗎 ? , ...(恕刪)


這就是目前講求"五育均衡發展入學方式"這種畸形制度的通病了
他鼓勵的學生是學科平庸,各種才藝都懂一些的庸才學生
而不是某些很會念書,數理或社會科學語文特別強
卻沒學過琴棋書畫才藝的聰明學生
現在的教育政策當政者根本是一些二流人才
所以政策都是用來鼓勵四平八穩的庸才學生
而不是真正優秀的聰明學生
jly wrote:
但是生物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等主科 ,

在校成績都只有剛好及格而已 ,

如果他能推甄申請進入比較後段的醫學系 ,

他當醫生以後 , 你敢給他看病嗎 ? , ...(恕刪)

你的例子不洽當喔

學測進入比較後段的醫學系, 也要 71 72 級分左右

71 級分是生物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等主科 , 在校成績都只有剛好及格而已 的學生考的?

你好好想一想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yukiko wrote:
你的例子不洽當喔

學測進入比較後段的醫學系, 也要 71 72 級分左右

71 級分是生物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等主科 , 在校成績都只有剛好及格而已 的學生考的?

你好好想一想


我說過我只是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

你能看出其中含意是最重要的 ,

是不是醫學系並不重要 ,

但很可能發生在其它科系領域中!

那教改之後
培養出不只會考試的學生多或
連考試都不會的學生多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