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26日起不設大香爐及供桌


blackwind00746 wrote:
若是香爐都撤了,那麼...(恕刪)


雞蛋縫挑骨頭硬鑽牛角尖的看法並不會讓人信服
香,紙錢這些東西還不都古人搞出來的,古人沒環保概念,後人就應更正這種不好的習俗
旁人講了一堆。
說實在行天宮要不要燒香供品,根本不需要你我的同意。

自己反對行天宮的行為,那簡單 自己去行天宮拜拜的時候。

自己帶香去點,帶金紙過去拜,拜完帶回家燒。

這樣最有拜拜的感覺,您說是吧。

etlink wrote:
以後乾脆就不要有信仰好了
反正心誠則靈
在一分鐘幾十萬上下的年代

不用去廟裡
不用拿香
不用拜拜
不用上教堂
不用作禮拜
不用導告
不用念經
不用講神蹟
不用做體操
不用練功



呼~~~~

好平和阿........

因為只要在內心"誠心"足矣



感覺得出來你很矛盾
一下說不要信仰, 一下又說心誠則靈


你說的誠心那也是建構在有信仰上面..... 要是你沒信仰什麼神佛也都不相信,那你要跟誰誠心

yuffany wrote:
而說到金紙,
能不能提高面額,...(恕刪)


這會造成天界通貨膨脹,怪罪下來會砍頭的!

etlink wrote:
以後乾脆就不要有信仰好了
反正心誠則靈
在一分鐘幾十萬上下的年代

不用去廟裡
不用拿香
不用拜拜
不用上教堂
不用作禮拜
不用導告
不用念經
不用講神蹟
不用做體操
不用練功



呼~~~~

好平和阿........

因為只要在內心"誠心"足矣
...(恕刪)


那就要看你是信仰些甚麼?
是認同神佛的生活理念?
(那你就身體力行就好了)

是認同神佛的神通?
原始的佛道並不是在鼓勵神通的(那是後人穿鑿附會加上去的)
是想求得名利?
釋迦摩尼並不鼓勵干涉世人,而道教也主張清靜無為
所以以上兩者,真正的佛道原始思想都達不到
所以以上兩者,真正的佛道原始思想都達不到

我不知道,所謂信仰
是在信仰些甚麼?
是那些儀式嗎? 是那些神通嗎?

s7eq wrote:
感覺得出來你很矛盾一...(恕刪)


莊子說,大仁不仁
就是說,如果你做一件事,是出於人善之心
就算這件事是不仁(可能是要殺人還是怎樣)的,那也是大仁

所以心誠,是對於自己的心
從心去為善,為仁
而不是因為信仰

如果做一件事
不是發自於本心
當事與願違時
這件事,就很可能在你的心裡築起一座煉獄

所以,佛家的態度是
1.你要認識你的本心,要發自本心去做事
2.事來則應,事過則靜,不要在你的心裡有太大的漣漪
如此,才不會困於自己所造的煉獄

而道家也主張清靜無為,道理也是相同

佛道的初始,並不是神通與儀式

中和小黃 wrote:
不敢說賺大錢,但靠宮...(恕刪)

這裡是台灣,這樣想很正常啊!
王品10元"限量"套餐當作沒看到;
高雄氣爆小至"便當"大至"補助金"不拿白不拿;
這就是整天瞧不起對岸的台灣人
LS65 wrote:
香,紙錢這些東西還不都古人搞出來的,古人沒環保概念,後人就應更正這種不好的習俗


「燒香拜拜」是台灣本土宗教信仰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

若要論「環保」,歐美地區的環保意識不見得比台灣差~

但是...人家歐美先進國家的天主教教堂,仍然完整保留燒香的禮儀,
即所謂的「奉香禮」,在祝聖神父,主教、聖誕節的子夜彌撒、復活節
的前夕彌撒等典禮儀式中,都會有「奉香禮」~

看看人家歐美先進國家是怎麼呵護、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文化,
再反觀台灣,只會拿「環保」當藉口,雞毛當令箭,破壞、摧毀
台灣的宗教信仰文化,還沾沾自喜的自以為先進,真是可憐~

聖經出谷記三十章34-38節:
上主向梅瑟說:『你要取這些香料:就是蘇合香、香螺和白松香;這些香料與純乳香應有相等的分量,以香膏的配製法配成香,再加上鹽,使之成為純潔和聖的。將一部份研成碎末,獻在會幕中的約櫃前,即我與你會晤的地方;這為你是至聖之物。你所配製的這種香,不准配製為自己用,應當作聖物,只為上主用。無論誰若配製這樣的香料,為聞香氣,應將他從百姓中鏟除。』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燒香拜拜」是台灣本...(恕刪)


文化是生活習慣的累積
行天宮以後的參拜文化就是"不燒香" 也 "不燒金紙"

至於其他人要不要跟,是其他人的事


就理性與宗教起源(佛道的最初始思想,釋迦摩尼與老莊)而言
就我所知,沒有燒香與燒金紙參拜這種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