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北漂大軍待命往高雄進發

歡迎大家回來見證歷史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這次高雄選舉韓在空軍...(恕刪)

m-i-c-k-e-y wrote:
實在無法理解為何要把高雄出生台北就業一律說成北漂
高雄出生就業就一定要在高雄嗎
到台北甚至國外就業定居難道不好嗎


一個政府,能夠把越多選擇權放在人民的身上,自然是越好.

出生,受過教育後,要就業讓人民可以選擇越多國家,自然我們可以說教育越成功. --> 這認為這就是賴清德,韓國瑜都說中英文雙語教育的原因.

同一個人,可以選擇在家鄉或外地,固然是本身的選擇,但政府是否能提供這個大環境可以讓個人做選擇?

有些北漂青年說,在台北是生存,在高雄市生活, 那...你覺得高雄市政府應不應該提供一個能夠生存又能夠生活的環境讓市民做選擇?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高雄一年的小學新生入學人數大約24000人

結果8年來總人口才增加73人
...(恕刪)



人口有增加已經不錯了,


看一下台北市光去年度人口統計,從原先的269萬5704人減少至268萬3257人,


少了12447人,遷出數全國第一!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人口有增加已經不錯了...(恕刪)


高雄是長期的
你又來刷存在感喔
腦綠..連大便都會吃
你說對不對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這篇是幻想文無誤,...(恕刪)
jason4922 wrote:
阿扁好不好!司法已經給證明的不是嗎?
...(恕刪)


司法只能證明阿扁有沒有犯罪,無法證明阿扁好不好,

就像馬英九也已經被判有罪,以後還有三中案再等馬英九,

但我不會因為這些人因為司法被判有罪就否定他們一切,

還是實際上要看他們任內完成的哪些事情?

阿扁實際上任內幫助台灣完成了很多重大建設,

比較重要的,像是台北101、台灣高鐵、雪山隧道、圓山子分洪道、連接台北宜蘭的國道五號高速公路、中部科學園區

其他可以自己上網google,

至於馬英九八年內,好像沒有完成甚麼重大的建設?

完成五股楊梅高架道路。

另外好像喊得出來的就是桃園航空城? 好像還沒甚麼具體的成果...

所以應該叫炒地皮航空城吧,所以2016年國民黨桃園市長選舉才會輸給民進黨。



jason4922 wrote:
馬英九主政時,下水道接管率從 39% 變 81.57%
在中央完全不補助台北市下水道經費,還能做這種看不到的建設,
真的重視環保。另外也建了 迪化污水處理站 增加處理率,
配合污水截流,後來郝市長又執行了近20%,因此大功告成.

但民進黨執政16年台北縣接管率才5%,後來周錫瑋做到35%,朱立倫這任做到了
近87%,這幾年新北一直拼下水道接管率及推公托.

來新北市快20年了,沒有看到太多花俏的建設,就雙和蓋了雙和醫院,雙和多了2條

捷運,前幾年新店溪沿岸都變成公園了,附近又開了兩家運動中心.

交通不便的地方多了一些公立完全中學.

原本的死巷子一條一條的打通了,但細節上卻是,今天路燈壞了,明天保證會亮

路上一個坑很少隔天會看到,颱風前你會看到新店溪沿岸一個一個水門在進行測試

這路口發生幾次交通事故,沒多久就多了紅綠燈,你知道這市政府是上緊發條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南部縣市也是這樣,但是對於這樣的效率我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說可能會得罪很多偏綠的朋友,我認為藍色的市長是比較願意做一些要做

但不討好市民的工作,就像下水道,公托等,但是大樓地下室不臭了,水溝不淹水了,

颱風時,有人強要你把停在河堤外的車移到河堤上,最後還用拖吊的,很討厭,很囉嗦

但也很令人尊重不是嗎?但這只是一個及格的政府.

雙北體質健康,只要守成就還ok .

但高雄不一樣,已經進入加護病房了,需要的是一個優秀可以翻轉的市長.

但願天佑高雄.
...(恕刪)



李鴻源作為前中華民國內政部長,論及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應該將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納入考量

況且台北縣作為省轄縣市在單獨升格為直轄市以前,其建設預算中有較高比例是由中央政府承擔,

因此「新北市的債務不是沒有,而是藏在中華民國國債之中」。

政府長期重北輕南本來就是事實,

陳菊說:

國民黨一直說高雄市即將破產,但事實上在 2014年底,高雄市政府的資產有1兆1,792億,高於負債 22 倍

馬英九政府原本承諾高雄縣市合併,「所有的補助預算至少不會少於當時對高雄縣、高雄市的補助」,

可是縣市合併四年來,馬英九政府實際卻將補助減少了630億元。「只是,我不曾看到國民黨的黨團向我說,

少了 630 億,這個城市該如何繼續運作?他們都是在國民黨中央身居要職,他們卻沒有替高雄講過話。」

thanks888 wrote:
高雄是長期的...(恕刪)







台北市十年來少了,少了三萬兩千多人,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台北市十年來少了,...(恕刪)

台北市戶籍人口少了,
但是外移人口多了,
只是戶籍未遷入而已.
居住人口絕對比統計數字多很多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台北市十年來少了,少了三萬兩千多人

很簡單就算出十年來少了三萬兩千多人?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台北市十年來少了,...(恕刪)


所以你的邏輯是啥

台北市隔一條橋就新北市

桃園移入一堆台北人

所謂的離鄉背井

當年的高雄台灣第二繁榮

台中以南多有人去高雄發展

然後高雄執政20年

滿口的重北輕南

難道真的是經費不夠?

孰令致之?

導致現在需要

奔波數百公里

一年回家兩三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