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8=15」老師要求這樣算 家長爆氣:現在教育怎麼了

30公分 wrote:
簡單的數學減法,老師(恕刪)

以一個過來人來講, 當年建構式數學, 缺點相當明顯, 主要原因有4:

1. 對家長教育不足, 導致家庭教育, 欲助乏力.

2. 對老師培育不足, 甚至許多老師心生排斥, 弟與內人也贊同老師私底下的原教法.

3. 教材與練習, 頗有些化簡為繁, 放棄背誦並非高明, 許多學問植根於記憶根基, 捨本逐末, 一味想仰賴直覺, 未得其利, 先受其弊.

4. 中年級以後, 尤其是高年級的應用問題, 以圖形助解, 本來是幫助學習的利器, 但繁複日增, 超過學童的負荷, 導致學習意願降低.
KCLin0423 wrote:
中國數學家 丘成桐 (恕刪)


丘成桐似乎在微分幾何學領域非常出名,他的出名是在數學界,與李遠哲在化學界的名聲,兩者不能加以比較.
R1688 wrote:
以一個過來人來講, (恕刪)


若說教改失敗,那大概也是敗在老師與家長吧,一種改革若由體制內的人負責推動,成功者幾稀啦.
大部分的老師/家長都是從填鴨式的環境中養成培育,如何期望他(她)們的思考邏輯與慣性能夠轉念?
個人認同建構式數學,但基本的九九乘法還是應該教給學生,背九九乘法不致於干涉建構數學的分析,觀察,演譯,推理的目的.
guest2000 wrote:
丘成桐似乎在微分幾何...(恕刪)


學術聲望差很多
R1688 wrote:
以一個過來人來講, ...(恕刪)


這些推建構式的人完全沒有符號邏輯的觀念
如果有,那怎沒想培養符號邏輯
guest2000 wrote:
丘成桐似乎在微分幾何學領域非常出名,他的出名是在數學界,與李遠哲在化學界的名聲,兩者不能加以比較.


李遠哲有名在政治界吧
如果要認真
除非能用數手指頭推導出來
不然怎麼算建構?
hgta00467 wrote:
那乾脆數獨也列入教學範圍好了,這也是邏輯思維的一種。


而且還要列入考試範圍。
coffeejulice wrote:
你舉例剛好相反
台灣限制只能用建構式的解法 = 不自由的學術思想
你知道光一個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就有好幾種嗎?
很多人沒能力看懂微積分的推導法, 只會最簡單的圖形法
如果依照台灣教改的玩法
用微積分的推導法就要0分了, 貽笑大方

你只擷取我的論述的一部分

斷章取義

當然會覺得奇怪

我從頭到尾都說

建構式數學沒錯

錯的是台灣的教育體制把學數學拿來"考試"

所以當然無法了解建構式數學教的其實是"思考邏輯"

當你思考邏輯建立以後

你當然愛用什麼算法發明什麼算法都沒關係

而且一廂情願的認為學了建構式數學就只能用建構式數學的人不是我

是反對建構式數學教學那些的人

還有台灣的教育體制
bob123 wrote:
難怪李要推建構式數學, 他看到你的學習成果一定非常欣慰, 不管你是不是華人.
說李是化學不算, 有人貼丘成桐也不算, 給高斯也不算, 連愛因斯坦都不算. 建構式數學果然可怕啊. 哈哈!

你的思考邏輯比較可怕

令人不敢恭維

一開始捧李遠哲

然後又不聽李遠哲的話學建構式數學

現在又開始酸李遠哲

你的邏輯能一致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