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4112 wrote:感覺上很多爭議的焦點無法對焦討論的對象到底是無法治療的自我認同型同性戀亦或是泛指所有的同性戀?這個不釐清,永遠是雞同鴨講 我們所有的人每天都在〝我想怎樣〞與〝我應該怎樣〞之間掙扎這不就是人生
過客4112 wrote:我有一個國中同學高中...(恕刪) 其實就連"自我認同"型同性戀是否受到某種成長機制的影響引起的腦部障礙也還沒定論,不過從戀童或戀屍癖的情況來看,我始終認為性向天生論問題很多就是了,畢竟天生的戀童癖實在是太潮了。
voyeur wrote:同樣的一定常常聽到...(恕刪) 這樣可以理解〝學習是一種本能的展現〞嗎............................或許你喜歡並學習跟享受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不代表 每位 正常的人 都想要 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你可以學 太陽花硬凹的態度 這是你的權利 但依舊無法掩蓋 或許你喜歡並學習跟享受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也不代表 那群喜歡並學習跟享受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 的人嗎 可以隨意的強迫 正常的人 接受那種嗜好
TfhC wrote:voyeur wrote:如果你把同性戀傾向者永遠都放在只有異性的環境長大他當然不會顯現同性戀傾向所以同性戀是可以矯正的。 上次新聞挖挖哇有訪問一個台灣年輕的醫生他說他只是不敢給父母、朋友、同事知道只是盡量偽裝,但並無法改變他是同性戀的事實所以"同性戀是可以矯正的"推論是有誤的。
人民幣 wrote:這樣可以理解〝學習是一種本能的展現〞嗎............................或許你喜歡並學習跟享受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不代表 每位 正常的人 都想要 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你可以學 太陽花硬凹的態度 這是你的權利 但依舊無法掩蓋 或許你喜歡並學習跟享受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也不代表 那群喜歡並學習跟享受肛門被肛肛好的感覺 的人嗎 可以隨意的強迫 正常的人 接受那種嗜好 如果你喜歡以這種發言來展現你的特質,我尊重你的發言權力...
wndforce wrote:其實就連"自我認同"型同性戀是否受到某 學術界的共識當然不必然是真理但是至少目前在缺乏具影響力的反證之下只能以此做為討論的基礎否則連一個基本的共同認知都沒有就只能各說各話,自我宣示立場了就好像之前我提到目前荷蘭的統計,同志家庭離婚率高於異性家庭結果反對者一個"台灣又不是荷蘭"回過來, 直接排除證據我就曉得大概很難再對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